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58|回复: 0

对孩子心理惩罚危害更大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6-10-3 1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孩子心理惩罚危害更大

--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苏永生


尤其在城市中,现在对自己的孩子实行打骂、不给吃饭、不让回家等惩罚的家长少了,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等长辈往往是溺爱有加 -- 自然这样做也有相当的危害,此时先不说它了,--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年轻一代父母的文化素质比他们的父母提高了不少,因而认识到对孩子施以惩罚教育,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极容易使孩子养成胆小、不自信或者另一个极端即相信暴力,形成反社会性人格等。

但心理惩罚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危害更大。“心理惩罚”是我对于家长给予孩子另外一种惩罚所起的名称。它不是对孩子身体上造成伤害,而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表面上看起来还给人一种爱孩子的假相。我们只举三点来分析。

一是苛求。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的父母一代,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在团体中显得优秀杰出,这种心态用“望子成龙”这个成语形容挺合适。但大多数家长所希望的优秀往往只是学习好,将来考上好大学,再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多挣点钱等这些物质上的、表面的成功,而非常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殊不知,一个人格和个性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的人,即使取得了一般人认为的成功,也往往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或者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严重的还会患上心理障碍。

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天分、兴趣、年龄特点,家长只按照自己的希望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剥夺他们游戏和与同龄人交往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天性而去做他们毫无兴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不患上心理疾病呢?
这样的家长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孩子好,他们认为孩子将来成功后会感谢他们,其实往往事与愿违,苛求带给孩子的是永远的伤痛,是对父母的怨恨与疏远。

有个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每次考试都要考前三名,考不到就说孩子不努力。试想这是对孩子多么的苛求!

二是疏远。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没有按照自己苛刻的要求去做,就采取对孩子疏远的态度和做法。表现在不愿意答理孩子,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感受不关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也不给以积极的鼓励和奖赏,不与孩子进行感情的交流等。这些做法让孩子明显感觉到家长不喜欢他(她)。这种心理上的伤害是相当严重和长远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往往会养成害怕、胆小、退缩、懦弱等性格。长大以后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人寡和,难以与他人发展成亲密的友谊和爱情关系,在适应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家庭生活中产生困难。

爱的感受与能力是学习而来的。在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与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他们能感受到别人的友谊与爱,也会给予别人这些情感。他们对他人、对社会事物充满兴趣,有着体验的追求,愿意做事而不单是苦思冥想,因而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强。
有一个家长来咨询,自己的女孩读高三离家出走了。原来升初中以后,家长不满意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开始对她冷淡和疏远。久之,女儿与父母越来越对立,几乎没有任何沟通,终于导致严重的结果。

有这样做法的家长,他们自说是“恨铁不成钢”。他们希望通过对孩子冷淡,剥夺他们的爱,来使他们奋发,按父母希望的要求去做。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爱的剥夺只会带来心灵上的创伤。

三是对孩子的言语虐待。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打不骂,但是经常对孩子使用侮辱性的称呼、贬低损害的评价、轻蔑的责骂,以及不合适的幽默。这些可以称为言语虐待,也许在中国的父母身上格外明显。有一个来咨询的成年人,就清楚地记得当他只有6岁时,由于他做错了事,他父亲严厉的斥责他:“你这个无用的东西!”这句话对他的伤害和影响非常大,以至他从那时起就认为自己很无能、无用。直到他读了大学,读到博士,仍然在许多场合不自信,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辅导。

儿童不善于分别现实世界与与精神世界,父亲对他贬损的评价,让他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自己真的很无用。尤其是从小身体弱、有残疾、发育迟、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言语虐待,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父母的玩笑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这样一个成年男性,他是因为与妻子关系不好来接受咨询的,他记起可能是三四岁时父亲看着他对母亲说:“看他这个样,哪里会是我的儿子,肯定是在医院里抱错了。”从此,幼年的他陷入深深的恐惧中,没有心思玩耍,时刻担心父母会把他送回到医院或扔掉。到他上初中时,终于鼓起勇气向爸爸询问。没想到爸爸说:“那不是开玩笑吗?你怎么当真了。”

问题虽然搞清楚了,但他从小种下的不安全感却使他成年后缺少爱的能力。

总之,父母应充分考虑到孩子心理的像身体一样,也是逐渐长成的。当他们处在生长的过程还很脆弱时极易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创伤,成人以后纠正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了这两点,家长对孩子的经常性的叨叨唠唠,阻止孩子与同龄伙伴的正常交往等,都可能是心理上的惩罚。

大家知道,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重视人幼年的经历,认为幼年的心理创伤是成年后心理疾病的原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点。可惜的是,许多家长往往在是孩子发生了严重的情绪、行为或品质的问题,或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之后,才想到向心理医生求助。不能不说,其实为时已晚,虽然可以亡羊补牢,但需付出加倍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12: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