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92|回复: 1

重新开放中南海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

回帖

93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34
发表于 2009-6-15 16: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新开放中南海

丁东

   
中南海位于北京城区的中心,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地点已经六十年了。社会一直有呼声,要求中南海向公众开放,供游人参观。北京市的旅游管理部门前些年也曾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重新开放中南海。

现在的中南海具有二重性质,既是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政治运行中枢。从两个方面看,我以为都有开放的必要。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看,中南海的前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平民百姓想进去游玩,自然是白日做梦。当然,光绪皇帝在戊戌政变后被西太后所困,幽居瀛台,想出中南海而不得,也体现了专制政治最残酷最黑暗的一面。在长达两千年的皇权专制时代,中国有皇家园林,贵族有私家园林,不曾有过公园的概念。直到清朝末年,上海的租界才出现最早的公园。进入民国,从1914年夏起,京城一些名胜陆续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场所。1924、1925、1928、1929年,颐和园、北海、景山和中南海相继辟为公园。三十年代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创建公园,至今为人们所怀念。公园是近代出现市民社会的产物,不论购票有偿享用,还是免票无偿享用,都是公共空间。把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辟为公园,让公众参观游览,是当今世界各文明国度通行的做法,也是遗产保护的应有之义。

公园的兴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民权利伸张与收缩的晴雨表。我们说,文革是公民权利被践踏的时期,也可从公园的命运来验证。1971年后,与中南海一桥之隔的北海公园及附近的景山公园长期关闭。后来才知道,不是北海、景山本身出了什么毛病,不适宜游人进入,而是成了江青等权贵的游乐场所。江青垮台以后,北海、景山公园于1978年重新向市民开放,受到一致的好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南海也曾经部分开放,周末供游人参观。北京市许多单位都曾有组织地分配门票。我在当时也参观过。当时的感觉是,不但观看了风景和文物,而且感受到执政者的自信和开明。可惜这种开放到1989年停止了,至今尚未恢复。现在如能开放中南海,其意义不仅是增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而且是一种主权在民的政治宣示。对于中国公民来讲,既可履行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也可享受欣赏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这种公民权利,当然越早归还社会越好。

从政治活动中心的角度看,开放中南海也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增加政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今年二月,温家宝总理邀请十三名基层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他说,你们都是第一次到中南海,不要拘束。大家都来自基层,其实中南海你们应该是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回到家里一样。中南海这个大门是向广大群众开的。我认为,不应当把这些话理解为总理的客套话。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国各界公民的确应当是中南海的主人。领导人的国务活动本身是履行社会公仆的职责,不应当形成高高在上,不可接近和神秘化的意味。领导人只有牢记这一点,才能形成执政的公信力。在制度安排上,也要切实体现中南海的大门对公民是敞开的,而不是关闭的。

其实,国务活动场所向公众开放,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我经历有限,曾经作为普通游客在堪培拉参观过澳大利亚议会的辩论,在渥太华参观过加拿大总督府,看到很多成人在那里运动,孩子在那里游戏。八十年代的经验表明,部分开放中南海并不妨碍领导人的国务活动和中央机关的办公秩序。现在重新开放,在技术层面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只要领导人有诚意,事情并不难办。

**********************************************

中南海曾经是公园

智效民


2000
年上半年,《北京档案资料》连续刊登一组《中南海史料》。这些史料告诉我们,早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中南海就变成公园了。把皇帝禁苑与军阀官邸变成公园,是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对于当前的社会转型具有某种借鉴作用。

早在金、元时期,“太液秋波”就是“燕京八景”之一,当时太液池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北海与中海一带。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皇城南移,为了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又开挖南海,使太液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清朝建立后,几代皇帝都喜欢园林生活,于是他们在中南海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相比之下,紫禁城则受到冷落。

辛亥革命后,中南海为袁世凯占用,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府。袁称帝时,以建立“新中华民国”为名,将中南海改为新华宫,并将原来的宝月楼改建成新华门。此后,中南海又相继成为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和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它一直是平民百姓无缘涉足的禁地。

1928
年北伐成功后,时任北平市公务局局长的华南圭致函北平市市市长,要求对中南海予以保护。这件事引起国民政府的注意,经过一番努力,中南海董事会于当年12月15日准备召开成立大会。该董事会筹委会为邀请公务局派员出席大会,特在邀请函中表示:

中南两海系自远至清帝王苑囿之一部,其风景清嘉,宫室壮丽,为国内有名建筑。但其经费所出,无非我民众先代之脂膏,乃以供少数人之娱乐,实为我民众所不甘。民国成立以来,又为十数军阀所把持,藏垢纳污,罪恶丛集。今幸北伐告成,豪酋敛迹,而此历史上之园林不为民有,坐视荒废,殊为可惜。同人等谨遵先总理天下为公之意,佥以中南海应归市民直接管理,以绝罪恶之根株,以供游人之玩赏。因于本月十三日召集北平各届民众代表开一联席会议,设立中南海董事会筹备处,以筹备真正代表民意、直接管理中南海的董事会。当决议于本月十五日(星期六)午前十时在南海大礼堂开董事会正式成立大会。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会议北平分会亦函请北平特别市政府、平津卫戍部司令部、北平警备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共同成立“接收中南海办事处”,并准备让中南海“依中山、北海公园成例,从速正式开放”。随后,有关方面还希望“中南海为北平市民共同游憩之公园,永远开放,不收门费。”1929年4月,中南海董事会推举熊希龄为主席委员,李光汉为事务主任。不久,北平市政府也成立“整理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负责中南海的有关事宜。至此,中南海向市民正式开放。

