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04|回复: 0

青岛:不需要汉语的城市 韩国人轻松地享受生活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7-1-20 18: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青岛市城阳流亭镇靠近立交桥的重庆北路,一个完全不会汉语的韩国人可以轻松地享受他典型的生活方式:购物,进饭店吃饭,晚上到酒吧放松,或者泡泡洗浴中心,接近凌晨玩饿了的话,还可以不费力气找到通宵营业的饭店----这种饭店在韩国很普遍。

  这条长仅500米左右的马路旁,密布上百家店铺,店铺内外几乎全是韩文,屈指可数的汉字也韩国味十足:“高丽参鸡汤”、“热疗黄土房”、“金笠子”。服务人员讲韩语,顾客绝大部分是韩国人,走在这被当地人称做“韩国一条街”的地方,恍若行走在韩国的一个普通小镇,唯有马路旁标注有中文及拼音的路牌,才让人惊觉这是中国青岛,一个只需飞行1小时10分钟就可到达韩国的北方港口城市。

  1989年第一家韩资企业落地青岛时,韩国人留给青岛人的印象是逐利而行的商人,和其他外商没有区别,但现在他们正以邻居的姿态走进青岛人的生活。一位替韩国人充当翻译的中国朝鲜族人指着漳州二路中商广场附近的居民小区说:“这周围40%的居民都是韩国人。”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在青岛的韩国企业有
5500多家,常住韩国人有5万余人,加上流动人口,这个数据则上升到10万,而青岛的市区常住人口在220万左右。在青岛市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出门碰上韩国人不奇怪,碰不上韩国人才奇怪。”

  青岛人眼中的韩国人一般是这样的,他们脚步匆匆,心里揣着赚钱的计划,表情严肃,大都开着现代或者大宇等韩国品牌汽车,年轻人则爱好在深夜飙大马力摩托车,喜欢到酒吧狂欢至深夜不散。

  “他们很容易被认出来,凌晨一点在酒吧(韩国人在青岛最主要的娱乐休闲场所)外活动的一般是韩国人,青岛人不喜欢去酒吧,再说这个时候也早睡觉了,何况他们汉语说得不流利甚至不会说,一张嘴就知道底细了。”距中商广场不远的香港花园小区居民王女士这样描述她印象中的韩国人。在这个小区,不乏韩语写就的租房广告,有很多房屋被韩国人租走。

  青岛被称为最适宜韩国人居住的城市,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青岛至韩国汉城(现称首尔)、大邱、釜山三个城市的航班每周达37个架次,与仁川间的轮船每周也有4班以上。

  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涌进青岛。2002年青岛常住韩国人为近2万人,2003年上升至3万人,2004年则飙升至5万余人。“他们往往是全家搬来,丈夫到韩资企业上班,孩子在青岛上小学或中学,妻子则一边照料家庭,一边到学校学习中文,韩国人把这儿当成了第二故乡。”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青岛代表处代表黄在元说。有韩国人甚至公开称,居住在青岛是“乐不思韩”。

  韩国《朝鲜日报》称,青岛正在逐渐“韩国化”。至少有一条韩语专线直通市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一般配有韩语翻译,部分医院推出韩式服务,部分酒店、饭店和酒吧甚至专为韩国人开放,中国人一走进这些场所无异出国,眼睛所及是韩国人与韩国文字,耳朵所听是韩语,服务员也是一身韩式打扮的朝鲜族人。现在青岛市有一份韩语报纸,一套韩语电视节目。

  青岛市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只要会中文就不会迷路,只要会韩语就不愁工作。“这是一座无需用汉语谈生意的城市。”韩国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张五洙这样公开形容韩国人对青岛的印象。

  碰撞

  数据显示,韩国人累计为青岛带来了超过50亿美元的投资,使33万人就业,青岛出口前20名的企业,韩国企业占近一半。

  但普通青岛人所看到的并不全是韩国人带来的好处。

  在韩资企业最集中的城阳区,有一个韩国人聚居区悦华园,其环境在城阳数一数二,“里面的住户80%以上是韩国人,其余是日本人,这里的房子不租给中国人,”自称在此多年的一位门卫对记者说,“你想给你的韩国老板租房可以,给你自己肯定不行。”他指了指大门上“涉外商住小区”字样的牌子说:“这是外国人住的地方,中国人一般也不让进去,为了安全嘛!”

