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84|回复: 0

如何培养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7-2-14 04: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5-31 01:46 发表
胎教是个很新的名词,不少人却到了迷信的程度。不久前跟一位友人讨论胎教的真实意义。她很自豪的告诉我,因为她带孩子时经常听莫扎特,因此他孩子如今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比别的孩子强。我对她说,你以为其他的妈妈就少听莫扎特?我接着说,我觉得还是因为你孩子先天对音乐比较敏感。我觉得胎教可以,但不要迷信。这类‘科学’是没有很强的科学论证的。可能我的话否定了她的成就感。立刻招来了反驳,并不客气的说,你娶妻生子时,会比我更厉害的去收集胎教的书籍。并说,你要是不信,以后不要让你老婆听音乐!
这叫什么话?!

在莫扎特效应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上推出了不少神童培训的计划,和书籍。妈妈们,相信你们现在也有不少在关心这类事情吧。有谁不望子成龙呢?但是,你们有细心的想过这类计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吗?如何去分辨呢?我们需要迷信大机构吗?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觉得听听反方的意见可能对你们(和你们的孩子)更有利吧。

以下是择录萧愚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也希望籍此抛砖引玉,听听妈妈们(爸爸们)对子女教育的想法。书上并不是揭露这个女孩的私隐。作者给出了自己对刘亦婷热的思考过程,从中我们学到的应该是一种如何用审判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上的“真理”。在这个号称知识爆炸的年代(有人说过,应该是信息爆炸),我们得到信息太多了,如何过滤有用的信息是值得学习的。这个经济为上的年代,产品的生产已经从:需求--生产  到了: 广告--启动需求(原来可能没有或需求不强烈的)--生产。 就不举例子了,相信女人对这个的了解比男人强吧,很多产品都是面向你们的:-)



《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全文联接:http://book.sina.com.cn/nzt/lit/ ... enxiang/index.shtml

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1)
萧愚

连载: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萧愚


  这些年,由于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研究的缘故,我的视野中自然少不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几个字。说实话,这几个字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健康、明朗、进取的感觉。我同社会上的许多人一样,欣欣然接受了这个女孩。可若干年后,当我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我对这个女孩的认识也逐渐立体起来。我发现,围绕“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个“素质教育”的典型,我们的社会有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盲点。

  刘亦婷进入哈佛真的是靠全面的素质和不凡的实力吗?

  刘亦婷真的是素质教育的典型吗?

  刘亦婷的家庭教育真的很成功吗?

  刘亦婷真的是智商奇高的天才少女吗?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真的很值得学习吗?

  ……

  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学错榜样的代价也是无穷的。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小孩说这样的话:“要像刘亦婷姐姐那样……”每当此时,我都会忍不住想问一下这些家长,你究竟对刘亦婷了解多少?你究竟对你的孩子了解多少?你知道盲目效仿刘亦婷会对你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吗?我相信,有不少家长面对我的问题会瞠目结舌,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刘亦婷是榜样,是完美而无需质疑的。

  这些家长首要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学习刘亦婷的问题,而非刘亦婷究竟该不该学,刘亦婷值不值得学的问题。很多家长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求刘亦婷的家长再“辛苦”一次,为他们写一本刘亦婷的“培养细节”,这样,他们对“刘亦婷培养模式”的学习就会更加有“法”可依,而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刘亦婷第二、第三的可能性便会越来越大……可是,我在这本书中不得不给他们泼一些冷水。

  我始终认为,瞎教育不如不教育。如果家长本身的教育知识有限,没有能力识别什么是科学的教育理论,亦无能力分辨出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那么,我希望这些家长还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其快乐、自由、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为好。但现实却是,很多家长在根本不懂基本的教育理论,毫无教育孩子的大智慧的前提下,对孩子的成长横加干涉,进而酿成许多家庭悲剧。而对刘亦婷的盲目学习,正是这些家长缺乏教育智慧的具体表现之一。

  诚然,科学认知孩子的天性、特长,为孩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计划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在这样的前提下,刘亦婷的家长将他们培养刘亦婷的全过程展示给读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尤其值得我们钦佩的是,他们将刘亦婷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精心地记忆、保存了下来,这种恒心、细心和耐心恐怕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做到。所以,《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两本书中的确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值得汲取。

  但是,这两本书中存在的缺陷和误导又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作者写作时的非科学态度,使得这两本书充满了主观、错谬、想当然、误导、夸大以及牵强附会的成分。

  刘亦婷的家长认为,能够被哈佛录取是个神话一般的故事,只有素质最全面,能力最出色,表现最杰出的学生才能被哈佛录取。可实际上呢?大家读过本书后就会发现,即便是普通的学生,只要策划得法,加上一点点运气,也能够大摇大摆地进入哈佛大学。由于刘亦婷的家长把哈佛当成了一个神话,当成了一个凡人不能企及的地方,所以在这样的思维下,他们神化了刘亦婷,进而神化了他们自己。

