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小学阶段是个体个性塑造的关键期,也是学习道德教育的黄金期。早在 1970年代,当时还是我国总理的李光耀便指出:“如果你能够从六岁开始就有系统地把这些(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你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公民。”这 说明了家庭固然是一般人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但是有系统地把道德教育贯彻始终的重要阵地,却是学校。
无可否认,今天的“新加坡式教育课程”在世界各地受到高度评价。去年9月12日,《华尔街日报》头版的头条新闻刊登了一篇报道,“全美数学教师委员 会”的主席弗朗西斯·芬内尔(FrancisFennell)明确地指出,该委员会所发布的新一轮数学教育指导性报告,旨在使美国的数学教育,更接近新加 坡的课程。
其实,在1999年,“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趋势”(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在对38个国家的数学教学进行评估时,就把新加坡列为第一位,美国仅排名19。自此以后,新加坡的数学教育一路领先。
注重经济、科技的发展,的确为新加坡的社会建设和教育制度,赢得了傲人的成绩。然而,在这种高度重视、积极培养“精英人才”的过程当中,一路让出其康庄大道的,正是教育本质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道德教育。
这么多年下来,校长、老师在会考成绩和学校排名的压力底下,把道德教育课当成了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科目。
教育方针影响深远。数理科技一点就通的社会精英,如果道德根基不稳固,在投入了实际工作领域之后,不是在人际关系中处处碰壁,就是在压力面前人人低 头,更有甚者,是经不起种种的诱惑。小学道德教育中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尊重、责任感、正直、关怀、应变能力与和谐,都是解“毒”的良方。
要在当前高度被肯定和拥有良好绩效的教育体制当中,看出问题的端倪,的确不容易。以往以学术成绩为最主要考量因素的“学校奖励计划总蓝图” (Masterplan of Awards for Schools),去年首次颁发品德发展奖(Award for Character Development)来肯定各校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教育部低调处理其他奖项,而将注意力放在“品德发展奖”,就像是为未来学校注重道德 教育知识的灌输和学习,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然而,这么多年来被“边缘化”的小学道德教育课程,真的能靠一、两个奖项,就摆脱一直以来“有价无市”的命运吗?这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吧!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更有希望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