  当地人都知道悦华园,戏称其为“韩国村”,当地人对韩国人的评价最多的是“一般”。韩国企业里的工人绝大多数是从沂蒙地区招去的,当地人一般不愿去韩资企业工作,“去也是通常做管理人员,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出来开一家小店”。

  在青岛市区,韩国人有时所表现的优越感也引起了一些市民的不满。在青岛有很多韩国人或中国朝鲜族人开的韩国料理、洗浴中心、健身房和酒吧,只接待韩国人,里面的文字全是韩文,“服务员对韩国人热情,中国人一进去,一说话让他们发现不是韩国人,服务态度马上就下来了”。

  黄在元在中国呆了六年,虽然来青岛只有4个月左右,但在他看来,韩国人与青岛人只是存在一些不和谐,不存在正面冲突,“没有出现中国其他城市的某些社区,韩国人和中国人直接闹矛盾的事”。

  韩国人对青岛人有时也心有不满。年轻的李炳烈2004年9月来到青岛,在市南区开了一家轮滑专卖店。最让李炳烈不舒服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对细节不注意,随地吐痰,上公交车一窝蜂乱挤,找零钱时单手一扔,“这在韩国是很不礼貌的,韩国人递东西,必须是身体微躬,双手奉上。为这事我还和中国人闹得不愉快。”

  谁开放?谁封闭?

  黄在元对大量韩国人涌入青岛喜忧参半,“韩国经济不景气,到青岛可以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青岛离韩国很近,一些低素质的韩国人也进来了,他们会损坏韩国的形象。实际上,能代表韩国形象和实力的是三星这样的大企业,它们和青岛数量众多的韩国中小企业不一样,是真正的国际化大公司。”

  李炳烈在谈到歧视中国人的韩国人时,说:“他们不了解中国,在汉城有一部分韩国人认为中国还是和过去那样贫穷落后,有一部分认为中国和原来不一样了,说什么的都有,我是想亲自过来看看。”

  他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一些低素质的韩国人会损坏韩国人的形象。李炳烈实际上正在向他的中国雇员展示与引起很大争议的传统韩国老板截然不同的形象,他穿着宽松的休闲服,头发染成黄色,歪戴棒球帽,坐在楼梯上和员工谈话,陪伴身旁的不是虎视眈眈的狼狗而是手机,他不在员工去厕所的时间上斤斤计较,员工甚至可以在他面前大声说笑。

  李炳烈努力向周围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证明:真正的韩国人应该是文明、有修养、开放而具有亲和力的,“随着新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逐渐来到青岛,这种代表韩国形象的人会越来越多”。

  在青岛的韩国企业中的有些中国雇员则认为韩国人太抱团,“到中国来就看着韩国人亲,买东西就认韩国货,青岛土大力快餐店一包中国香烟15元,外面一包5
元,偏偏到土大力卖,因为土大力是韩国品牌。”一位还未毕业的青岛大学学生这样描述他的韩国老板:“办公产品一律用韩国品牌,日常消费也要到专为韩国人开的社区便利店买,这里的商品全是韩国进口,比中国同等商品贵两三倍。”

  也有青岛人认为,韩国人比较爱国,“这是他们的优点”。

  大多数青岛人还是认为缺乏了解韩国人的途径:“韩国人有一份专门了解青岛的报纸和一套电视节目,我们却很少看到韩国人怎样生活和工作的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们是被政府招商过来的,是来赚我们钱的,是不是做朋友和邻居不知道。比如青岛的地产市场近一年在打过奥运牌后,开始打韩国牌,去年‘韩国周’有很多韩国人看房,我们的直觉是青岛的房价又要涨了,我们本地人买房又更难了。”

  李炳烈告诫在青岛的韩国人要做好事情,和中国人互相理解,来中国不要给韩国人抹黑。“我在青岛赚够钱后会买房子,但不会在不允许中国人进去的涉外商住区买,我想和中国人交朋友做邻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9 02: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