  这两本书不断重复这样的主题:“我的女儿进入了哈佛大学,所以她是一个素质全面,能力出色,表现杰出的学生。那么,我们是如何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女儿的呢?我们培养她的秘诀是什么呢?你是不是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刘亦婷第二呢?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我想,在这种巨大的诱惑面前,没有几个孩子的家长会不动心。可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便会发现,其实,学习刘亦婷并非如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刘亦婷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她听话、懂事、勤奋、聪明。但是,这样的女孩到底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呢?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刘亦婷父母的培养,刘亦婷就会变得不听话、不懂事、不勤奋、不聪明了吗?说实话,这是谁也无法证明的命题,因为我们从常识中便能得知,许多家庭教育非常恶劣的孩子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伟人,而有些家庭教育并不差的孩子后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否定家庭教育,因为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提高培养出优秀孩子的概率)。

  可以说,即便刘亦婷是一个非常杰出、优秀、素质全面的学生,也并不能证明,其家庭教育的成功。但是,刘亦婷的家长却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他们陷入了这样的思维误区,即认为刘亦婷的优秀是他们十八年来苦心孤诣正确培养的结果。而且这还不算,他们又把培养刘亦婷的一些想法升级为正确的教育理论,升级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一些被“哈佛”两个字弄得头晕目眩的家长们,在“晕轮效应”的影响下,失去质疑和思辨的能力,对他们的话偏听偏信起来。而这种偏听偏信,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当小贩”(1)
萧愚

连载: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萧愚


  除了用正面引导的方法来给刘亦婷“长期灌输”外,刘亦婷的家长还采用了吓唬的手法。比如,看到街上被人赶来赶去的小贩,他们便借题发挥,对刘亦婷说,“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真本事,将来就只能当个无证小贩。”

  婷儿6岁之前,已经培养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刚上小学的时候,仍然被大量抄写性的家庭作业弄得厌烦无比。在教学体制无可选择,也不可能让孩子热爱或逃避枯燥作业的情况
下,我们开始把生活的压力导入婷儿的学习动机,让她看清楚:适应学校的学习与她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当时成都闹市区常有无证小贩被纠察人员撵得四处逃窜,婷儿曾多次近距离地看到过小贩们惊惶的表情。我们借机告诉婷儿,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真本事,将来就只能当个无证小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婷儿虽然同情无证小贩,但绝不愿落到这种下场,从此再没有说过不想做作业的话。因为她已经明白了:求学其实是自己的事,不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前途的角度。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通过讲故事、树榜样,鼓励婷儿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小学阶段,婷儿为了争取保送重点中学,一直在主动争当前3名(我们的态度是支持但不要求)。保送政策取消后,她仍然坚持完成了数学奥校的学习计划,如愿考进了成都外国语学校。申请留学时,婷儿主动把美国朋友拉瑞建议的申报两所大学扩大为11所大学,并把难度最大的哈佛纳入其中……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 第133页)

  我们看到,孩子对于小贩的同情被迅速转化为歧视,继而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选择读哈佛的动力。如果哈佛招生委员会知道刘亦婷申请哈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当小贩”,他们也许会把刘亦婷的申请材料直接扔进废纸篓。

  不过,他们根本无从知道刘亦婷是怎么想的。我在前面提到,对中国人来说,美国大学的招生制度比中国的高考制度漏洞多得多,中国的高考制度挨骂虽然多,但它基本公正,透明。美国的招生制度相对国人来说则主观性太强,漏洞百出。就说刘亦婷的申请材料吧。她申请哈佛时写过一篇名为《顿悟》的作文。在这篇作文中,她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等等。可是在这里,刘亦婷的父母却透露出了刘亦婷学习的另一个动因,那就是“上了哈佛就可以不当小贩啦”,而非她在作文中所标榜的“我要让这些小贩们改变命运”。

  从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到不要像小贩那样被人驱赶,再到学经济让中国的穷人过上好日子,可以看出刘亦婷学习目的的空泛。而可悲的是,这些学习目的并非刘亦婷自己独立的选择,而是其父母“循循善诱”的结果。换句话说,这些学习目的实际上就是刘亦婷家长的学习目的。至于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弊病,这里暂且不展开讨论,后文会有详细论述。

  “这种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把学习看作头等大事”

  除了利用刘亦婷小时候的梦想和小贩的凄惨境遇给刘亦婷灌输上名牌、读重点的思想外,刘亦婷的家长也没有忽视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刘亦婷灌输“学习是头等大事”的思维。

