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全面抗战史实全景大澄清(3)
作者:大陆学者
怪诞的长沙大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8年11月12日。长沙城里突然冒起一把天火,烧得鬼神为之惊异,引起百姓的强
烈震怒。
刚从武汉战场撤退到湖南南岳的蒋介石,也被那把天火惊得膛目结舌。
众人所指,皆归于焦土抗战的过失。
焦土抗战,为了民族的生存,不惜以自己的血去换取敌人的血; 不借将我每一寸国
土,都变成反法西斯侵略的火海;不惜将我国土上一切都毁灭殆尽,也决不向敌人
低头屈服。 这种精神在芦沟桥事变后的许多中国军队将士中都有充分体现。
1937年7月31日,蒋介石对全国抗日将士发出训示:「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
那就必须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武汉失守后,蒋介石又于几天前发出告同胞书,
表示誓与日寇血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抗战初起,李宗仁发表《焦土抗战论》喊出焦土抗战的口号。李宗仁说一些人认为,
一个老大落后的中国与工业十分先进、军力十分强大的日本相对抗,中国必败无疑。
他说这是一种失败主义的悲观论者。只要我们树立必胜信心,发扬民族决战精神,
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把我国辽阔的疆土都变成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实行坚壁清野,
实行焦土抗战,陷敌于民族战争的泥沼之中,则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武汉失守后,蒋介石认为长江中游平原上的长沙城,已为日军必夺之目标,若敌人
夺取该城,将变成进攻中国军队的一个重要基地。他通过侍从室向湖南省主席张治
中指示,若日军进攻长沙,在长沙无法守住之时,将其重要设施烧掉,以免资敌。
11月11日。
张治中召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保安处长徐权纵秘密布置放火烧城的事宜,还亲自
审阅了酆悌拟订的焚城计划。
张治中对酆、徐等人指示:「在敌人逼近长沙时,须先放紧急警报,待群众离开市
区后就开始行动。」规走:「见市内火起便是放火烧城的信号」。还对酆悌说:
「你指挥的长沙警备队第二团和长沙保安大队大多是长沙人,必不忍心放火,你去
对他们讲讲焦土抗战的道理。」
红色代理人张治中的这个「见市内火起便是放火烧城的信号」,就像当初引发中日
全面战争一样,又一次成为借刀杀人、消灭国民政府的一个致命一招,只不过这一
次是用舆论。
当时长沙城的情况,已是草木皆兵,一片惊慌。日军逞其馀威,从武汉沿江西窜,
已占领岳阳。日军飞机对长沙及附近城镇大肆轰炸。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有的说日
军已渡过了汨罗河,都快到长沙城了。
长沙专门放火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汽油和高压水笼头等放火器材,只等一声令下,
便可大放其火。特别是那些决心不当亡国奴、家往长沙市的民团士兵,在张治中
「长沙警备队第二团和长沙保安大队大多是长沙人,必不忍心放火,要对他们讲讲
焦土抗战的道理」灌输下,都怀著满腔的民族义愤,积极投身于这种自焚的勇敢行
动,唯恐将自家房屋晚烧一步,而落后于他人。
当天深夜,市内天心阁附近失火。
自卫团的丁森等士兵,马上带头把自家房子放火烧起来。
这一下乱子就闹大了。
士兵们都以为是放火信号,狂呼乱叫著「放火了!」便一齐动手放火烧城。各条街
巷,高压水龙头喷射出一条条油龙。霎时间,城内火光冲天,风助火势,滔天大火
在夜空中狰狞狡笑,烈火烧红了半边天际。
「放火」是放火者在惊慌失措时所为,当然就没想到还要拉警报,更不可能去组织
疏散民众。
长沙市民还在睡梦中,无情的「天火」一下便吞没了两千多个无辜市民的生命。
大火烧著了城里的弹药库,这下就更热闹了,轰轰隆隆,如同万炮齐轰,震得二三
十里之外的地皮都在打抖。
大火从11日深夜,一直燃到14日才被扑灭。五万多栋房屋变成焦土,几十万人无家
可归。
蒋介石在南岳接到张治中的报告,立即赶赴火灾现场。这个一身戎装的统帅,铁青
著脸面对馀烟未尽,飘散著人肉烧焦的臭味的焦土,深感问题严重。
当张治中哭丧著脸,向他负荆请罪,请求严厉处罚自己时,蒋介石狠狠叹口气说:
「就这一次事件的根本成因研究,可以说不是属于那一个人的错误,而可以说是我
们整个团体的错误。」
为了平息全国各界的愤怒,蒋介石当即命令航空委员会主任钱大钧和第74军军长俞
