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62|回复: 0

王安石韩信榜上有名:中国史上16大愤青(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2
发表于 2006-11-26 1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愤青,顾名思义,举凡愤世嫉俗、不平则鸣、有着强烈叛逆精神,且敢说敢干、勇于承担的青年,一般都可以划归到范围之中。愤青的本质特征是愤怒,前提条件是心态的年轻,想来大概是因为只有年轻人才有愤怒的血性,才会义无反顾、不计后果。缥缈的《愤青史记》是为古代16位人物立传,按书中的次序,计有:陈亮、严蕊、汲黯、来俊臣、王安石、豫让、傅青主、韩信、王子搜、张籍、李克用、吴起、朱彝尊、盛唐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贺、高适、岑参、王维)、庄子、屈原。这16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们虽然作为不同、性格各异,而且后世对于他们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但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愤青精神却有着惊人的一致——王羲之所谓:“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即已活画出这16位人物的基本面貌。

  现实中的愤青,那些个动辄就说中国可以说不的家伙,身上都有一些义和团拳民的味道,他们和那些动辄以人民的名义说事的老左新左们一样,都属于一得势就会祸国殃民的家伙。而缥缈书中的史上之愤青,实际上是一些狂狷之士,性情中人。所谓“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所以就有宣称“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的狂人,也有洞悉“知其无可奈何而安置若素,德之至也”的智者。在汗牛充栋的正史野史文献中,这些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愤青,使历史变得生动、有趣。

  在作者看来,愤青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愤青,另一种是文化愤青。作者认为,可以看作是行为愤青的诸如汲黯和豫让,前者一生特立独行、不服天子政令,且敢作敢为、不假掩饰,始终保持愤青本色,甚至老而弥坚;后者则以武犯禁、忍辱负重,为报知己之恩,不惜“斩衣三跃”、士为知己者死。可以看作是文化愤青的诸如陈亮与王安石,前者固然豪情万丈、文采斐然,颇具大敌当前、纹枰论道之风采,但此人太多空谈、不知实务,最终还是“空留高咏满江山”;后者固然指点江山、激扬往古,提出并推行了著名的“熙宁变法”,但他为人执拗、不知通融,终于还是因为“自视过高”而功亏一篑。




《愤青史记》,缥缈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10月第一版


  汉人精神发展史中特别卓尔不群的元素,也在这些愤青中的三个人身上得到体现。首先是庄子,他是汉人中最有智慧的人,关于政治,他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关于知识,他说:“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关于生活,他留下了千古名言:“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其次是汲黯,他是士的代表,“士可杀而不可辱”,汲黯这样的大臣,和明清后只管做官的奴才,在精神上是很不一样的——虽然都是读书人。最后是豫让,是侠的代表,其核心价值观是“义”。很不幸,明以后,汉人“士不士,侠不侠”。

我个人以为,缥缈的这本《愤青史记》,漏了两个很牛的愤青,一个是临刑前抚琴一曲,说“《广临散》于今绝矣”的稽康;一个是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

  可见愤青虽然不乏超人之处,但因为他们的偏激与恣意,其初衷与最终能够达到的目的却往往大相径庭,与其说他们追求结果,不如说他们注重过程。正像作者说的那样:“从古以来,愤青革命,成功的次数较少,而说得上还算成功的人,大多并不能得到实惠,所谓‘名至而实不至’,最终落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如果单从这一点看过去,愤青与当今风靡一时的行为艺术倒也颇相仿佛。

  愤青虽确有其自身难免的局限性,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更多的,还是那种不计个人得失的张扬与进取的精神,那种“能为刺客,能为一种被太史公以及我们现代人所称扬的‘武侠精神’”。所以,无论怎样的愤青,他们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虽然他们有时的确因偏激而不近情理,但他们的出现,却是对一个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的一种矫正——没有愤青,历史会变得寂寞。

  当今时世,乃是一个伪愤青大行其道的年代,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与裹挟之下,愤青云云,已然沦落为作秀与炒作的代名词——明眼人大概都能看出,《愤青史记》所谈的是历史人物,关注的却是现实。作者只是借古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通过历史愤青的作为,还原了被现代人扭曲的历史,同时,他也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了真正的愤青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9 12: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