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23|回复: 0

北美传真——第三只眼看西方(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6-9-18 03: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藏家的家

  
  收藏家

  有一天,在我的展览上,一位坐在轮椅车上的老头礼貌地向我致贺。我回谢后并没有对他引起注意。几天过去,我偶然在美术馆馆长的办公室随意翻阅图书时,其中一本大型画册的第一页就是这个老头与他妻子的照片,里面的图录是他们全部捐给美术馆的世界各地的名家作品。他们的名字叫大卫·里布门和瑟拉·里布门,是一对犹太夫妇。

  一年后,这对收藏家夫妇邀请了我在内的20多位艺术家,由美术馆馆长彼得的带领访问了他们的家。这是一个很大的庄园,占地近10亩。从大门开始到别墅里每个角落以及花园,处处精心地陈列着他们的收藏品,连房子里的无数个卫生间摆放的艺术品也满满当当,卧室的金银珠宝制作的工艺品比比皆是。我们一群人在没有任何人引领下可以自由出入每个房间,尽情观赏他们的收藏。主人却在花园里准备了美酒和精致的点心,兴奋地向好奇的我们讲述他们收藏品背后的每一个生动故事和趣闻。他们收藏艺术品已有几十年历史,对艺术家的作品如数家珍。对艺术史也了如指掌,并具有很强的鉴别艺术作品好坏的能力。他们重视艺术品的价值和增值,却更重视每件作品背后的有趣经历,因为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无穷乐趣和美好回忆。

  

  美国街头雕塑

  

  收藏家的家

  大卫和瑟拉原本是从事CD公司的生意,现已退休,公司仍有股份。因此,每年还有丰厚的收入,美国的税收是非常高的,每个达到基本收入标准的人都必须主动纳税。但美国法律有一个规定,购买艺术品并捐给社会可以抵税。不仅如此,有一年,我的车出了车祸,基本报废,我的会计告诉我,捐出这辆破车给有关部门,可以在年终抵掉相应的税。而彼得馆长告诉我,大卫和瑟拉在几天前已经签约将这所房子里的几乎所有收藏品捐给美术馆,这和抵税没有关系,他们为什么不将财富留给后代与子孙呢?我也常常问自己。

  

  

  在美国有庞大的收藏家群体,这个群体的存在让众多的艺术家得以生存和有了生活来源,更让美术馆、艺术中心、文化基金会的事业得以延续与发展。

  几天前,我应邀参加蒙大拿州一个著名艺术中心成立55周年庆典的国际创作营,系列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几天的艺术品拍卖。拍卖的作品来自世界各地,有艺术家捐赠给艺术中心的,也有艺术家和画廊送来参加拍卖的。为了配合这次活动,整个城市的画廊和重要艺术家的工作室全部象节日一样对外开放参观、销售,来自美国各地近300位收藏家坐飞机云集此地。他们每人要向艺术中心交纳很高的报名费和晚宴费。在拍卖现场,人头簇动,收藏家竞相抢拍,至使几乎所有拍卖作品价位一路高攀,超出作品底价的几倍,仿佛“狼多肉少”。奇怪的是,同样在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里可以找到拍卖会上相同作者的作品,价位低于拍卖会价格,却未必售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认识二个英文单词,Donation(捐款、贡献)

  Volunteer(自愿、义务、无偿的)。在美国这是二个常用的单词和普遍的行为,大部分人都会去做。因此,这二个词意中没有多么崇高的让人敬仰的内容含义,这和雷锋精神有点不同,倡导雷锋精神是因为大部分人不做,而雷锋做了,雷锋就显得难能可贵与崇高。

  

  美国的公共雕塑

  

  我的女儿在中国读完小学,学校和家长常常要对孩子进行爱心与道德教育,她来美国读中学,我们忙得从来没时间进行“思想”教育,也没见到学校大讲特讲奉献与爱心,但她每个星期三下课后和寒暑假都在自愿做义工。问她为什么,她说:同学都做,这是平常的普通行为。