济时,将这次火灾的直接责任者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团长徐昆、警察局长文重
孚三人逮捕,并给俞济时密电:「长沙放火罪人酆悌等三人,立即执行枪决──」
长沙大火还引起了华侨的愤怒和舆论界的强烈谴责。蒋介石于11月16日举行茶会招
待外侨,亲自向外侨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在陪都重庆主持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工作的汪精卫,此时对抗战提出了非难和指
责,发表了《为什么要错误理解焦土抗战》。说,如果焦土抗战就是像长沙那样毁
灭自己,那还不如不抗战的好。
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受撤职留任处分。但迫于舆论界和湖南民众的义愤和压力,张治
中才于12月30日不得不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提出了辞职。
1938年11月25日。
蒋介石在南岳衡山,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经讨论,决定对军队体制进行改革,废
除兵团、军团两个层次,以军为作战的基本单位;取消西安、广西、重庆等行营,
另设天水、桂林两个行营。以程潜、白崇禧分任行营主任。在最高统帅部之下,由
程、白二将军分别负责指挥南北两大战场。
会上,蒋介石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兵力:第2、第3集团军,共12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和
其他特种部队。 负责防守河南及安徽一部。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兵力:第4、第5、第6、第7、第14、第18六个集团军。共32个步兵师,14个步兵旅;
五个骑兵师,三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部队。负责防守山西及陕西一部。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兵力:第10、第23、第25、第32四个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并32个步兵师,2个步兵
旅,以及其他特种部队。负责在苏南、皖南和浙闽两省开展游击战。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
兵力:第9、第12、第16三个集团军。共十八个步兵师,两个独立步兵旅和其他特种
部队。防地:广东、广西。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兵力:第2、第22、第29、第33四个集团军,豫鄂皖边区游击总队。共26个步兵师;
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部队。防地:皖西、鄂北、豫南。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
兵力:第7、第17两个集团军。共六个步兵师,九个步兵旅;四个骑兵师,四个骑兵
旅和其他特种部队。防地:甘宁青及绥远地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理)。
兵力:第1、第20、第19、第27、第30、第31六个集团军,湘鄂赣边区游击总队。共
52个步兵师,和特种部队、游击部队。防地:湖南、鄂南、赣省一部。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
兵力:第34集团军等,共9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和其他
特种部队、保安部队。防地:陕西。
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
兵力:七个步兵师和特种保安部队,游击部队。防地:苏北、山东游击区。
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
兵力: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游击部队。防地:冀察方面。
全国兵力总计: 250个步兵师, 29个独立步兵旅;13个骑兵师,10个独立骑兵旅;
其他特种部队和游击部队若干。
仅步兵师来看,经过一年多的抗战,不但没被日军消灭,反比1938年1月的210个步
