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74|回复: 0

看硅谷创业成功的印度海归是怎么干的?(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257
发表于 2006-12-5 05: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2006年12月3日)的湾区主要报纸圣何西水星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在头版头条,并且在内页用了整整两大版,进行了一次关于印度的专题报道,题目是: INDIA 2.0,印度二点零。

现在网络创业又掀起了高潮,最热最时髦的概念就是所谓WEB
2.0,网络二点零。这篇文章作者用了印度二点零这样的标题,就是来比喻印度如日中天的火热经济和硅谷各个主要风险投资基金趋之若鹜赶赴印度进行投资的火热程度。

文章对几位在硅谷创业成功,成为风险投资家的印度裔美国人回印度投资的经历进行了跟踪报道。而该报网站上,还给出了图文并茂的SLIDES,对印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媒体报道,其中有INFOSYS老总自豪地介绍他们公司的谈话,还有关于一个慈善机构“印度美国协会”的宗旨介绍,等等等等。。。

一句话,该报纸,该作者,对印度的肯定,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文章在一个题为MISSION TO INDIA的章节里写到:

They are returning to their homeland with the hope of helping to
create a global economic giant, one start-up at a time.

大意:他们(那些在硅谷创业成功的印度人)正在返回他们的祖国,希望能够帮助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巨人,而他们的做法就是从投资一个个印度的创业公司开始。

同章节的另一个段落内还有这样一段话:

``My parents' generation grew up as a country that was ruled by
somebody else,'' said Khanna, 34, director with Clearstone Venture
Advisors who returned home from the valley last year to Mumbai,
formerly known as Bombay, to help direct investments for a $205
million India fund. ``This generation feels like it is in control
of its own destiny. And it believes that with the right amount of
energy and the right amount of passion, it can pretty much do
anything.''

大意:
手中掌管着2亿美金印度项目的清石风险基金的34岁的总监卡那说:我的父母成长的年代,印度还是被外国人统治,而现在的这一代印度人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相信只要有适当的努力和激情,他们能够达到任何目标。

再一个段落:

The numbers give VCs dreams of happy tech returns: an economy
growing at 8.5 percent, with no signs of a slowdown, creating a new
middle class some 250 million strong. A population of 1.2 billion,
more than half of whom are age 25 or younger. An increasing
gadget-savvy nation subscribing to mobile phone services at
stunning speeds -- about 6 million a month

大意:统计数字给了VC梦想丰厚回报的空间:印度的经济每年以百分之八点五的增速高速发展着,而且毫无任何减速的迹象。印度高速发展的经济造就了一个人数达到二亿五千万的庞大中产阶级人群。印度人口的一半以上年龄在25岁以下。印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日益大量使用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国家,印度的手机用户,以每个月增加六百万的惊人速度增长着。。。



我曾经在一个多月以前写过一个题目是“排灯节里说老印”的帖子,谈了我对硅谷老印和老中成功程度比较的看法。简单的说,我的预测是,五到十年之后,硅谷的高科技行业将被老印控制,硅谷,北美的华人会被老印全方位地压制而彻底边缘化。

(
http://www.0gan.net/bbs/cgi-bin/ ... c=47&show=0
)

为什么这么说呢?

VC里面都是老印,各公司高管里面也都是老印,外包的方向也是印度,上中下游通吃,老中干什么去?
难怪都海龟了,一点不是时髦,实在就是生计所迫。老中不努力的话,闹不好大势已定了。

而据说现在老印在上海,杭州俨然也都是亮丽外企,洋人老板了。老印接不过来的外包业务又转包给了中国,甚至还利用中国人里面不多的几个日文韩文人才在大连展开了对日对韩外包业务。

印度现在是有活找不到人做,而中国的大学生是大量的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二十几年下来就是一个来料加工做鞋做玩具的简单经济,大量外企在中国用高科技的大学生也就是做做销售员。加上现在越南也在所谓崛起,那些来料加工做鞋做玩具的事情,人家随便一做还比我们做得便宜。。。



前面提到,SAN JOSE MERCURY NEWS的网上多媒体报道里,有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INFOSYS的老总的谈话。

在那个谈话里,那个老总自豪地说,INFOSYS收到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高级人才的求职简历,他们还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的新员工接到他们在印度的富丽堂皇的公司CAMPUS里集训。他还说,在印度,年轻人结婚要有双方父母敲定,而如果男女双方都在INFOSYS工作的话,那么这个due
diligence就搞定了。。。甚至,印度的交通警察在抓到你违规而知道你是INFOSYS的员工,也会宽恕你。。。

