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638|回复: 3

被扭曲的民族英雄-蒋中正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2

回帖

196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60
发表于 2009-6-23 15: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扭曲的民族英雄-蒋中正
可夫 供稿

晚年的蒋公。
    我从小在台湾长大,祖父曾是国民革命军第102师502团一名上尉连长,后调第74军任中校团副,曾参加过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西南会战和远征缅甸等战役,毙敌无数,在缅甸战役中,所部512营遭到日军猛烈的炮击,损失惨重,自己也身负重伤,后被授予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乙级”勋章,他在世时,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抗战和蒋公的故事,我都深受感动。   自从随父母迁居大陆后,我所接触到的抗战历史与祖父和台湾所描述的却大不一样,在大陆,我听到最多关于国军抗战的评价是“消极抗日、被迫抗日、积极反共、投敌卖国”等,让我难以接受。尤其是对民族英雄“蒋中正”先生的描述更是离谱至极,“被逼抗日、投降卖国、奸诈狡猾、祸国殃民”等,这些描述与事实根本不符,本人非常愤慨。     
    自九一八至七七抗战全面爆发,蒋公与国民政府一直在抵抗日寇,只是没有正式宣战而已。廿一年调精兵第五军至上海参加一二八血战,毙敌近万,迫使日军三易主帅;翌年三月调关麟征部参加长城抗战,廿四年调十三军入绥远收复百灵庙,都是蒋委员长亲临前线指挥的,他还计划反攻商都和察北,以肃清绥远敌氛,进而巩固整个西北之门户。不幸西安事变将整个计划破坏无遗,一切国防大计、经济建设等均因此变乱或延缓或停顿。鉴于济南惨案之痛,中枢曾有训练卅六个师国防军的计划,冀以此新军作爲抗日基本力量。当时训练计划由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将军协助进行,装备弹药也向德国采购。西安事变爆发时,整训的军队只完成了一半,订购的军事设备大部份未运回,甚至连囤积起来准备打半年仗的粮秣弹药也只储下不足三份之一数量。假如抗战的爆发再延迟五年,征召的新兵已经练成,工业建设与备战工作初具规模,到那时才对日抗战,配合太平洋战争,那麽中国绝不至于单独对法西斯作战,断不会损失公私财産一千多亿美元、十亿亩耕地被破坏六亿亩、沿海区工业设备全部毁灭!     
    八年抗战中,蒋公组织了廿二次大型会战、一千多次重要战役和一万三千多次中小战斗,阵亡将士高达340余万,单阵亡将军就多达208位,其中还包括了2位集团军总司令,如此巨大的损失,还能说蒋公和国军消极抗日吗?若非拼死抵抗,怎能有如此之具的损失?所以,说蒋公和国军消极抗战是在亵渎历史。     
    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顾中国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并与守岛民兵发生冲突。从而展开了西沙海战的序幕。中共南沙海军火速支援,无奈越南舰队吨位和火力都有绝对优势,虽然中共海军浴血奋战,但是渐渐力不能支。紧要关头,大陆中共方面火速调动东海舰队支援。然而,中共东海舰队必然要通过台湾国民革命军海军舰艇封锁的台湾海峡,如何安全通过,成为了中共海军的一个难题。     
    中共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消息很快被台湾国府得知,当台湾海军司令向蒋公石请示如何应对时,蒋公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段话:“你不知道西沙吃紧吗?”毕竟蒋公明白,国共之争属内斗,在外敌入侵的时刻,中国人还是会团结一致的。海军司令欲领命而去,蒋公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     
    结果,出乎中共东海舰队意料。国民政府海军不但大开绿灯放东海舰队过海峡,而且一路护航,保证了舰队的安全。此外,几十艘台湾补给船开赴西沙前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运送食物和淡水。     
    蒋公即使放弃反攻大陆的机会,也绝不愿意灾难降临到自己同胞头上,他的民族感情超越了一切。1959-1961年中国大陆发生大饥荒,蒋公号召国际社会及海外华侨尽一切可能救助大陆饥民,并施放物资气球到大陆沿海给大陆同胞输送食品、药品等物资。种种事实都说明了,总统蒋公是何等的伟大?是何等的豁达大度?对于失去的江山,蒋公默认了,没有派兵反攻大陆,陷人民于战乱中,在美国提议让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时候(加入联合国就意味着独立建国),遭到了蒋公严词拒绝,他说道:“中共既然已经是中国的政府了,他们进去了(指进入联合国了),那我们就退出来嘛,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气度,谁人能比?在我看来,从19世纪到现在,恐怕没有哪个所谓的伟人能与蒋公相媲美。     
    蒋公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伟人,他带领黄埔军校的学员们十年北伐统一了中国,八年抗战使中国不受灭顶之灾,他带领中国人民首次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击败了世界头等军事强国,光复国土,销毁历史上那些不平等条约,他的功绩不容抹杀和扭曲、他的功绩将被后人所牢记。     
    历史终究会还蒋公一个公道的。    
    我坚信:历史终究会给真英雄一份荣耀的,这荣耀不是谁的谁也拿不走,是谁的别人也抢不掉,这也许就是传说中英雄的宁死不屈气节吧!蒋中正-为人父之楷模!


