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384|回复: 1

实习记者的潜规则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09-6-2 1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年初,我作为南京某大学的一名传播专业学生,有幸进入南京最大的××晚报实习,它一度是南京城里最权威的大众报纸.然而,我在这家报纸最大的一个部门 (说它大,是因为一个部门竟有20多名记者,比该报其他任何一个部门如文化部,科教卫部的人都要多.具体部门名字我不敢说,怕遭到报复),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让我对记者这个行业充满了质疑(也许是我大惊小怪了,也许各位实习生都有过这种经历).我不想公布这家报社的名字,毕竟它也曾是我的梦想.  

第一, 想有稿子写,必须有"敲门砖.进了报社,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实习.安排某一个记者带你写稿,只是部门负责人份内的一句话,但这竟成为该部门的一道"金门槛. 个中原因很简单:实习生必须在实习期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字数,篇幅,这样一来,就一定要向部门负责人有所"表示.  

我到部门的第一天(部门主要是女主任Q和女副主任Y在掌权, Y和Q是该报最年轻的主任,其中, Y跟我一样是"80后"),主任Q淡淡地说 "各位记者手上都已经有实习生了,先不给你安排记者,你自己找稿子写吧."说完就去忙了.  

说实话,我对主任Q这句话有点惊讶.该部门有记者多名20,实习生有5个,仅副主任Y一个人就带2个实习生,这样一来,实习生明显供不应求!明知Q主任说的话有问题,我仍未摸到其中门道.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不知如何找线索,也就没稿子写. 而且Q主任安排我坐在该部门和隔壁机动记者部交界的一张桌子上,那里有一整排空位子,远离记者的聚集区,我就仿佛一个被遗忘的人.当天下午,两名记者走过来,其中一个突然问我,你下午有空吗?我兴奋地点点头,但是,另一个拉拉他,示意了一下Q主任的座位方向后,两人又神色古怪地走开了.我失望,而且很莫名,不知道我出了什么问题.  

被"吊"了三天以后,另一名女实习生才告诉我真相.我们实习生一般来得比较早9点多,办公室里还没记者来.她颇为同情地问我:没稿子写?我无奈地点点头.她笑笑说,你想完成任务,就要有所付出.我有点发蒙:怎么付出?这名女实习生悄悄地说,别说是我教你的,你去路口金鹰买一瓶名牌精华素,去找副主任Y就说这个东西是男朋友送的,而你作为一个学生,不知道怎么用.  

看我一脸迷茫,这名女实习生继续说, "等她教完你,你就说,太复杂了,我不用了,还是给你吧."看我一脸惊讶,这名女实习生继续说:她一定会推辞,你就说,不用也是浪费,给你算了,然后顺势说"我现在还没记者跟,任务完不成,请你一定要多教教我,怎么找新闻线索.  

"只要她肯收,她自然会去找主任Q,说自己需要更多的实习生."我愣了半天,赶紧跑去金鹰:一瓶名牌的精华素要好几百!对于副主任Y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有点"天文"了.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我也豁出去了.回家后,我跟父母说,报社要交500元"实习费."  

次日,东西还算顺利地送了出去,当天下午,我去主任Q桌上找报纸看时,竟发现这瓶精华素掩藏在她桌子一角,用文件挡了起来.原来, Y 和Q之间已达成了某种默契,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而那名当初提醒我的女实习生说,如果实习生有背景(也就是熟人介绍进来的)的,就不避讳了,直接给苏果券,反正大家都是熟人,也不会说出去.只有像我这样没有背景的,才需要做得这么隐晦曲折,这叫做"安全第一".  

第二,我感谢副主任Y和各位记者老师给我机会,让我见报了许多稿件.但是,我说一句不厚道的话,这些稿件能够见报,几乎取决于我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也沦
Y为展现业绩,捞工分的工具.  

副主任Y是部门里条口是最多的,稿源也最多.渐渐的,我的名字在× ×晚报A3叠(系该报的一叠南京新闻版面)上出现得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大稿件.刚开始,她交给我一些稿件写或是让我去采访.我回来后,她直接在稿件后面加个名字,我都觉得很正常.  