兵师,多出四十个师。国军在对日作战中,得到提高和加强。
蒋介石命令:长江方面各战区部队,从1939年初开始,分期分批整顿轮训,补充兵
员装备,到1939年底,应全部整训结束,准备反攻。
汪精卫出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活在宇宙中,无论人怎么谋划,宇宙自然常识是否定一切不合常识的事件的,
按宇宙之自然常识,是没有中日之战的,也没有中共,即没有中日全面开战给中国
人造成的浩劫,也没有邪灵中共祸乱大陆造成的旷古大劫难,中共及中日全面开战
纯属为私产生之怪胎,反对中日全面开战及反对共产党才是符合常识的。因此,对
当年蒋介石及汪精卫的评价,用绝对好和绝对坏来评价都是钻牛角尖的走极端,都
是不合常识的,都是错的。即不能说蒋介石是个绝对的爱国者,也不能说汪精卫是
个绝对的大汉奸、大卖国贼,真正的大汉奸、大卖国贼是破坏宇宙自然常识的中共
及其为其提供奶水及养料的为私鬼、糊涂虫。
1938年11月上旬。
当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的同一时间,在东京,天皇正召开大本营军事会议。
中心议题是分析中国在武汉、广州失守以后的形势,制定日军对中国作战的方针策
略。
天皇对形势的判断如下:
帝国于1938年秋季,以获取结束战局的时机为目的,实施攻占广州及武汉的积极作
战,并取得了显赫战果。但判断蒋政权依然迷梦未醒,残存于西边数省,力图恢复
其战力,建设新的补给路线,且在法属印度支那寻求补给港口,继续坚持抗战以挽
回颓势。然而,在已丧失中原逃往内地,以及失去主要水陆交通线、丰富资源和大
半人口的情况下,我方如采取适当的施策,即使不能加深其内部崩溃,但至少也可
使之沦为地方政权。因此,从战略角度可以认为帝国已经粉碎了抗日的中国政权,
今后已进入实施政略进攻、取得美满结果的阶段。因此,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中央
政权创造良好条件,支援其成长,是我军为达到战争目的的重要作业。对华战争的
本质属于持久战,对沦为地方政权的蒋政权,与其一味以武力深入穷追,莫如保持
必要的战力,向建设新中国迈进。──
天皇和大本营对形势的估计确实大乐观了些、在他们看来,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已
经降格为地方小政权。同时,他们尚有力量一直进攻下去,只是觉得一味深入穷追
没意思,才停下来不追不打,而专心建设「新中国」。
实际上,当时日本陆军在国内的兵力,仅有一个近卫师团,完全唱著空诚计。而在
中国已经配置了24个师团,完全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日本某些战略家也不得不
承认:对华作战未能歼灭国军之主力即已达到攻击的极限。
根据天皇和大本营对形势的判断,日本陆军省于11月18日起草了攻占武汉以后,中
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方针。其核心之点为:
第一、日军从战略进攻阶段转变为长期持久战阶段;
第二、日军应采取局部作战,以确保占领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自主指导新中国
建设。」
日军要重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必然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们看中了
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
在日本方面看来,汪精卫自清末以来一直追随孙中山革命,很有些德高望重的份量,
现在又在执政的国民党中身居要职,对中国中上层人士有号召力。只要他一出马收
十中国这残局,中国上下必然热烈拥护。待一个以汪精卫为首的「新中国」一建立,
就把蒋介石的抗日政府孤立了起来。
一贯反对以武力与日本相对抗的汪精卫,在武汉、广州失陷之后,其反对抗战的意
图更加明显。他认为中国再打下去,用不了多久必然全部变成日军的占领地,不如
在尚未彻底失败之前,与日媾和,尚能保持一些力量,争取一些「自立」的条件。
待讲和了,日军撤走了,中国在亲日的幌子下奋发图强,再行建设,再争取完全的
独立自主,再与外强争个高低。但是,在国人积极主张抗战到底,在世界上许多国
家对抗战鼓劲加油的一片喝彩声中,汪精卫自感无法说服蒋介石,更没有力量左右
执政的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因此,决心孤注一掷,挺身而出「收十残局」;走「保
种保民」,这一条「和平救国」的道路。
1938年10月下旬。
汪精卫暗中派亲信高宗武、梅思平去上海与日本特务影佐祯昭、今井武夫等人密商
