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19|回复: 0

有一种民意忽悠叫“免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0 08: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丝晨  作者:李妍

如果说08年是在官场刮起瑟瑟寒风的“官员问责年”,那09年无疑就是暖风熏得官员醉的“官员复出年”了。这边厢,民众还在为政府整治吏治的免职铁腕欣慰不已的时候,那边厢,黑砖窑撤职官员,瓮安撤职官员,朱巨龙们,鲍俊凯们,一个个走马灯似地神秘低调上任,让人目不暇接。而这 次,又多了个地震哀悼日公款旅游被免职官员的复出,复出缘由同样是“不违反规定”,对民众来说,这样的案例实在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频率的问题官员复出事件更似一场藐视公众的疲劳轰炸,正如孔庆东先生的所说:“一开始,我常常悲愤,抗议。次数多了,麻木了。”民众现时的体味大体如此。不止民意感到疲惫,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官场、学术界的辩驳之声,呼吁公众要馈赠“带病官员”有长度的人生,比如因黑砖窑事件被撤职的洪洞县原副县长王振俊,当地组织部部长就认为,王振俊“对于工业特别熟悉,这样的官员不用就是浪费人才”;同样,因瓮安事件被撤职的瓮安原县委书记王勤,在记者眼中,也是一位“不打麻将,不进舞厅的学习型官员”。

这些舆论指引似乎不止一次地暗示着公众,被问责官员只要有才干、有能力,就可以复出。于是,问题的焦点又转向了官员复出机制的透明度上,就在大家还在为官员问责及复出机制而唾沫横飞、口诛笔伐之时,有专家却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可能对官员技术性的措施理解有误,比如免职,平时也可以调,但调的是职务还是岗位,或者是福利、公务员身份,这些技术性标准不是很清楚,使得老百姓就认为,免职就是失去一切,包括公职、干部身份和公务员身份,但实际免职很可能是在所有的处分里面是最轻的,连《公务员法》里面都没有提到的,公众的理解和实际执行的理解差距很大。

搞了半天,所谓“免职”的暴风骤雨只是公众一厢情愿的虚无想象,既然“免职”是平时正常调动时就可采用的技术指标,那在问责风暴中纷纷“免职”的众官员们,或也可视作正常调动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复出”问题了,而现时所有关于复出的质疑也都是因为你公众理解有误罢了。

难怪在面对民众对免职官员复出原因的汹汹质询中,相关部门会三缄其口、语焉不详,抑或以能力问题将官员复出堂而皇之,实在是因为在当初的问责中,就根本没有什么震慑人魂的暴风骤雨,更多的只是轻风拂面的和风细雨罢了。

有一种民意忽悠叫免职,这种忽悠不止从声势浩大的问责开始,更延续到了神秘莫测的复出。只是,这种多次忽悠、玩耍技术游戏的结果之一,恐怕不止会带来麻木的沉默,更会唤醒民众被欺骗的愤怒质疑,以及本可正常复职官员的无辜连累。还是奉劝当权者一句,这样的公权游戏玩得太多了,对民众、对官员,谁都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6 20: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