晚年的蒋公与夫人、长子在台湾横贯公路。
    历史的硝烟逐渐散去,当年的风云人物显现出他们本真、可爱的面目来。蒋中正无疑是一个闪光的角色,清朗有力,堂正有威。这里我想重点说说他正大而富柔情的一面,即他为人父的严与慈,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单从这个角度看,蒋中正应该称得上是这个方圆960万平方公里的村落中,可以让人肃然起敬的父亲。他的教子,爱得深沉,而且有方,效果卓著。
    一
    蒋中正的教子,其爱心不同于一般,是绵绵不绝的。他对蒋经国倾注的爱心,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1969年他还写信给59岁的蒋经国,讲他研究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学术心得。他的不间断的教诲,到底让儿子后来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1945年蒋经国评价过自己的父亲,“我们要做总裁的信徒,为阳明的学生。”这话把蒋中正抬到与王阳明同列值得尊崇的地位,就此时已满35岁,经历了叛逆期,并在江西历练了许久的蒋经国来讲,实是发自肺腑的。
    蒋中正戎马生涯过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国事天下事一大堆,够繁忙的了,但他一直没有忽视对蒋经国的教育。他们父子天各一方,他主要是通过信件与儿子联络感情,并予以教导的。1923年5月13日,他给儿子写信:“你每逢星期日,要写一封信给我,而且要写至二三百个字以上,将近来的思想,平日所做的事,以及日常阅读的心得,统共写了出来告诉我。”就在这一年,他还奉孙中山之命去访问苏联。在苏联期间,他也时时牵挂着儿子。“你近来读书,自己觉得有无进步,须常常禀我知道。”(1923年9月4日)。“你现在的学业,不知道比上半年有多么进步?我很系念。”(1923年9月14日)。
    蒋中正对儿子的关心是体贴入微的,交代一件事情,他会把各种细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1923年9月24日蒋经国写信给父亲,说自己在学校里常头晕出鼻血,心情烦闷。蒋中正获悉此事后,一连去了两封信呵护和叮嘱他要如何如何。第一封信他教儿子:“你出鼻血同头晕,是十五六岁的人身体发育必有的象征……你每日早晨起床的时候,可以自习柔软体操,或哑铃体操……看书到一个钟头的时候,必定要休息游戏十分钟。因为用功读书,总是低下头来的,低下头来的时候太久了,自然就要头晕的。就是出鼻血,也是这个缘故。”(1923年10月15日)。为了帮助儿子克服看书埋头太久的问题,他还在信中叮嘱蒋经国,“你以后可以买一个看书的架子,就是像从前你祖母看经的经架一样的东西,所看的书,或学字的帖,摆在那架子的上面,那么头脑不用低垂,头晕、鼻血这类的病,都不会发生了。”(1923年10月15日)。关于这看书的架子的得来,他也为儿子考虑到了,“如上海买不到这种书架,托守梅伯伯向奉化习艺所去做一个来,也是很便的。”(1923年10月15日)。第二封信,他仍然挂念着儿子的身体,帮助孩子解决心情烦闷的问题,他要蒋经国“总要时时活动,使得心里非常舒服。如其用功觉得苦了,就放下书本去游玩一刻,再来求学,那脑筋一定是爽快的”。(1923年10月31日)他在信中还建议儿子找小说看,以此“解心郁、发性灵”。
    二
    蒋中正的教子,是有思想的。
    他相当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一,他教儿子以孝道,“以后在家,当听祖母及汝母之命。”(1920年2月9日)。“汝在家,对亲须要孝顺,对长上须要恭敬。(1920年9月4日)。“以后自祁增公以下各先人忌辰,皆应在赣照常设祭,以慰先灵,而尽孝道。”(1941年5月23日)。“本月二十六日即旧历十月八日,为祖父诞辰,余不能回家拜祭纪念,思之凄然!幸姑母在赣,你可团聚家人,在赣遥祭,以慰先灵;但不可有所举动,以免外人送礼。”(1942年11月19日)。这最后一条是连操办仪式也想到的,交代儿子不要惊动了人家,“以免外人送礼”。今天的官员借各种事宜,巧立名目,操办酒宴,收钱敛财,是惟恐人家不来送礼的。两相比照,实有耐人寻味之处。
    二,他教儿子尊敬师长,友善同学,“与同学须要和,不可相打相骂。”(1920年9月4日)。“对师长要敬重,对同学要和气。”(1923年2月28日)。
    三,他教儿子要广积德,做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人,第一要遵守规则,就是要自己道德高尚……只要守着一切规则,不去侵犯人家的自由;如其可帮人家忙的时候,自然要尽力去帮,这就叫做互助,亦叫做公德。”(1923年10月31日)。“惟作事应注重当地实际工作,不必施以对外宣传;以吾家子弟愈能隐藏,则愈不受人忌嫉,亦即吾家愈能积德种福,亦即所以报答祖先之福泽,为后世子孙多留余荫也。此乃壮年人,尤其汝等不可不知也。”(1939年10月21日)。