罢战媾和之事。10月20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汪精卫由重庆出走,然后,汪、
日双方相互发表和谈声明。
11月30日。
天皇批准了「调整日华新关系方针」。基本内容为「新中国」承认「满洲国」;华
北、蒙古为日华军事合作特区;长江中下游地域和华南沿海为日华经济合作特区;
规定「新中国」之政权形式为分治合作。
12月18日。
汪精卫和夫人陈壁君,以及陈公博、周佛海、林柏生、陶希圣、曾仲鸣等人,趁蒋
介石到陕西武功召开军事会议之机,从重庆乘飞机,经成都到达昆明,在云南省主
席龙云的帮助下,包租一架飞机飞往越南河内。
12月21日,陕西武功。
蒋介石正在主持军事会议,向西北将领们传达南岳军事会议精神,突然接到行政院
副院长张群从重庆打来的电报,说汪已去河内,与日方商谈和平。
蒋介石见电十分吃惊,因汪精卫此举,弄得不好会使国民政府分化瓦解,使抗日阵
线精神崩溃。急电云南省主席龙云,询问详情。并让龙云转交他给汪精卫的电报,
劝汪回国,勿搞和谈之事。蒋介石又急电正在河内进行国事活动的外交部长王宠惠
面会汪,力促汪回国。
汪精卫拒绝回国,决意寻求「和平救国」之路。
蒋介石害怕因汪出走与日和谈之事,引起人心浮动,也害怕家丑外扬,命令有关方
面,严密封锁消息。
12月22日,东京。
日本方面得知汪精卫已顺利出走河内,顿时大喜过望。内阁首相近卫发表声明,尊
汪精卫为中国的有卓见之士。近卫声明说:
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之国民政府,同时与中国
同感忧虑并与有卓见之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现在感到中国各地复兴
气势蓬勃而起,建设趋势日盛一日,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与新生中国调整
关系之总方针,以期彻底了解帝国之真意。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
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睦邻友好,共同防共及经济合作。
12月24日,重庆。
蒋介石鉴于日本方面已公开向汪精卫提出和谈,汪精卫潜去河内的消息又不胫而走,
世界舆论哗然,而且各执己见,众说纷纭。特别是德国广播的消息说汪某是代表国
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前去与日本谈判和平问题的。蒋介石不得不在一定场合,在
某些方面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是日,蒋介石召见美、英大使,正式通知两国政府,汪精卫无权与任何人谈判和平
之事,请美、英相信,中国政府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12月26日,蒋介石借国民党纪念周会之机,向党、政、军高级人员发表演讲。在长
达八千字的长文中,对近卫声明进行强烈谴责和批驳,指出近卫声明是妄图灭亡中
国的毒计,是扰乱中国内部的阴谋,中国各界不要受其迷惑,而应抗战到底。
在这里,蒋介石已微妙地透露汪精卫叛逃之事。但他仍未公开谴责汪,使其不致激
化与汪的矛盾而公开主和。他把汪精卫划为「内部」一方,而给其留有后退的馀地。
12月31日上午。香港。
《南华日报》发表汪精卫对日通和的《艳电》。该电以汪精卫及其团体的名义,向
国民党中央党部、总裁蒋介石及中央执监委员会建议,中国与日本罢战言和,与日
本携手防共。
12月31日下午。重庆。
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堂中央执监委员会临时紧急会议,讨论对汪精卫的处理问题。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于翌日作出决议:将汪精卫永远开除出党,并撤除一切职务。
汪精工被开除了党籍,撤了职,仍然还是公民。蒋介石又派谷正鼎前往河内,带去
给汪精卫、陈壁君、曾仲鸣三人的出国护照和旅费,力劝这三位「公民」赴欧。但
汪精卫不买蒋介石的帐,破口大骂蒋介石,声称不上他的当。
1939年3月初。
蒋介石命令军统局长戴笠立即派人暗杀汪精卫。
3月20日午夜,河内高朗街。
陈恭澍等七名军统高手,纵身跳进汪精卫等人住所小院,制住看楼门卫,冲上二楼,
用斧头劈开汪精卫房间门板,见床下有人趴著,黑糊糊的,也分辨不出是谁,料定
是汪精卫夫妇,便举枪扫射。
军统特务们以为大功告成,哪知打死的却是曾仲鸣夫妇。原来,汪精卫命不该绝,
恰好在那天夜里,他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刚从香港赶来的曾仲鸣夫妇。
暗杀事件后,汪精卫等人在河内待不下去了。日本方面派影佐、犬养等人把汪秘密
