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10|回复: 0

怎样帮宝贝明辨是非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12-8 05: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12-17 19:37 发表  
“不!我才不给他玩我的玩具!”埃尼大喊道。当三岁的埃尼努力要伸手抱住147块积木时,他一边这样大喊大叫,听得出语气中的绝望。他强烈地维护着自己:“我需要这些玩具!”要求埃尼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严重地冒犯了他对公平的认识――他的是非观。埃尼的行为是否表明他是个淘气、自私的孩子呢?他是不是被惯坏了呢?这可不一定。其实这只是儿童的道德观萌芽阶段的正常思想和行为罢了。

  学龄前阶段正是宝贝进入道德观世界的时期。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有发展过程的,正如他们要逐步发展阅读和数学能力一样。因此,父母应当关注宝贝的道德观发展过程,并及时给宝贝设计实践练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帮助宝贝区分道德与行为规则

  道德问题涉及一些概念,如正义、公平、权利等等,习俗则不然,它们通常只是一些普遍同意的规则,不带有道德判断的性质。比如进入教室应当脱帽啊、不要翘起椅子腿啊、玩游戏的时候限制人数啊等等都只是行为规则,不含道德因素。孩童从3岁起就应当能够分辨规则和道德。

  心理学家建议老师和家长在处理宝贝的犯规行为时,应及时教导宝贝区分道德和规则。如果宝贝违反了惯例性的规则,只需要告诉他那是犯规行为,不要继续做就好了――千万不要说教。反之,假如违规行为涉及道德问题,家长就应当与宝贝谈谈,帮助他明白他的行为对于他人的权利、公平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必须帮助宝贝改正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

  学龄前儿童道德观的3个特点

  1、儿童对是非的判断总是黑白分明、非好即坏。

  Piaget博士把学龄前儿童道德形成期称为“强制道德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对是非的判断总是黑白分明、非好即坏的。而且在宝贝的眼里,好的永远是好的,坏的永远是坏的,没有讨论的余地,也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人也分为“好人”和“坏人”――好孩子永远都是好孩子,坏孩子也永远都是坏孩子。

  2、“是否会招致惩罚”是儿童判断对与错的标准。

  最常见的、儿童判断某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这个行为是否会招致惩罚。比如,抢走弟弟的玩具汽车是错误的,因为那样做就必须坐在“禁止游戏椅”上受罚。在宝贝心目中,即使没有人监视,惩罚也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处于“强制道德阶段”的儿童相信审判总会到来。出于这种心理,有的宝贝会认为自己跌跤擦破了膝盖乃是因为她撒了谎。宝贝们认为,正义终将实现,一切坏的行为都有代价,而好的行为会获得奖励。

  3、坚守规则,但是为个人利益会放弃规则。

  处于“强制道德阶段”的儿童坚信规则是神圣不移的,即使只是游戏规则,也必须坚守。但是,假如规则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他们会认为,为个人利益放弃规则是正确公正的行为。这种情况被专家称为“相对的享乐主义”。

  本文开头引用的案例中,埃尼大喊:“我不能跟他分享积木,我需要它!”的时候,就是这种心态的行为表现。不过,假如别的孩子也这样霸占积木,埃尼同样会恼火。相对的享乐主义的态度使孩子抢别人的玩具而不觉得自己有错,只因为“我想要它。”所以孩子并不是坏孩子,也不是道德有问题。这只是道德观发展的阶段表现罢了。

  专家建议

  学龄前儿童在强制道德下逐渐形成理性的道德观,家长和教师都应当留意给宝贝机会让他们自己处理道德问题,辨别是非善恶,并协助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思路。这一时期主要应当培养的道德观念包括公平、正义、权利和关怀等。必须了解,儿童有时候表现自私是有原因的。只有了解宝贝,才能准确发现帮助他们培养正确道德观的时机。

  9种方法帮助宝贝发展道德观

  1、处理问题方式有讲究。

  在处理违纪问题时,先分清违纪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还是社会惯例范畴,并因此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如果设计道德问题,应当确保和宝贝进行充分的谈话,并让宝贝明白为什么说他的行为是错的。要引导宝贝理解,他人各自有不同的观点和需要。还要教会宝贝如何改正错误行为。在这里,讲道理比惩罚更重要。与其命令孩子道歉,不如让宝贝自己诚心诚意地说出“对不起”。

  2、给孩子机会自己面对道德冲突。

  比如在设计自由游戏时间表时,留下大段的空白时间,让宝贝自己面对冲突、解决问题。

  3、就一些道德选择进行讨论。

  挑选一些含有道德选择的故事,跟宝贝一起读或讲给他们听,中间讨论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场和观点。留意故事中人犯错的故事,教宝贝了解人不会永远是“好人”,也不会总是“坏人”。

  4、鼓励宝贝改变规则。

  在孩子们玩喜欢的游戏时,鼓励孩子们尝试改变一下规则,换个玩法。要领是:只要全体参加者一致同意,就可以任意变更游戏规则。

  5、在指定家庭规则时邀请宝贝参加决策。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宝贝思考如何是对全家人有利的安排。但是决定惩罚方式时不要让宝贝参与。宝贝的想像力超卓,通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于事无补。

  6、鼓励宝贝表演戏剧小品,或练习角色扮演。

  戏剧小品和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替人着想,也有助于孩子进行思考,形成独立的看法。

  7、开发积极、正向的概念。

  利用故事和成组的玩偶,在游戏中讨论某个角色的动机和目的。例如在金发姑娘和小熊的故事中(西方有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金头发”的小女孩有一天迷路了,走到一间三只小熊住的木屋里。小女孩肚子饿了,就喝了桌上的麦片,其中一碗太烫、一碗太冷、一碗倒是刚刚好)。金发姑娘有没有弄坏小熊的椅子啊?为什么椅子坏了?小熊会有什么感觉?金发姑娘怎样做才会让小熊好过一些?

  8、称赞好的行为。

  见到宝贝有帮助或有利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要及时称赞,作出合理的评论。假如宝贝把集体利益置于自身需要之上,应当称赞和鼓励他。对宝贝友好、公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都要予以肯定。

  9、利用现实中道德选择的机会教育宝贝。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机会、或学校、幼儿园中的真实情景讨论道德问题。不要以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问题,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幼儿难以充分理解其现实的含义。

  Tips 男孩和女孩在道德选择方面有差异

  Carol Gilligan博士在她的研究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重视道德标准。她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女性一般较少注重正义等观念性问题,而更重视关心、爱护、维护关系乃至愿意自我牺牲。Gilligan博士的结论在儿童的自由游戏中也体现出来:如果男孩面临关于公平与否的问题,他们通常会争执到底或者索性带着自己的玩具回家;但是假如女孩面临同样的问题,她们通常会互相妥协,达成折衷的解决方案。即使不能达成妥协,她们也不会散伙不玩,最多是换一种游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7 21: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