    蒋经国成年后,特别是他在苏联呆了12年回到国内,蒋中正更是悉心指导他补习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历史和哲学等。1937年5月12日,他写信教儿子,“你以后看书,应多注重中国固有道德,建国精神与其哲学。《孙文学说》一书,实为中国哲学之基础,而三民主义则为中国哲学之具体表现……看完(三民)主义之后,再看军人教育一书,亦在《中山全书》之中。如能了解以上各书,则中国之政治、社会、经济与哲学,皆可得其基础矣。”十天后,他又写信说:“此时你应在家安心练习汉文,研究历史与哲学,使他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在写这封信时,他显然意识到儿子该总结过去,包括十二年的留学生涯了;而且,他大抵是深信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得靠本民族的思想和哲学,所以他在信里教儿子,“你的学问、经历,以及到俄后至今回国之间,十余年来,每年每月个人生活之经过,可先作一具体有系统之报告,再述你以后个人所抱负之志愿,以及能力所及与你所希望之工作,以备考验。总之,中国人必须先知中国历史哲学与政治、社会以及经济之实情,方得为中国良善之国民。此乃你应彻底觉悟者。”
    三
    蒋中正的家庭教育思想里,除了上述的思想道德教育外,还涉及人格的历练和修为。他通常不是在生硬地说教和灌输这些教育思想,他在具体指导孩子写字、作文和学问的过程中,慢慢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启发。
    第一,他教儿子做人要端正,不苟且。
    “写字,笔划宜清楚,且要字字分明,切不可潦草胡涂。”(1924年5月1日)。“凡事总要认真实在,不可当作还债看待。”(1924年5月30日)。
    第二,他教儿子做事要始终如一,不可虎头蛇尾,不要半途随意变更。
    “以后遇有写错的字,虽落笔已发觉,亦应写个完全,再为抹去。”(1923年5月13日)。“无论写字、作文与做事,皆要有始有终,不可先勤后怠,亦不可先正后草。尔所来各禀,皆前正后草,即是有始无终之象。以后更要当心‘精神始终贯注’,不分先后,写字尤要平匀。凡同行与同篇之字,不可有大小,亦不可左右歪斜。”(1938年5月15日)。
    第三,他教儿子个人修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以求进步;一个人如果没有毅力,是不会成功的。
    他教蒋经国学汉字看《说文解字》,“此书每日识得十字,则三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1920年9月4日)。他教儿子书法,“你的楷字,仍不见佳,总须间日映写一二百字,以求进步。”(1922年8月4日);“每日早起,须要练草字一百个,楷书五十个”(1922年10月13日);“须间日摹写一次”(1924年5月26日)。他教儿子作文,“现在要文章进步,第一,还是要多读古文,并须读得烂熟,背之再背;大约每篇古文至少要读一百遍以上,到月底并须将从前所读者全部理习一遍;如尚生疏,则再诵读,须再能背诵,毫无阻格,然后方休。如此,则三个月之后,约可有三十篇长文可以背诵,则文笔必畅通矣;若能有百篇古文烂熟于胸中,则能成文豪矣。”(1937年5月6日)。他教儿子补习算学和英文,“你来禀称,每日学习英文与算学约占六小时之时间,此欲速助长之弊,为学者用功之大害:欲速,则必不达;助长,无异揠苗;不仅无益而反有害也。你学数学……每星期果有三小时至六小时之学习,每星期继续不断,则两年之内,凡普通之代数、几何、三角等数学,皆可毕业,故不必过急求速也。……外国语文之进步,只要有恒无间,而不在贪多务得耳”。(1943年8月7日)。
    此外,蒋中正的家庭教育思想,还有一点值得重视,即强调学以致用。“凡是所学的东西,总要能够应用才好。如其单是记牢其方法成句,而不能应用,那学问也就枉然了。我们家乡话叫做‘书读头’,官话叫做‘书呆子’,就是这类人的绰号。总之,这些话,是说书读得多不能应用的人,就是虽多无益,也是越读越呆。所以读书求学,总要使得心里十分明白,拿一句话,实地可以使用就好了。”(1923年11月27日)。
    第四,重批判研究。
    1923年5月13日去信,要求儿子每星期写一封信,他就讲到要写“日常阅读的心得”。1937年5月12日的信中,他还特别说到:“故你应将《孙文学说》看完二遍以后,即看三民主义中民族、民生、民权各讲之原书全文,并应将其心得批评之点摘记另录,以备呈阅。民生主义中批评马克斯主义各节,尤为重要,应即切实用客观态度悉心研究。”   