可是,当另一名男记者某次有采访,而向Y借我,我才比较出来, Y以前的做法其实有一些问题.那名男记者在采访前,会详细地交代我采访哪些方面,如何写稿.我写好稿子后,那名记者还要花近一个小时改稿子并补充采访.一次过场走下来,我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看到自己的不足.  

相比之下Y只在采访前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今天有什么事.遇到需要补充采访的,她就列一个采访提纲,让我自己打电话采访,写稿子.我写好稿子后,她看几眼后就加上自己名字,然后交上去.  

总之,跟着副主任,我完全处于"自娱自乐,自教自学"的状态.我说一句刻薄的话,你不付出一点劳动,你好意思加名字吗?工分就是奖金,你等于在用了我这个无本万利(连"廉价"都算不上)的劳动力也许为了证实她的工分是通过踏实劳动得来的,有几次, Y当着领导的面,把我的稿子骂得一钱不值,然后在电脑面前做出一副改稿子状,一改就是一个多小时.结果,第二天见报竟还是我的原稿... ...  

几乎无人知道,那其实是我的原稿.我真是无语了.我不太明白, Y你与其花时间作戏,不能花时间改改稿子吗?  

第三,在专业素质方面,我发现,好领导和好记者是两回事.对于平时的采访要求,一般都Y说得很含糊,我估计连她自己都听不懂她到底说了些什么.我多问几句,她就会发火,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声地说, "以后你工作了,难道事事都要领导教你怎么做吗?"一句话说得振振有词好像她真的... ...很细心,而我真的很白痴.  

有一天, Y跟我交代采访要求时,说了两句话,突然开始温柔可人,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而且耐心地问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我受宠若惊地说"非常清楚.掉头走的时候,发现分管该部门的一名胖编委正站在旁边跟其他记者说话.  

我相信这应该不是巧合,因为之后又出现了几次相同的情况.其实我觉得很可笑,这种小学里就能见到的把戏,竟然在南京最大的× ×晚报也很受用.  
   
第四,关于信封问题.实习生当然不应该拿信封,不过,每个记者的做法似乎有点差异.我曾经跟另一名男记者合作过两次.自己去的那次,我回来将信封交给他.他说, "一人一半."见我不肯收,他很诚恳地说, "你辛苦跑一趟,还要替我写稿子,应该拿的."另一次是他带我去的,人家虽然只给了一个信封,没有我的,他也拿出自己的一半给了我.  

Y的做法截然不同.几次采访,我如果没拿信封回来,她会直视着我问, "信封呢?"我很尴尬,其实人家没给,但她的口气,好像我贪污了一样;我如果拿信封回来给她,她二话不说收下,连我自己花的路费都不给,当然,稿子也是我写,工分(也就是奖金)她照样拿.  

有几次采访,她带我一起去的,却有别的目的.她总是很奇怪地通知我晚半个小时去,还交代我别说自己是实习生,就说自己是记者,并带着相机随便拍两张.终于, 其他媒体的记者问我拿到信封没有,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她跟对方单位说, "报社还来了一名摄影记者"向对方要了两份信封!等我到了现场,她就借口说有别的采访先走了,让我留下来写稿子.  
   
第五,实习生资源分配问题,也是工分竞争潜规则.多名记者该部门20,只有个别人有实习生.实习生最多的人,比如Y一天能出稿五六篇,工分自然就高.大部分记者没有实习生,完全靠自己写稿子,工分自然就少.  

首先,个别记者的实习生特别多,大部分记者没有实习生.其次,别的记者来借实习生时,除非私人关系好,否则,即使没有采访任务事先安排给实习生,带实习生的记者也会说, "今天我的实习生有事."  

实习生资源,从报社资源沦为个人"上位"的资源,这使得我们实习生浪费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同时,我们也沦为了记者工分竞争的牺牲品,也使得报社资源闲置,浪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0 00: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