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72|回复: 0

揭秘《清朝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6-12-21 14: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熙爱廉吏

  说到清代的清官,第一要提的自然要数有“大清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他一路在康熙皇帝用人唯贤和上级官员的表彰与举荐中,青云直上,康熙帝曾多次表彰他,后又把于成龙安排在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富庶的江浙地区任两江总督。

  在两江总督任上,由于妨碍了朝廷上下各路贪官污吏在江浙的财路,于成龙遭到当时很多官僚的忌恨和陷害,甚至在他死后,仍然有很多人诬陷他。而康熙皇帝明白这层道理,很高明地予以应对。比如,有一位官员说于成龙晚年“非常清廉,但因为年老糊涂,常常被属下蒙蔽”。康熙却回答说:“以前有很多人说于成龙到江南后,改变了清廉的品行。可等他死后,大家才发现他始终都是清廉的。这都是因为他性情耿直,得罪的人多,大家陷害他才这么说的。”

  清朝另一位大清官汤斌,深得百姓爱戴,高升之后,即将离开原先的任地,百姓们苦苦挽留,汤斌就写了个布告告慰百姓,中间有一句“爱民有心,救民无术”。被政敌诬告到皇上那里,说他这句话是诽谤、侮辱皇上的。康熙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但他知道汤斌是个能干的清官,就把这口气咽了下去,照样对汤斌委以重任。汤斌死后,康熙才发了一句牢骚:“我对汤斌那么好,他为什么还是讪谤不休?”

  康熙下象棋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渐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了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

  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之脑后,打得康熙苦苦招架。察颜观色的大臣见此情景,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马上回来与你下完这盘棋!”那仁福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大臣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追找老虎,越走越远。等他回来,又饿又累,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用完晚饭就在行营中休息了。

  第二天,京城有政务报来,康熙在大帐里处理了一天奏折,傍晚时分才得以出来透透气。溜达到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等他匆忙赶到松下,见那仁福仍然双膝跪地,纹丝不动。康熙见了,非常感动,急忙上去搀扶那仁福,说道:“君而无信,何以为君?”那仁福跪了两天,两腿早已麻木,哪里还站得住?“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康熙见了更加难过。自此以后,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

  纪晓岚戏先生

  纪晓岚小的时候,有一天与伙伴们淘气,上树掏了一只小鸟带回家里养。第二天到塾馆念书的时候把小鸟放在家中不放心,就带到塾馆,和同学们一块玩儿。到了先生上课的时候,他就在墙上挖下一块砖,成了一个小洞,把鸟放进去,外面再用一块砖将洞口堵好。

  两天过后,他们的秘密被教私塾的施先生发现了。施先生怕学生们玩物丧志、影响了功课,便将砖块用力向里一推,把小鸟挤死了,又向外拉一下那块砖,使之恢复原样。等到纪晓岚又来喂鸟时,发现小鸟被挤得扁扁的,十分痛恨干这件事的人,只是不清楚是谁干的,心中郁愤难平。

  临放学时,施先生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对子,要学生们来对。上联是:“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听先生念完这句话,马上断定是先生干的,便按着性子,心里琢磨着报复先生的办法。猛然间来了主意:我何不借对对子的机会骂他一下?于是站起身来对先生说道:“学生愿来试试。”先生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好吧,你就对吧!”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先生的‘细’字,对‘粗’字可以吗?”说着,他看看先生,又说:“‘羽’字,对一个‘毛’字,如何?” “不错!”“‘佳禽’,我对它个‘野兽’怎样?”“好,这‘细羽家禽’对上‘粗毛野兽’,十分工整。”先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纪晓岚接着若有所思地说道:“砖瓦的‘砖’,我用石头的‘石’来对,先生看行吗?”纪晓岚以往回答先生的问题,总是非常流利,从没有这样一字一句、嗦嗦,先生心中有些纳闷,便说:“行行,你快点往下对吧。”晓岚略作迟疑,说道“那‘后’对‘先’,‘死’对‘生’也可以吧?”施先生被他说懵了,连连点头说好,不过听着有点乱,就对小纪昀说:“再完整地说一遍你对的句子”。“粗毛野兽石先生。”纪晓岚大声读道。先生一听,气得几乎晕倒,但想想又没什么可说。纪晓岚看到老师气急败坏的样子,更是得意,口中道:“学生遵照先生的教诲,按照对对子的规矩,一字一字地对上来的,学生愚钝,有哪里不工整的,恳请先生赐教。”施先生想来想去,还是没话可说,只好忍了这口气,让他回家去了。