接出来,从海防港乘船去上海。
汪精卫潜出重庆后,为什么不直接去日本或日军占领区,而要去法国的殖民地越南
河内坐等惩罚?原来,他打算以国民政府要员身份,住到第三国土地上,策动云南
的龙云和西南实力派将领跟著他揭杆而起,在云南或两广建立「新中国」,然后代
表中国与日本谋和。但是,他在那里担惊受怕,历经险情,等了几个月,西南地区
毫无揭杆而起的迹象,不得不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南昌会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攻占武汉以后,冈村宁茨的第11军面临著严重的局面。
如果把冈村宁茨的第11军30多万人马驻扎的武汉这个点比作一个人的脑袋,那么,
合肥至芜湖以下就如同这个人的身子,而从芜湖至武汉这漫长的水路,就正好是这
个人的脖子了,一个被拉扯得特长特长的「脖子」。
这就是日军占领武汉以后的兵力态势。
在冈村大军的「脖子」上卡著一把「钢刀」。这就是第九战区陈诚、薛岳的五十多
个师的大军。他们配置在江南鄱阳湖西面,以九宫山、幕阜山为依托,一直在积极
整训,准备反攻,随时可能挥刀斩断冈村大军的「脖子」(长江水路交通线),使
武汉日军陷入重围死地。
武汉西、北方,更有李宗仁第五战区的三十多个师,在靠近日军第一线的随县一带
地区构筑阵地,窥视近在眼前的武汉城,这支大军恰如一把高举著的铁锤,随时可
能砸向冈村宁茨大军的「脑袋」。
冈村宁茨将军很快就感到被这一「刀」一「锤」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伸不出腿去。
遂竭力向中央统帅部请求补充兵员弹药,增加战力,发动大的进攻,向外扩伸,驱
除这一「刀」一「锤」的威胁,以确保武汉占领区的安全。
1939年2月中旬,东京。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闲院宫参谋总长和陆相杉山元等人认为,冈村宁茨中将的意见不
无道理,因为在未取得自给自足,以战养战之前,长江水路交通就是武汉几十万日
军的生命线,必须确保。而在「刀」和「锤」的威胁中,以「刀」的威胁为最。于
是,决定发动南昌会战。
天皇批准了此次进攻作战,并派教育总监西尾寿造大将和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中将
来华主持协调这次作战。
冈村宁茨得到大本营进攻南昌的命令,立即着手调动集结部队,抓紧进行战前准备。
2月28日,重庆。
蒋介石和统帅部的将领们,已从武汉日军集结的种种迹象中,正确判断出:日军第
11军将进攻南昌。当即电令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将军:速将武长路上可移动
之兵力增进永修、武宁一带,而主力出击部队应用于武宁方面。
3月8日。蒋介石,陈诚等人根据日军的动向,判断敌将于四月份发动进攻,于是决
定先敌下手,发动四月攻势。制定了「四月上旬先期制敌,御敌于修河以北,潦河
以西」的进攻作战计划。并于当日下达作战方案:
第九战区为确保南昌及其后方联络线,决定先发制敌,转取攻势以摧毁敌之企图攻
击之准备,应于3月10日前完毕预定攻击,开始日期为3月15日──
但是,当时第九战区各部队正在整训之中,又无车船运兵,部队机动性极差,调动
颇感困难;又加上南昌地区为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结合部,涉及两个战区部队的
协同作战。日军发动南昌会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企图占领南昌,割断三、九战区
的联系。
由于以上原因,贻误了蒋介石和陈诚关于在3月10日前完成集结部队,并进入攻击态
势,于3月15日发动进攻的命令。
战机转瞬即失,教训惨痛。
日军却凭藉其大量的汽车、舰船和优良的装备,迅速调动集结了第101、第106、第
116、第6等四个主力师团的兵力,以及重炮兵四个半联队,战车一个半联队和海军、
空军一部。
3月17日,拂晓。
冈村宁茨一声令下,日军分三路向鄱阳湖西面中国军队各部,全线发动进攻。
由于日军赢得了时间,国军原计划的四月攻势顿成泡影!各部队措手不及,仓促应
战,陷入了全线被动的状态。
左路日军。
第116 师团,海军陆战队一部,配上大、小军舰三十馀艘、汽艇五十多艘、飞机多
架,从鄱阳湖北面扑来,对吴城守军施以立体包围。守军预五师和第32军一个团拼
死抵抗,所有预备队都拉到第一线作战,仍无法阻击优势日军的猛烈进攻,全城被
日军炮火和飞机炸成一片废墟。战至3月23日,吴城失守。
右路日军。
第六师团和军直辖炮兵、战车、骑兵各一部。在飞机的掩护下,由箬溪向武宁东北
守军第73、第八两军进攻。激战九昼夜,双方死伤惨重,日军第六师团之47联队被
全歼。在棺材山的大规模肉搏战中,国军之第89团生还者仅五人,馀皆壮烈牺牲!