    此外,蒋中正深知中文、英文、算学是至关重要的科目。在他所处的时代,持有这种思想与认识是先进的,难能可贵的。他的这种思想最先体现在1922年10月13日的一封信里,“须知,目今的学问,以中文、英文、算学三者为最要。你只要能够精通这三者,亦自易渐渐长进了。”他还具体指导过孩子认识英文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学习英文。“你校下学期既有英文课,你须用心学习。现在时世,不懂英文,正如哑子一样,将来什么地方都走不通,什么事业都赶不上。”(1922年8月4日)。“英文最为重要,必须将每日教过的生字,在自习时,默得烂熟,一星期之后,再将上星期所学的生字,熟理一遍,总要使其一字不忘为止。”(1922年10月13日)。“你英文不知有进步否?英文不但是要讲究文法,而且要多说话。譬如同学会面的时候,或是有好的朋友,能说英国话,你就常常同他说英国话,那就容易长进了。凡百学问,总要熟练了以后,才可应用。学英文能常常讲话,那就是熟练,后来就可与人家对谈,那就是应用了。不但英文如此,就是算学、国文,凡是所学的东西,总要能够应用才好。”(1923年11月27日)。“注意英文,只要将学校里的读本熟理便得;先要每日读几页,每页读几遍,以暑假日数,与书之页数对计,必于暑假期内温读熟烂才好。”(1924年6月13日)。“至学英文则每星期亦以六小时为限,先注重文法与生字,然后再进一步注重会话;总以先能看其文字为主,再进一步则习会话。”(1943年8月7日)。  
    四
    综观蒋氏的教子法,再结合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笔者以为我们是可以从中得一些启示的。 
     第一,教育子女要有真正意义上的爱心,要呵护他们,要把关爱落实到孩子读书和生活的细节上。今日中国家庭教育,为人父母者,满嘴挂的是爱,实质上是以花钱为交代的。至于孩子在校的表现如何,学习习惯如何,课业情况如何,通常是没上心的。待孩子期末成绩单拿了回来,好呢,就万事大吉;不好呢,就劈头盖脸地严加训斥,甚至痛打。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们是不讲的。其实,凡百事情没有精心的付出,就想要一个好结果,这如何说得过去。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粗放式的、只问结果的做法,与真正意义上的爱心无关。  
    第二,教育子女要懂得以身垂范。任何一位在做正当事业的家长,都是有一定生活经验,也懂得一些朴素的为人处世和做事的方法的。你一技之长的获得,你早出晚归的奋斗与打拼精神,你做事的坚持与执着,等等,都是可以引以为鉴,辅导孩子的学业的。当然,一些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人和事,也可以用来教育子女。  
    第三,教育子女,定要诲之不倦,有耐心,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总要三五年如一日地加以引导和规整。这需要家长也要有好的做事习惯,并以教导子女事为日课,不可荒废的。在这一点上,父母双方可以轮流担当教导角色。
    本文中的蒋中正,他的教导子女从来没有松懈过,他选择书信方式教育蒋经国,儿子来了信,他忙得不可开交时,也要指定曾国藩家训中的篇目代替回信,要儿子细细参阅。这样伟大的父亲,他的学养和智识非同一般,但他的耐心与坚持,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再来说一位常人的做法,即胡适的母亲冯氏。她是旧时代的妇女,文化不高。她在教育童年时的胡适时,每日早晨只要胡适房中没有客人同睡,她必定要在孩子穿衣下床前对他进行一番晨训的。这是典型的教子日课习惯,值得效仿,值得我们很多家长学习。 

0

主题

2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发表于 2009-6-23 2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会还原一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09-6-24 21: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有感

我见此文心灵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回帖

146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65
发表于 2009-6-24 2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科书绝不是历史的全部,真实的历史尚需挖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7 15: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