抗日战争中,中南海虽然还是公园,但许多殿堂被日伪机关侵占。据1938年《中南海公园事务报告书》反映,进驻中南海的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占据居仁堂)、“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占据勤政殿)、“临时政府侍卫处”(占据时应宫和喜福堂)、“司法委员会”(占据丰泽园)、“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占据锡福堂)、“国立医学分院”(占据运料门迤北)、“最高法院检察处”(占据丰泽园)、“满州帝国通商代表部”(占据静谷)、“新民会新民青年实施委员会”(占据春耦斋)、“教育部直辖编审会”(占据怀仁堂)等机构。后来,上述一些机构搬出中南海,但又进来更多单位。于是,中南海被搞得杂乱无章。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决定进驻中南海。周恩来请毛泽东快点搬入。当时毛泽东并不愿意搬进去,他对周恩来说:“我不搬,我不做皇帝。”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对维修中南海的工人们说:“中南海自古人民建,人民修,但人民却没有享受到它的美丽。这次修成后,我们要请人民代表来这里做客观光,今后还要逐步让中南海成为人民游乐的场所。”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曾经局部开放过中南海。由此可见,尽快开放中南海是历史的要求。

***********************************************


开放政治中枢 让公众接触公器


赵诚


中南海作为历史文物,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因其相连紫禁城,清代皇家在此曾上演了许多历史大戏,高阳先生的《瀛台落日》精彩地再现了王朝的最后几幕大戏中让人无限感慨的往事。风流水转,到了1949年9月,中南海怀仁堂成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诞生,中南海从此成为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迄今正好六十年。

现代政府是社会的公共权力组织。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应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公器。办公场所向本国公民和外国宾客适当开放,有序参观,就是体现这种公器性质的方式之一。事实上,随着现代公民权利的普及和当政者社会公器意识的觉悟,许多国家的政治中枢都在考虑到安全和办公秩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开放。以美、英、法、俄几个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例:

美国总统府为白宫,始建于1792年,每周二至周六开放五天,如遇白宫有活动,则不开放。一般参观者可进入东厅、绿厅、蓝厅、红厅、国宴厅及图书馆等10多个房间。“9?11”后出于安全原因,参观者需要提前申请预约才有可能得到门票。很多中国游客都参观过白宫。

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白金汉宫始建于1703年,1837年以来历代英国国王都住在这里。从1993年开始,每年8、9月两月对外开放,游客可购票参观。英国首相府是唐宁街10号,内部未对外开放,外部建筑游客可以参观。

爱丽舍宫始建于1718年,1891年以来一直是法国总统府。从1989年开始,每年9月文化遗产日有两天对外开放,游客排队参观,残疾人,孕妇优先。各个历史名厅,都向游人展示。总统夫人还会抽时间接见来访游客,其中也有外国游客,但法国游客居多,有人也利用这一时机向总统夫人陈述民情。

俄国总统府克里姆林宫的历史更悠久,始建于1156年,几经扩建,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斯大林时代不开放,1955年后开放让市民参观。现在游客可以购票参观克里姆林宫,但不能进入作为总统官邸的一号楼。

我在网上看到2006年参观过爱丽舍宫的中国游客的一篇文章。他说,“九月十六号是欧洲遗产日,很多地方都对公众开放,老婆说找几个地方看看,选来选去还是去总统府吧,中南海估计这辈子是没机会进去了,只好去法国的中南海尝尝鲜了。”这虽然是一种不乏苦涩的诙谐,也未尝不是国人希望开放中南海的表达。其实,这位网友忽视了中南海曾经早于爱丽舍宫开放过一段时间,1986年笔者曾进去参观,还在瀛台买了一盒冬青木的筷子作为纪念。可惜后来中南海关闭了,网友才发出这辈子没有机会进去的感慨。我想,国家如能决定重新开放中南海,和他具有同样心情的人也将有机会重新体验身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除了开放行政中心,还有就是开放议会。很多国家的议会开会,国民是有权旁听的。参观美国国会比参观白宫简单,不登记,不收费,不凭票,外国游客也可进,每周二至五周对外开放,遇有两院议会讨论问题,游客可在旁听席上,听议员们讨论,看议员们表决,选民们既可了解立法的过程,也可直观地看到所选的议员是否尽职。如果选民想参观议员的办公室,给本选区议员办公室打电话预约,议员办公室就会安排人员接待并陪同你参观。英国下院有专门的旁听席,议员在一层开会,旁听席在二楼,议会开会时,公众可自由进入旁听。首相在下院的位置距离旁听席仅12.2米。法国国民议会也对公众开放,按法律议会开会必须是公开的,受国民监督,每次议会开会前,排在前10名的法国公民,出示身份证就可保证进入旁听席入座,得到议员邀请的公民,在旁听坐席许可的情况下优先入场。我建议,中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也应当考虑以适当方式安排公民旁听,这将是彰显公民知情权一种方式。拥有知情权,才能更好地行使监督权,以监督国家机器的运行。

落实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很多实事可做。开放中南海参观和全国人大旁听,都具有让公众和公器正面接触的意义。

178

主题

51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066
发表于 2009-6-15 17: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谢谢。会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7 13: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