中路日军。
第101、第106师团数万人,在两百多门大炮的怒吼声中,强渡修水河,突破守军防
线,铺天盖地朝南昌掩杀过来。3月26日,日军迂回包围了南昌城,并在南昌城和市
郊与中国第32军一部、南昌市警备队展开激烈巷战和争夺战。全城火光冲天,狼烟
四起,喊杀声震天。大街小巷,无处不在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3月27日夜。
南昌城停止了枪声,日军完全占领了市区。
在三路日军会攻南昌之时、第九战区第31集团军总司令周磊将军指挥本部十一个师,
和关麟征第37军,对湘东北和鄂东南岳阳、临湘、崇阳、通山地区之敌,主动出击,
意在牵制日军兵力。虽毙伤日军约三千人,但终因此举纯属「远水」,无法救南昌
之「近渴」。
1939年4月16日。
蒋介石命令第九战区反攻,限令薛岳夺回南昌。蒋介石的战略计划是:「先以有力
部队进出南浔铁路,遮断日军后方联络线,再攻取南昌。」
薛岳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和反攻方案,立即调集部队,组织实施反攻。
蒋介石任命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将军为反攻总指挥。反攻部队分为左、中、右
三路。
左路由第一集团军代总司令高荫槐指挥第58、第60两军,向靖安、安义、奉新之敌
进攻。并负责切断日军后方交通线。中路以宋肯堂第32军等部,沿赣江西岸北上,
直取南昌。并以一部在西山牵制虬岭、生米街、牛行之敌,切断西山周围日军的交
通线。右路由俞济时第74军东渡赣江,从东面进攻南昌。
4月21日。
三路大军开始反攻。
第49、第74军等部自南昌西南方开始进攻,激战十馀日,未能接近市郊;第74军亦
未能渡过赣江。
高荫槐第一集团军所部向南昌西北方进攻,恶战十多天,也未能接近南浔铁路线。
4月23日。
蒋介石命令第三战区上官云相第32集团军参加反攻南昌。
上官云相将军以第16师和预10师一部由赣江与抚河中间,从南昌正南方进攻,该部
攻势十分勇猛,很快攻抵南昌市郊。
日军调动大批飞机助战,敌机群对市郊反攻部队进行疯狂扫射轰炸。
此时,由于南浔铁路未及时切断,日军从上海抽调的海军陆战队数千人,乘坐列车,
风驰电掣般赶到南昌。海军陆战队接任南昌城防,使第101师团主力得以腾出手来,
对市郊进行猛烈反击。
上官云相的部队是一支十分骠悍的劲旅,虽势单力薄,却在南昌同围与优势之敌反
复争夺拼杀,鏖战一周馀,双方成胶着状态。
5月3日。
上官云相集团军所部第29军军长陈安宝中将,接到反攻南昌的命令,立即指挥预五
师、第26师和第79师,火速向南昌开进。部队在荏港渡过抚河,投入战斗。
5月5日深夜,陈军长率领军警卫部队和第26师两个直属营向南昌疾进,在高坊附近
遭日军包围,激战半夜,数次突围未能成功,天亮以后,日军增援部队赶到,集中
炮火猛烈轰击,并出动六架飞机大肆轰炸扫射,陈部官兵伤亡惨重,数度突围不成。
战斗至5月6日下午五时十分,陈军长在指挥部队作战时,突遭敌机俯冲扫射,身中
数弹,壮烈殉国。
陈安宝将军自芦沟桥事变以来,从华北战场到上海会战,转战于大江南北。继后,
率部在江浙水乡展开轰轰烈烈的敌后游击战,指挥所部抗日健儿出没于河湖港叉,
予敌以致命打击。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因功勋卓著,于1938年7月,由师长擢升
为第29军这支在国内外享有殊荣的抗日英雄部队的中将军长。
5月7日。
正在策划组织反攻南昌的薛岳将军,惊闻陈安宝军长以身殉国的噩耗,悲痛欲绝,
泪如雨下。
反攻南昌的战斗已进行了半个多月。薛岳将军面对旷野之上尸山血海,深知已无法
争夺战场主动权,无法克复南昌。遂决心主动承担南昌失守责任,期望统帅部下令
停止反攻,以减少无谓之牺牲。当日,向蒋介石去电:
安宝南浔苦战,迭挫凶锋。今安宝壮烈殉国,伤悼已深,敬请重恤。岳指挥无方,
南昌未克,而丧我忠良,敬请重罚,以慰英烈。
蒋介石于接收到薛岳电报的当天,向薛岳和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将回电:
国军对南昌之攻击兼旬,师久无功,屯兵坚城之下,敌已有备,难以奏效。令第三、
第九两战区停止对南昌之攻击。
5月9日。国军已完全停止攻城,南昌会战结束。此次会战,日军伤亡共计:二万四
