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6|回复: 0

著名华人设计师马清运 出任南加大建筑规划院长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6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892
发表于 2006-10-7 10: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师马清运已被南加州大学聘为建筑规划院院长,他也是第一个担任此职务的外国人。洛杉矶时报说,南加大建筑学院的这一任命凸显出该校欲走向国际的抱负。

洛杉矶时报介绍说,南加大建筑规划院的新院长马清运,今年只有41岁,目前以上海为基地,他是著名的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MADA
s.p.a.m)的创始人,该所设计了北京中央电视台大厦、西安广播中心、宁波天一广场等建筑项目。此外,马清运还是上海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研究生院导师。

马清运10月5日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希望以两种方式来扩展南加州大学建筑规划院,使其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全球平台,而南加大所在的洛杉矶城则是一个“两条战线”,向东是面向全美,向西则是太平洋边缘。马清运强调说,南加大建筑规划院将会走向两个方向。

正在伦敦的马清运在电话采访中说,他希望南加大建筑规划院“构建一个各学科间的项目,这样建筑师可以在建筑、环境问题、艺术和虚假现实的景观中得以训练。马清运说,在世界和金融建筑变得更加国际化之际,建筑学也拥有一个正在改变的角色。”越来越多的环保问题正变成新思维和新研究的发动机,未来十年我们将会在这一领域看到许多的争论。“

马清运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次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攻读建筑硕士学位。成为继梁思成、陈植等建筑学前辈之后,首位获奖学金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中国人。

马清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曾获得Shenck-Woodman欧洲旅行奖。1991年毕业时获Frank-Miles
Day荣誉毕业并取得建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费城Ballinger及纽约KPF任设计师、高级设计师,成为这两个建筑事务所的主要设计力量。在
Ballinger期间,为该公司从服务型事务所转化为设计型事务所立下汗马功劳。在KPF期间成为该事务所早期东南亚工程事务的开拓型成员之一。

1995年,马清运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该事务所作品以独创的风格和精良的设计受到建筑界的好评。实践经验跨越多种建筑类型,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办公、居住等。中国媒体评论说,马清运不但精于实践,并且勤于教育、研究。从1992年开始,马清运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任客座教授,任James
Corner教授景观及建筑工作室指导,成为该院的第一位华人教师。

马清运在1995年出任中国深圳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及设计院院长助理。1997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研究生院的全职教师,任研究生主线设计工作室
(core
studio)教授及毕业论文的导师。马清运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城市中的基因元素,都市与建筑的本体关系,快速建造及环境的中国性。

马清运指导过的研究生论文中有:Archote (微肤建筑);Thin City(薄城);C.C.
Tokyo(密码城市东京);Teheran: City of Antithetical
Coexistence(德黑兰:对立共存);Picnolapse: strategy of
lie(思维空白:撒谎策略)等有争议性又极富启发性的论文专题。

1996年,马清运参与并协助了国际知名建筑师Rem Koolhaas在哈佛大学举行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状态的研究;1997年被Rem
Koolhaas推荐参加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Pompidou
Center)举办的题为“新世纪建筑的趋势”的演讨及展览会,成为21位世界范围内选择出的青年建筑师中唯一的中国人。2003年,马清运与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Rem
Koolhaas合作北京央视大厦和北京CBD核心区。

现在,马清运创办的马达斯班的总部设在上海,这个在中国大西北出生的建筑师,其主要“战场”几乎都在江南,曾经设计了恒隆广场、宁波日报社总部、天一广场、宁波老外滩街区改造、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宁波服装学院等等。在谈到曾设计的建筑作品时,马清运对洛杉矶时报说,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就是上海青浦的“曲水园边园”项目。

中华建筑报早前一篇谈论中国建筑教育的文章指出,有人说马清运的建筑很“荷兰”,因为与他所受的西方教育有关。但在马清运的设计作品中,常常蕴含着的乡土文化却是中国特有的。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中国建筑教育不行,那么是不是一定要去国外实践呢?

文章称,在马清运看来,最好的建筑实践在国内,而不在国外。马清运说:“真正的建筑教育应该在平常的工作当中,只有通过对问题的发掘和解决才是建筑教育真正开始的时候。”马清运还谈到,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具备搞建筑的能力,也不能融入现代设计思潮的话,那么去了也没有用。在建筑教育方面,马清运希望做一些教育的移植工作。

马清运说:“我相信一个生命体中的细菌会变成另外一个生命体中的防御针,同样,把一个系统的问题,注入到另外的系统中,从而成为这个系统的解决方法。建筑教育应注重多方面的实践和学习,而不应单纯地停留在建筑学方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2 22: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