  这样看来,大卫和瑟拉夫妇捐献所有收藏品给美术馆以及众多收藏家高价买下拍卖作品支持艺术中心的行为就不足为怪。前不久有一则消息,富可敌国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签约在他生前将90%以上的财富捐给社会。我周围的美国人的反应,不过是发出一声平常的“OH”,就是知道了的意思,没见媒体和民众大呼小叫。在中国,相信比尔·盖茨的行为不做个人大副委员长的位置或成为雷锋第二,百姓是饶不了他的。好玩的还有,一年多前,国内高校和网络上还在进行是做雷锋还是做比尔·盖茨的大讨论。不知现在是否有了结论。

  中国现在富裕起来了,相信以后一定有人会超过比尔·盖茨财富的数量。许多有钱人也开始回报于社会。但愿那些有钱人回报社会的同时,不是为了向社会换取政治资本和地位,以便索取更大的利益,因为这是变了味的“捐献”。

  学生做义工也好,大卫和瑟拉夫妇捐赠收藏品也好,比尔·盖茨捐钱也好,他们都是做了平常之事,区别的是捐献的金额大小和义工多少不同而已。没有高低轻重之分。

  

  

  “轰动”

  十几年前看到国内杂志上的一则消息,称某一位艺术家在国外讲学表演时,引起当地艺术家和观众的“轰动”。因此,“轰动”二字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挥之不去。这么些年的北美生活,我已切身地感受到类似于“轰动”二字中所传递的不同文化与习惯。

  国内的人大都知道,西方人不啬赞美之词,当有一天国内艺术家首次登陆北美讲学表演,如果当地艺术家、学生、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高度赞扬,相信有些人会找不到北。设想这样一种场景的发生,几乎每一位观众、学者、艺术家,只要是前来的观赏者都会主动走到你的面前感谢你并说:“我太享受你所做的精彩表演和演讲。”“非常感谢你给我们带来如此兴奋与快乐的一天。”更有甚者,他们显露的表情,仿佛像上帝降临,眼睛瞪的圆圆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握着你的手或紧紧地拥抱你,所有的极度赞美语言如泉水涌出一般:“哇!太神奇了”,“哇!真是不可思议”,“哇!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太棒了!”,“绝了”, “盖帽了”……中文的词汇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但用在翻译英文的赞美之词方面,未必够用。西方人在赞美时的表情极度夸张,却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从国人的角度看,真诚的似乎有点傻样。

  

  

  以“批评使人进步”的教育方式著称的中国人,如果用中国人的方式在北美试一下,结果很可能与我遇到的情况一样。几年前,我第一次给美国的大学生开雕塑课,为了便于学生了解,此前我已做过“精彩”表演,许多学生积极签名选修我的课,每堂课我都认真地对他们的作业批评指正,并逐一亲自修改。没想到学期末,学生已离去了近一半,我不知何故,忙去另外一个美国教授的课堂上“取经”。这个美国老太从未动手修改过任何一位学生的作品,整堂课是在她的一片赞美和夸奖声中结束。只有一句话“getting better!"(比以前好)称得上是最差的称许。

  有时在国内,某地方政府,某企业,某大学,某公司,某艺术家为了吹捧自己,常如此宣传:“得到国外专家,国外代表团,国外知名人士的高度称赞。”其实改为:“得到国人的高度称赞”才最有力度。因为国人吝啬赞美之词。

  

  面对西方人的赞美,就像如果一天在北美的某个街道上迎面相遇一位陌生的漂亮洋妞,当她向你露出灿烂的笑容,主动打招呼时,千万别自做多情地以为别人爱上你一样。

  今天,艺术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理论家称之为“后现代”。艺术家已失去了过去那种“神秘”与光环,还原到原本真实的“人”。在这个“人人平等” 时代,已没有几位艺术家的艺术行为和作品能引起所谓的“轰动”。我不怀疑前面提到的那位艺术家在国外得到的掌声和极度赞美,但“轰动”一词很可能是综合现象的主观“升级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20: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