  我们每天必谈的内容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上课学了些什么新知识―――每天坚持问婷儿的学习情况,是为了给她传达这样的信息:妈妈非常关注你学习的进展,因为学习是你的头等大事。这种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也把学习看作头等大事。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 第134页)

  可以看出,刘亦婷家长所谓的“学习”,并非那种独立自主的学习,不是那种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的主动自发的学习,而是为了“分数”,为了“重点中学”,为了“名牌大学”甚至“高考状元”的被动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以拿学历、拿学位为目的的应试性学习。

  那么,这种应试性学习真的是头等大事吗?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这么认为。在真正的素质教育拥护者看来,培养孩子全面的素质、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头等大事。“学习是头等大事”这样的说法也许在科举时代才适用。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对这样的说法便颇为反感,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到:

  从古到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传递出了一种强大的信息,只要读书就能有出息,只要读书就能当官,只要考上大学就是有本领,只要能出国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说信仰、道德、懂不懂事都无所谓,只要孩子们听话,好好读书就行,最后读书读得越傻越好。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孩子们一方面没有学会懂事,另一方面又被各种考试制度所挤压,最后即使成了人才,也变成了没用的人才或畸形的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能体面地活下去,能让人过比原来更幸福和快乐的生活,让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整个民族繁荣富强起来。达到这一目的,光靠书本知识和升级考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生需要太多的其他能力了。读书太多了,不让学生去了解现实生活,使他们失去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就会出现可怕的后果。很多大学生现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缺乏知识,而是因为没有其他能力。知识太多了但不知道怎么用就是一种病,我们有时把这种病叫做“书呆子”,中文中有一个字很形象地形容了这种病,叫做“痴”,“痴”到了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这里并不是说不要知识,而是知识必须为人所用,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去做知识的奴隶。只有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的时候,我们的知识才见到了阳光,才能照耀我们的生活。因此,“智”是太阳上面的知识。

“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当小贩”(2)
萧愚

连载: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萧愚


  教育机构除了教孩子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来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生活。比如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就来自于我们教育中有太多的死记硬背。我们中文字没有太多的记忆规律,所以更多的要死记硬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科都要死记硬背。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很多人一辈子就再也不会独立思考了,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了。再比如说表达能力,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只有听的份儿,没有说的份儿,好不容易说几句话都是老师点名起来说,要按照标准答案说,说错了常常被一顿臭骂,骂得
你下次再也不敢开口,哪里还有什么表达能力。

  “学习是头等大事”的思维其实并不复杂,还是延续过去那种“科举思维”,在刘亦婷的家长眼中,只要刘亦婷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那么她的前途就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可实际上,这种思维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了。

  前段日子,我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的聚会。参加这次聚会的硕士、博士一大把,也有个把“海归”。可是,在言谈中我却发现,这些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北大毕业生,却几乎没有人敢自称已经“而立”。很多人都像刘亦婷说的那样,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很多人仍然为了生计苦苦挣扎。

  与同学一一作别之后,我感慨颇多。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创造力,他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螺丝钉。但是,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状况下,螺丝钉人才明显处于过剩的状态。纵使北大毕业生,纵使读了硕士、博士,如果仅是个螺丝钉人才的话,跟其他人竞争也是谈不上有什么优势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创造力的考试精英们,在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跟百无一用的废物有什么两样?

  我把这些感想写成文章,共鸣者甚众。一位记者带着疑虑采访了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学生,然后记述了整个采访过程,兹引如下:

  记者找到了2001年毕业的北大中文系学生小龚,一听到记者的问题,他便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错,我也是废物。”

  “我现在的工资全部加上,每月也就是3000元,只够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小龚在母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每月房租800元。同屋的两人都是大学时的同学,其中一个已经辞职,准备考研。

  “我们都混得不怎么样。”小龚来自湖南,1997年以637的高分考入北大,至今在他老家的高中还是老师津津乐道的模范学生,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北大的毕业生,而经常联系的几个同学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刚考进北大的时候,还飘飘然的,对以后的生活有许多设想,现在越来越实际了。”

  在校4年,每周六下午都是小龚和同学固定的踢球时间,但现在他们已经有3年没到球场了。小龚的同屋对记者说,他们现在越来越懒,不看书,不运动,对工作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没有成就感”是记者采访的名校毕业生最常说的一句话。

  “名校学生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今年大四的清华自动化系学生小李这样对记者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李本科毕业后将继续读研,“班上的同学跟我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读研和出国两条路,找工作的很少。”

  然而,读研和出国只是小李他们逃避就业压力的对策之一。“社会上一提到清华的学生,就觉得应该找很好的工作,拿很高的工资,有很好的出路,其实不是的。”小李告诉记者,选择继续深造是他们不使自己变成“废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究竟是怎样从“精英”变成“废物”的,小李和他的同学都没想通。(引自千龙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7 02: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