  美食家乾隆

  清朝到乾隆时,政权稳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泰国安,号称“盛世”。乾隆在长治久安后便开始六下江南。乾隆当年很讲口腹享受,特别喜爱吃南方菜。南巡途中,那些总督、巡抚等高层地方官员,以及豪富商贾,隆重接驾,无不精制美馔,邀宠求荣,博得皇上欢心。各地官员为了巴结讨好,竞相争献美味佳肴,这其实等于将江南烹饪事业检阅了一番,从而促进了江浙菜系的发展,造就出许多名菜,苏扬名菜名点,差不多都是在此时定型的。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内务府“御茶膳房”的档案中,

  有一份《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就记载着乾隆三十年南巡期间所经路线、行宫和饮膳底单。在一大堆“龙凤菜点”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达官显贵们进献的当地的风味菜,如二月十五日到崇家湾大营码头,总督尹继善进献肉丝响馅子、燕笋火熏白菜、腌菜花、炒面筋、火腿等。正月二十七日到晏子祠行宫,总管马国用进献炒野鸭子、丸子炖豆腐等等。

  乾隆第三次到江南时,在无锡某小吃店吃到锅巴上浇虾仁、熟鸡丝、鸡汤熬制的浓汁,发出吱吱响声,很感兴趣,称赞说:“此菜可称天下第一。”从此,这道菜身价百倍,称为“天下第一菜”。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乾隆南巡时吃素餐,乾隆曾到扬州天宁寺,主持让他吃素肴,乾隆吃得很满意,对主僧说:“蔬菜竟然如此可口,胜过那些鹿脯、熊掌千万倍呀!”另有资料记载,扬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种豆腐素肴,特别是他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汤,味道鲜美,受到乾隆赞赏,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宫廷菜单之中。

  乾隆来到了永丰镇,有人献上自家制的香干。乾隆一见,一块巴掌大的香干,可切出薄如蝉翼的片块,又可搓成卷筒,还能折叠如纸,夹一块送到嘴里,咸、辣、香、甜、鲜五味俱全。乾隆赞不绝口,并嘱咐多带些回京城。自此以后,“永丰五味香干”不仅成了平民百姓家的桌上佳肴和馈赠珍品,还成了贡品。

  《清朝野史大观》写到一位名叫张东官的苏州人,原为苏州府的官厨。有一次乾隆南巡吃了他做的冬笋炒鸡,赞不绝口,当场赏了他一个银锞,后来还把他带入宫中当了御厨,荣及九族。

  扬州名菜扬州干丝的成名,据说也与乾隆南巡有关。当时,扬州官员和盐商为了备办“接驾盛典”,聘请了许多名厨高手,争新斗丽,都想推出压众的佳肴。其中有一道“九丝汤”,用豆腐干、火腿、鸡肉等九种美味切成细丝,再用鸡汤煨煮,让各种鲜味都吸入豆腐干丝之中。乾隆连用两盘,交口称赞,几次南巡都来扬州点此菜,从此“九丝汤”改名扬州干丝,闻名全国。

  板桥教子

  郑板桥52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叫小宝。他对小宝自然是十分爱惜喜欢。但他非常懂得“娇惯孩子就等于杀了孩子”的道理,从不溺爱小宝。

  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和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多数被宠得不像样子,更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坏,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信给弟弟要他严加管教。他还告诉小宝说,你每天吃完晚饭就坐在门槛上,念些诗给叔叔和母亲听,念得好了他们会给你好吃的。

  当郑板桥听说在家的小宝常常对孩子们夸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的时候,郑板桥立即写信给弟弟郑墨说: “我52岁才得一子,怎么会不爱惜他呢!然而爱也必须有规矩有方法。”他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助长他天性中诚实敦厚的一面,帮他去掉奸诈残忍的一面。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收效很大,于是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说这孩子长大之后准是个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样,当个官儿。

  郑板桥看信后立即给弟弟郑墨复信:“我们这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多置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越来越坏,总没个好结果。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都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

  小宝长到6岁以后,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到小宝12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天热天冷都要挑满,不能间断。由于父亲言传身教,小宝的进步很快。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来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郑板桥知道后,非常高兴,就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真喜欢你!”

  直到临终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即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qing.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9 12: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