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时报报道,在中国讲英语错了吗?身为外商云集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近年能操口流利英语成为许多白领族的身分与品味象徵,许多人动不动就满口洋文四处转,但讲多了也引发语言教育学界批评,过度使用英文,其实是盲从。
上海人热中讲个几句洋文,有其历史背景渊源。早在一八四三年上海开埠之后,为了能跟洋人做生意,上海人开始学习由广州传进的「洋泾滨」英文:即将英语句子逐字配上上海话发音,与其说是讲洋文,还不如说是念中文。现上海白领习惯性来段英语,其本质跟二百年前无异,一切为了□口。目前在上海工商界谋职的压力十分巨大,甚至已经到了英语若无法达到听说写流利境界,乾脆直接「一票否决」无庸进行面试的地步。
以今年下半年的上海外语口译考试为例,总共有五万多名考生报考,较去年增加二○%,原是为上班白领开办的考试,现在已涌进许多在学大学生竞相报考,因为各种英语检定证书已成为日后求职的标准配备。
在外商企业内跟不懂中文的外国同事讲英文有其道理,但目前不少外商公司内部会议,明明在座全是懂中文的中国人,大家夥却还坚持用英语沟通开会,抛弃母语。
此外,不少高档酒吧、餐厅等消费场所,特别是专作洋人生意的商店,若不跟「中国」服务生来段英语交谈,展示一下自身懂英语,就是用中文喊破喉咙,也不会有服务生过来搭理你。
对于上海人疯英语的热情,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潘文国认为,除了一些高科技产业的高收入白领,因中文表达能力欠佳以及专业术语习惯需要使用英语外,「主要还是盲从心态在作祟,这是盲目崇拜!」
崇拜英语也影响普通话的推展。上海教育家于漪忧虑地表示,社会的英语热影响到学校,现很多学校英语的地位名列各科之首,语文地位岌岌可危,甚至在小学一年级就盲目地进行双语教学,「外语是重要,但地位绝不能超过母语。」
讲洋泾滨英语先懂方言
林克伦特稿指出,「洋泾滨」是原上海县城北郊的黄浦江支河,长约二公里、宽不足二十米,原是条名不见经传小河滨,随着英法二国以洋泾滨为界在北岸、南岸分设租界地,洋泾滨名气随之大噪。
基于经商与沟通需要,租界区常衍生出一种混合夹杂着当地方言与英语词汇的pidginEnglish(洋泾滨英语),而pidgin(混合语)由于与pigeon(鸽子)的发音相同,亦有人称曰:鸽子英语。
洋泾滨英语可不简单,由于广州市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口岸,当时上海人学洋泾滨是从广州版的英语语文书籍开始,但粤语发音跟上海话差异甚大,经过发音校正后才为上海人与老外所听懂接受。
洋泾滨英语其实就是将英文句子以当地方言直译,第一段是中文文意,第二段式英文句子,第三段则是以当地方言发音的中文字,若非熟悉当地方言,其实念起来甚为拗口。诸如:尔几时到中国来(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China?),洋泾滨英语即是:哈何─郎─瞎辅─育─皮痕音─却哀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