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阜阳可真是一个出新闻的地方,而且似乎是专门出官场前腐后继之负面新闻的著名小地方,这几天它又不甘寂寞,再次出了点小名;据报道,安徽阜阳农行支行行长李群借款亿元无力偿还,上百群众聚集,要求“农行还我血汗钱”。据称李群现已投案自首,且李群投案后,目前已有60多人报案。据初步估算,最多的人借给李群行长2000多万。
这里我们可得先弄清楚了,李群确实是阜阳当地的一个农行行长,但他却是纯粹私人形式以高额回报的诱惑向所谓的“群众”借钱,而“群众”们高喊“农行还我血汗钱”,其实根本就是张冠李戴的诉求。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简单的情节:身为农行行长的李群,向人借钱时声称,是为了帮一些中小企业偿还银行贷款,利息是两分,借钱仅仅打个借条,打的借条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落款是李群本人的签名,并盖着中国农业银行阜阳腾达支行的公章,但有些10万、20万的条子连公章都没有盖。阜阳市市民徐杨说,前后共借给李群760万,利息是两分,李群还了80万,至今还有680万没有还,徐杨说:“我跟她十几年的朋友,她老公又是咱们阜阳宣传部的领导(副部长)、广电局局长,她姐夫是我们旅游局局长,她爸爸原来是我们底下县城的县委书记,她哥哥又是检察院的批捕科科长,这个家庭背景,我们对她肯定是深信不疑的。”其它几个大额债主也分别持有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的借条至今无法收回。
初略看一眼新闻背景报导我们就可以得出简单结论,李群作为一个小小的农行行长,他凭什么能轻而易举的借到上亿元“群众”的钱呢?一般而言,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也应该对自己的金钱管理足够小心翼翼的了,要说一般的风险谁会借钱,就是“群众”们或中小企业想向银行借几个钱,一定会被要求提供信用担保或信用抵押,那我们就会问了,阜阳的农行行长李群又有什么“信用抵押”来借到上亿元的“群众”的钱的呢?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李群同志的权力背景,或者说是他背后的一张权势大网,就象那位李群多年朋友所说的,除了李群自己本身就是国家金融机构的农行行长外,“她老公又是咱们阜阳宣传部的领导(副部长)、广电局局长,她姐夫是我们旅游局局长,她爸爸原来是我们底下县城的县委书记,她哥哥又是检察院的批捕科科长”,多么显赫的权势背景,权力网络背后是强大的公权力,在当地会形成多么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借给他钱,又有高额回报,谁还会担心呢?也就是说,李群家满门官宦,构成了一个权力网络,这位农行行长能借到“群众”上亿元的“信用抵押”品似乎正是他背后的权势网络,在这个信奉钱权勾结游戏的年代,这也许是最能让人放心的抵押了。
与此同时,我为什么要在文章中将那些放心借钱给李群的“群众”们打上引号呢?因为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似乎也看出了那些群众中,有很多好象并非简单的一般群众,有媒体就分析说,李群借款亿元,借的都是什么人?借钱给李群760万元的徐杨,身份未明。安徽阜阳医药集团的孙志刚和妹妹孙永红先后共借给李群2300万元,阜阳医药集团是个什么企业,国有、私有?阜阳市颖泉区(就是那个出了“白宫书记”的地方)广电局工会主席张国琴,手里有李群本息合计4000万元的欠条,她的丈夫是颖泉区劳动局负责招商引资的副局长。三个头绪,已经达到了7000万元。这大概是一个公权力用于操作私人利益的事件。我们看到了权力门阀,也看到谁拥有巨量的财富,以及权力积聚的财富怎样通过权力继续发展。现在的问题不过是原因尚不明确的“资金链断裂”而已。可能,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场权阀们玩露了头的把戏。权力既缺乏制度约束,也没有道德约束;民众对权力无所置喙,权力面对民众有文武护法,于是提提拔拔间,公权力渐归了阀阅之家。显而易见,被骗的“群众”似乎也很不一般,有人在问,小小的穷阜阳,一个广电局工会主席如何能借出4000万元?甚至有人怀疑这件事被曝光出来的背景就很不一般,不过是新权贵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已,有待于进一步揭露。
说实在的,前腐后继的著名腐败城市阜阳,给公众的印象就是官场水太深,从王怀忠、王昭耀、李和中、肖作新这些曾任阜阳市长、市委书记的家伙先后腐败倒台,到阜阳法院腐败窝案,几任院长们前腐后继,再到后来的阜阳白宫事件、毒奶粉事件,以至于最新发生的阜阳农行行长借款上亿元案,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让人常常质疑阜阳的官场腐败习气和腐败生命力到底有多顽强,这趟浑水、黑幕到底有多深多黑,到底还有没有自省纠错能力,从这个小小的农行行长借款事件,当我们看到权势网都已经成了官员招摇撞骗的“信用抵押”的时候,恐怕带给公众更多的是失望和愤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