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59|回复: 0

中国人VS美国人,谁的数学更强?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7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52
发表于 2006-12-11 17: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今晚在朋友家的一场小型的讨论。参加者有:曾经在微软工作的Maria,她的先生John,John的妹妹和妹夫。

  因为Maria有两个分别为9岁和7岁的儿子,教育问题经常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今天说到她的大儿子(三年级)作文写得非常好,已经在和John的妹夫通信讨论问题,John的妹夫杨在国内是医生,现在也正准备考美国的医生执照,按照他的说法,大儿子的英文是有观点、清楚、含蓄——我想这对于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确实是个非常高的评价了。分析原因,杨首先怀疑是不是首先英语相对简单?容易掌握——这倒不是个荒诞的理解,因为我去墨西哥的时候,旁边有个7岁的来美国4年的小朋友随口见到路标都在拼字,汉字在一年级哪有让你拼的可能性?除非拼音。当然还有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很多中国人之所以留在美国,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孩子。首先一点是这里的孩子不用过恶梦一样的童年——我们这一代人遭遇的精神创伤,修补的方式之一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够更快乐的享受人生。Maria的大儿子乔纳森一个星期只有一次作业,作业量半个小时就能做完。而且,最让中国人愤懑的地方还在于,就是在这样轻的课程压力下,美国依然是当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领袖。中国人不怕吃苦,但是,显然谁都不愿意吃力不讨好——但中国的教育看起来就是如此,就投入产出上来说是十分不值。自然,教育水准跟国力有关,在20年前素质教育这个词还没产生呢,今天的中国孩子能享受的资源,和20年前的我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一些地方也许已经接近美国。

  但是,即便能享受大致相同的教育资源,是不是就意味着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呢?

  在吃饭的时候,朋友们对于美国对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都很有认同感。Maria说乔纳森是没有那么多作业,但是他需要做Project,说大了就是课题——
我下学期要是上摄影课,那课的名字也就是“Project”。乔纳森要做什么Project呢?老师可能让他们用四个星期的时间做一艘船,这艘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求必须能在水上漂浮很长时间,很多孩子最开始尝试用纸折船,但会很快发现纸船会泡透了沉下去,所以就尝试木头等其他的材料。最后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且告诉大家自己作品的特点,然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评论——我的摄影课也是如此——所以在教育思路上,美国是一以贯之,从小学到大学。而以我自己的经验,这种Project不仅在过程极大调动你的创造性,而且在最终的过程中通过各自作品的比较可能有很大的收获,尤其可以拓展思维的广度,还有一点就是每个人都能锻炼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表述能力

  (Project在我小学的时候倒也不是没做过,为了应对教学检查,我在小学五年级曾经做过类似的东东。我做了一个手电筒,真的发光呢,展览的时候还看见,后来就消失了,老师说丢了,可能因为此物多少有点实用价值?)

  在说起美国人的数学能力方面,意见分成了两派,John的妹妹娟在实验室工作,曾经亲眼目睹美国的学生或者学者,连25X4是多少都需要拿计算器摁一下,中国人用心算就能解决的很多问题,美国人根本不行。

  但Maria强烈反对因此就说明美国的数学教育不好,她说从程度上来讲,中国孩子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绝对程度确实都比美国强,但是,到了高中阶段,或者以高三学生的数学程度来比较,美国学生要对中国学生强。这个论点很有意思,在上次我们十几个中国人去一座附近的小山徒步的时候,同时去的两个高中生一直在讨论数学问题,一起去的还有一位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工程学的教授,后来加入到了他们的讨论,当时Maria就说过这个观点。Maria说,很多美国高中生在高中就上了微积分的课程,而在中国这是大学课程,微积分不是美国高中的必修项目,当因为对于进入一流大学很有帮助,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学。

  那么为什么小学、初中未必了了,到了高中却会有个飞跃呢?我问Maria,Maria的回答是,美国在小学初中并没有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比如方程式等等,但是到了高中,当教给学生这些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们前面的积累,他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并且在创造性方面,他们的优势一下子体现出来了。

  John举例子说,美国小学课本有图形推导,前面给出图形,让孩子发现规律,推导出后面的图形应该是什么,其实这就是方程式的雏形。而讲加减乘除的时候,比如4+4,3+5,2+6都等于8,美国教师会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而不仅仅死记硬背,“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注意让孩子发现事物的本质”,
John说。

  这样的创造性的培养经过残酷的大学阶段(我不用参加考试,但我知道很多斯坦福学生现在通宵熬夜以通过期末考试)得到强化,而在工作之后,创造型方面的差异体现得就非常明显了。Maria说到这边高科技公司,中国人所作的大多是技术层面的工作,创意性的工作很少,便是一种体现。再回到数学呢?Maria说她是要经常和数学打交道的,碰到很多尖端的事情她真的做不了,顶梁柱大都还是那些老美,这时候谁敢说自己数学比人家好呢?

  说到最后,大家都感慨,问题的另外一面是,我们到了三四十岁才发现自己有差距,在20多岁的时候,刚刚从这个体制新鲜出炉的时候,谁都自我感觉良好。

  最后我们只能如中国人千百年来所作的,我们lao了,希望就寄托给下一代吧……

  其实昨天我和William也谈到这个问题,William告诉我一个故事,中国和美国曾经分别派出代表团到对方考察对方的教育系统,结果中国的报告结论是,美国没什么了不起,没什么好学的。而美国的报告则说,中国有很多地方很不错,值得美国借鉴。也就是说,两份报告的结论居然匪夷所思地……是一致的……

  (薛涌有些文章是关于美国的精英教育的,里面还涉及到很多美国教育的理念,看了之后很有感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22 10: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