。。。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大国的崛起,硅谷的美国主流媒体却在鼓吹印度的起飞,说什么印度二点零。希望几年,几十年之后,我们不必再来研究印度,韩国,甚至越南等等所谓大国的崛起的成功经验。

精英的责任,民主的制度,进取的文化,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就那么几个精英下了几次西洋,回来一发奋就崛起了,今天的韩国,印度,越南也是随时就那么崛起了,

我就不明白,大国的崛起,要死要活的,

有那么难吗?

==================================================

附旧贴:

排灯节里说老印

今天(2006-10-21)是印度传统的排灯节(DIWALI),是印度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有很多人说这其实就是印度新年。我在美国生活很多年了,开头几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节日,即便当时身边的同学,同事都已经有很多老印了。差不多从三四年前开始吧,我开始注意到,每年这个时候,不是身边的老印,老美同事言谈闲聊中会提起,或者发E-MAIL,要么就是老印会带糖果来公司,反正每次我都会被提醒:
DIWALI又到了,直到今年的DIWALI(今天),您去看YAHOO等几个美国门户网站的头版,都已经有DIWALI的喜庆内容和图片了。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个DIWALI如同CHINESE NEW YEAR一样,在渐渐被美国人熟知。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在美国的印度人正越来越多地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巧的是,今天有条新闻,说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了一份世界各国最新竞争力排行报告,结果印度猛然超过中国37位。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份这样的报告了,前几个星期,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学院的类似排名里,印度也极倔地超过中国11位。

这两个商学院可以说是世界最好的商学院,而他们不约而同地毅然出此结论,估计实在是铁证如山了。

我不知道在国家层次上,这竞争力到底应该如何比。我知道很多网友都说过印度基础设施的破败和落后,以此引证说印度差得远。其实如果挑一个国家最差的地方,中国也有很多问题,大的我就懒得说了,我只想就身边的一些事情,说说在美国的老印和老中在事业工作方面的个人竞争力的比较。。。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硅谷老印的科技人士创业年会。本来是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情去的,结果被他们出色的组织,超强的规格和强烈的创业精神震动了。
(
http://www.0gan.net/bbs/cgi-bin/ ... c=12&show=0)

组织那次活动的,就是湾区一家最大的少数族裔科技人士组织:印度(科技)创业家协会 (TIE)。

湾区硅谷有很多老中的各种组织,光科技人士以创业为目的的组织就大大小小有很多家,然而恕我直言,没有一家有哪怕TIE一半的规模,组织能力,更重要的,与硅谷主流VC还有成功人士融合的程度。华人的科技组织叫得上名字的,有玉山,华源,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CINA等等。几个星期前,我去参加了华源协会今年的年会,结果一进那家酒店的大堂,看到一排桌子几个老中在登记到会人士,上去一问,结果不是华源,是个什么华人半导体协会的组织,我问他们你们怎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样的组织对台搞同样的活动呢?
那个老中朋友很不高兴地看看我,说:你怎么不去问华源?。。。

而说到华源的活动,第一天还算是不错的,可是第二天就来了劲了,搞什么高层峰会,不对外,只对所谓的被邀请人士开放,虽然会议日程和地点确倒是明明白白地写在了活动材料上,那就是说让没被邀请的朋友们知道第二天在哪里有牛人云集但是要自觉别来喽,也不知道够什么规格的人士可以被邀请,但是看看那些所谓的嘉宾名单,让人顿时想说:
GIVE ME A BREAK。 :)

上周,我去参加了一个TIE搞的专题座谈会,题目是: FROM GARAGE TO IPO: HOW TO BUILD A
SUCCESSFUL CONSUMER INTERNET COMPANY。

可以这么说,这次座谈会云集了目前WEB2.0热潮中出现的几乎所有风云公司的老板以及他们背后的VC,还有硅谷最有影响的创业风险投资方面的媒体专栏记者。这么说吧,除了YOUTUBE还有MYSPACE,所有其他牛人都来了。

大致举几个例子:

CATERINA FAKE: FLICKR的CO-FOUNDER 他们被YAHOO巨额收购。。。

REID HOFFMAN: LINKED-IN的FOUNDER,CEO

JAMES CURRIER: TICKLE的FOUNDER,现在在做VC

MICHAEL JONES: USERPLANE的CO-FOUNDER,被AOL巨额收购。。。

ASHWIN NAVIN: PRESIDENT AND COO, BITTORRENT (对,BT:)

RAJ KAPOOR: SNAPFISH的CO-FOUNDER,现在在著名VC MAYFIELD里面做合伙人。

还有一堆其他VC的牛人,另外还有MATT MARSHALL,他曾经是湾区最有影响的报纸SAN JOSE MERCURY
NEWS的记者,现在开了个VC博克,可以说,谁的公司上了他的报道,就会顿时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知道最近YOUTUBE被GOOGLE以16亿美金的天价收购,很多报道都突出了那两位青年的VISION和创意,其实,最应该被提到的,是那两位青年与他们的投资者,SEQUOIA
CAPITAL的一位硅谷专门做WEB 2.0的合伙人博塔的特殊关系。博塔曾经是PAY PAL的CFO,而STEVE CHEN和CHAD
HURLEY也都是PAY PAL的雇员,特别是STEVE CHEN,曾经和PAY
PAL的FOUNDER,在UIUC上学时就是BUDDY。也正是博塔,在2005年8月的一个聚会上与他们两个又碰到时,说服他们把YOUTUBE做大,并且投入资金并动用SEQUIA的关系把YOUTUBE的知名度至少在圈子里迅速地传开了,当时YOUTUBE一上来为了维持最快的播放速度,每个月光维持带宽就要40万美金,而到目前已经是需要每个月150万美金的巨额资金用于带宽了,没有SEQUOIA这样的VC在非常早的时候的大力BOOST,
YOUTUBE不可能这么成功,当然他们是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太多了。。。

比如MYSPACE,那天会上不只一个嘉宾为他们惋惜。直到今天不论从用户人数,流量,还是知名度,MYSPACE都比YOUTUBE以及其他
WEB2。0
的网站来得更厉害,但是他们却被默多克以区区6亿5千万收购了,为什么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洛杉矶而不在硅谷,很多硅谷VC和大公司方面的活动,人脉以及消息,机会,他们都错过了。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收购他们的新闻集团(NEWS CORP)也在洛杉矶,是娱乐传统媒体的代表。(那天会上NEWS CORP下面的VC
FOX INTERACTIVE的专管M&A的VP也来了,是位女士)。 再做个比较,同样是SOCIAL
NETWORKING的公司,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MYSPACE的FACEBOOK,因为在硅谷,离这些VC,公司,或者说圈子里的人近,关系好,曝光机会多,最近风传会被YAHOO以10亿美金收购,再看MYSPACE,自然会有这么多人惋惜。

想说说老印,但是多少走了题,但是中心思想很明确:老印至少在美国,在硅谷混得比老中好,而且越来越好,与老中的差距越来越大,老印不但已经从工程师大量地走进各个公司的中高层管理阶层,而且越来越多地进入VC成为合伙人,而老中,还是在大量地做个工程师而已。可以不夸张地讲,今天,在硅谷,老印开的START-UP比老中开的,更容易找到钱,因为他们在各个VC里面有越来越多的关系。

甚至可以大胆地预言:5到10年之后,湾区创业的成功人士,VC还有政治圈里,老印比老中会显著地成功得多得多的多。

硅谷在南湾,中心城市是SAN JOSE。这里有很多华裔,但是华裔不但没有产生过一个参议员,众议员,甚至在SAN
JOSE市政府里面,市长是拉丁裔,委员里面有越南裔,就是没有华裔。南湾地区有两个日裔众议员,一个叫本田,一个叫松井,虽然日裔人口比华裔少很多很多。。。

而旧金山的华裔占人口的30%,结果还是一样。

我今天只是就事论事地说了说这个现象,原因我也说不好。

愿听各位高见。

。。。

搬来湾区快两年了,来湾区最初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之一就是:

好几次,在好几个99大华超市以及CUPERTINO和FREMONT的中餐馆里面,看到华人(衣着举止看,大陆无疑)姑娘和黑得深浅不一的老印在一起DTAING购物吃饭。

这样的场面在别处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当时的心情除了一贯的POLITICALLY
INCORRECT之外,就知道,依你我彼此的算计看,如果中国女孩子嫁老印的时代也终于来临了,老印一定会很了得了。

果然。

S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23: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