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意見。說話寫文章自然會顯露這方面的信息。如果讀者同意你的觀點,當然是一拍即合,雙方立刻就有了知音的感覺。要是讀者不同意你的觀點呢,自然就會認為你這文章帶有自己的偏好,沒有站在中立的立場上。
對于有些話題,例如愛情。估計大多數人的意見比較接近。大家都會認為堅貞不渝是美德,朝三暮四是丑行。 所以你寫出來個愛情故事,然後加上自己的評論,估計讀者不會對你有意見,而且大家還會認可你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但是對于一些眾人觀點相差太大的話題,你只要一表明你的觀點,自然就會有人不同意你,批評你。有趣的是批評你的人不會說你的觀點有問題,而會說你沒有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說話。究其原因就是,咱們中國人的中庸之道都學得好,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立場是不偏不倚的正好落在中立的位置上。
如果有兩個國家處于戰爭狀態,第三國不參與,不評論,對任何一方都不做交流,那這個國家就是“中立”國。但是這種中立只是形式上的,並不表示這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沒有自己對戰爭對錯的判斷。保持中立,只是為了避免國家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記得小時候學政治,要背黨內機會主義路線頭子的名字以及他們所犯的左右傾錯誤性質。當時的理解非常簡單,你要是不和毛主席走同一條路線,就會犯左右傾的錯誤,老主席他老人家總是站在正中間,不偏不倚。後來,有個老師說“走中間路線”也是錯誤的,也要受批判。這下,我想了好幾天都沒明白過來。當時的困惑是,這中間路線也不讓走了,那偉大領袖毛主席要朝哪里走呀。記得我當時還同情過王明,這家伙先是左傾,後來又變成了右傾,你說他要是平均一下,不就和毛主席走到一塊了嗎。
回來看看網上寫文章,我想如果要求作者對任何事情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真正能做到保持中立的可能是一部分讀者。盡管他們有自己的看法,可他們不想以灌水的方式表達出來。有時不光是他們不願意表達,而是他們不想惹麻煩。 可是寫手和灌客如果要保持中立就不行了,除非他們不寫。
既然不能保持中立,那就大家伙保持偏好好了。奇怪的是,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偏好”成了個貶義詞。你要承認你有偏好,人家就會聯想到你沒有保持中立,進而你沒有保持公正,進而你說的東西是片面的。而且,每個人在批評別人有偏好的時候,都會忽視自己也站在偏好的立場上,信心百倍地認為自己是絕對中立的。可殘酷的現實施,只要他說出話了或者在網上跟了貼,中立基本上就離他遠去了。
其實偏好並不是件壞事,“偏好”這個詞也不是個壞詞。記得小時候有個提法叫做“端正無產階級立場”,說的就是堅持無產階級的偏好。那時候,你要是跑到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中立的地方呆著,紅領巾都不能讓你戴。當時提倡的階級斗爭就是號召人民大張旗鼓地堅持無產階級偏好,同時無情打擊一小部分人的資產階級偏好。
後來到了改革開放時期,大家對鄧小平搞得經濟特區的策略也是有不同的看法,從而也有了兩種不同的認識偏好。支持的人歡欣鼓舞,說這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特區是社會主義的新典範。而反對的人則痛哭流涕,說這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特區是不折不扣的資本主義,心里差點沒有把資本主義復闢拿出來痛罵老鄧。
這兩種偏好較量了好一陣,誰也沒有把誰說服住。後來鄧小平很聰明,干脆讓他們雙方都沉默。說︰“不要問姓社還是姓資。”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們有偏好沒關系,藏在心里頭,別把它說出來。這個方法好,幾年以後,持兩種偏好的人都沒話說了。原來說特區是社會主義的人思想解放了,認識到社會主義並不是特別神聖的東西。只要是對發展經濟有利,特區搞些資本主義也沒關系。別人愣要說特區是資本主義就讓他說吧,只要老百姓日子過得好。管它是社還是資呢。而原來說特區是資本主義的人後來也沒意見了,是資本主義又怎麼樣,只要經濟發展了,GDP上去了,資本主義就資本主義。 這樣一來,雙方倒是殊途同歸了。
欣賞了鄧小平的智慧以後,我又不禁想到了台灣的事情。對于台海前途,目前兩大偏好涇渭分明。如果不考慮大陸的影響,估計台灣人都會持在“統”與“獨”之中二選其一。可能“獨”的比例要大一些。可是有了大陸的影響,這偏好就復雜一些。至少有了“急統”,“緩統”,“不統不獨”,“緩獨”和“急獨”等若干偏好。好像現在持“不統不獨”偏好的人好像慢慢多起來了,連國民黨都把這個作為自己今後的政治定位了。
粗看起來,“不統不獨” 好像是個和稀泥的東東。其實里面也和“不要問姓社還是姓資”一樣有智慧。 你想,要是兩岸當局在“不統不獨”中把雙邊關系架構建立起來,不為“統”“獨”問題煩惱。雙贏的經濟發展態勢立刻就會出現。幾十年以後,大陸和台灣在包括政治層面的各個方面都找到了雙方磨合後一種關系,誰還會再去提這“統”“獨”這一頭痛問題。也沒準,到那時,原來持“統”偏好的一方發現雙方的這種關系就是“統”,而原來持“獨”偏好的那一方同時發現雙方的這種關系就是“獨”,從而大家一起又找到了一種殊途同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