千馀人;国军伤亡总计: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八人。
冈村宁茨在发动对南昌进攻的同时,于4月30日,又集结第3、第13、第16三个师团
和骑兵第四旅团,共十馀万兵力,配以轻重炮二百馀门,战车百馀辆,发动了对五
战区的进攻。他仍然采取先发制人的突袭手段,一举突破第五战区防线。占领了随
县枣阳地区。
李宗仁命令汤恩伯和孙连仲等集团军,于5月15日奋起反攻,同日军激战数日,于5月
19日和23日,先后克复枣阳、随县等地。
是役、歼敌四万馀名。第五战区将士亦有重大伤亡。
在苏俄共产老毛子的诱导下,日本开始真正关注于对华作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俄共产党使用借刀杀人的手段扶持中共,授意红色代理人张治中引发了中日全面
开战,但日本并没有全面关注于对华作战,日军对国民政府的消弱还非常有限,苏
俄共产党见日本人还没有完全上钩,就想让其对苏俄放心,而专心南进。苏俄知道
日军装备的短筒坦克炮击不穿俄军装甲车的装甲,日军与其作战必败无疑,因而想
诱其上钩,将其击败后就可打消日本对苏俄领土所动的念头,另外订立城下之盟,
使其对苏俄放心,就可死心塌地的调关东军及国内部队于中国南方而专心去打国民
政府了。
有人可能会说,苏俄要借日本人之刀杀国民政府,以便使中共坐大,那为什么苏俄
还帮助国民政府呢?这要从几方面说:其一,苏俄的帮助可不是无偿的,而是要国
民政府用美元硬通货偿付的;其二,苏俄帮助国民政府是为了让其拖住日军,使其
无法进攻苏俄,如果日军过早的消灭了国民政府,将使日军的军力尤其是人力大为
增长,那样如果日军倾中、日、朝鲜等国力总和来进攻苏俄,德、意也会加入的,
那苏俄共产党非垮台不可,中共也将被彻底消灭。苏俄共产党对日本人是既要利用他
们,也要避免玩火自焚;苏俄共产党对国民政府是既要消灭他们,又要避免他们过
早的被消灭掉。
1939年5月12日。
在苏俄老毛子的教唆下,约七百名外蒙军在诺门坎以西渡过哈拉哈河,进入伪「满
洲帝国」境内,与满军发生冲突。驻守该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立即前往支援,
苏俄老毛子乘此机会投入战场,赶来为蒙军「助战」,引发了历时五个多月的日、
苏诺门坎之战。
8月4日。
日本陆军省部发布命令编组第六军,专门负责诺门坎方面作战。此时,苏俄投入第
一线战斗的已经有三个狙击师,七个坦克旅和数千人的炮兵军团,另有还有五个师
和大批飞机处于待机出动状态。
8月23日。
日方第六军以七个大队的兵力,从苏军左侧翼迂回进攻,结果钻进了俄军的「口袋」,
被俄军的长筒坦克群轮番冲击炮轰,日军中所有指挥官均相继战死,部队被全歼。
8月25日。
日军再次发动进攻,亦遭失败。8月26日以后,日军无力再发动进攻,转取守势。
9月9日。
日本驻苏大使东乡向苏方提出停战,苏方见已经达到目的,立刻满口答应停战,而
且其停战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比日本人还强烈,让日本人感到莫明其妙。
9月15日。
日、苏双方就诺门坎事件在莫斯科达成停战协议。
日本这边,在苏俄共产党的诱导下,从这时才开始专一致力于中日战争。
1939年初,日军在华陆军为二十四个师团和四个混成旅团,合计换算为二十六个师
团。
1939年底,日军在华陆军已经有二十五个师团和二十个独立混成旅团,合计换算为
三十五个师团。按照日军普通师团的编制,每个师团的士兵人数为:二万六千三百
五十四人。三十五个师团,其士兵总数应为:九十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人。
1939年末,日军在华有:一个派遣军总部,一个方面军总部、五个军司令部,其各
自的直属部队还未计算在三十五个师团内。各军、方面军、派遣军和各师团的军官
亦未计算在以上士兵人数之内。
1939年,在华的陆军航空兵为十六个中队。海军:在华南有第二遣华舰队;在长江
中、下游和山东方面有第三航队。海军航空兵团自成体系,以华中、华南为基地对
中国西南腹地进行轰炸,这些也没计算在内。
因此,在华日军总数目在诺门坎事件后的1939年底已经大大超过了百万之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