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1|回复: 0

陈晓旭出家前为修行者唱《三百六十五里路》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6
发表于 2007-3-22 17: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晓旭最后为大家唱了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一曲唱罢,没有世俗的掌声,众人皆应“阿弥陀佛”。

  众人皆应“阿弥陀佛”

  3月10日,正在融雪的长春异常寒冷。

百国兴隆寺门前终于恢复了冷清。这个因陈晓旭出家而名声大震的寺院,仍旧谢绝非佛教弟子的一切来访。尘世众人想要探听的那些秘密被紧锁在铁门之后。

  看门人对很多千里迢迢跑来看陈晓旭的人感到费解。“在这里修行的都是佛弟子,没有什么分别。你们俗世的人崇拜明星,在我们眼里这些太渺小,我们只崇拜佛。”

  这个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寺院,环境的确算不上清雅。周围农田散发着肥料的气味,一条浑水正在寺院一旁奔流,50米开外两个巨大的烟囱吞云吐雾。看上去有些突兀的寺院和这些世俗景象混合在一起,透露着混沌的气息。

  如果一切不变,陈晓旭的余生就将在这里度过。

  18岁时陈晓旭就已经表现出了她对现代生活的疏离感。她年轻时的空灵和忧伤和林黛玉同为一体。《红楼梦》拍摄结束之后,陈晓旭经历了一段迷茫期,在演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最终转向商业。

  人性的复杂在她身上体现得尤为生动,她爱好古典,又有经济头脑;她腼腆孤傲,却敢冒风险;她看重精神,又驰骋俗世。影迷在为她而建的论坛上调查:你认为陈晓旭是一个优秀的演员还是成功的商人?有人答,一个难以捉摸的人。

  外界无法了解她兴趣转移的动力。她自己说过,身为家中长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熟悉她的朋友说,“作为来北京创业的外乡人,她功利过,物质第一过。”
她的住所从方庄到了王府别墅,网上流传着她住宅的图片,那种世俗奢华的风格很难让人把其主人与林黛玉做任何的联想。

  在商业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她重新陷入寻找生命本源的苦闷当中。

  3月10日,透过百国兴隆寺的门缝,在呼呼的大风里,一位寺内的女居士平静地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大年三十的晚上,陈晓旭对全寺的修行者说,“我要出家了。20年前那个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已经死了。”

  那个晚上,陈晓旭还告诉寺里所有人,“我去年得了癌”。她最后为大家唱了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一曲唱罢,没有世俗的掌声,众人皆应“阿弥陀佛”。

  她本来要走得更早,但家里人不放,“她给丈夫和孩子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

  王老师哪去了?

  □本报记者 赵 凌

  2003年的一天,王老师办完辞职手续后悄悄离开了学校。自17岁考入这所著名学府,在这个校园里她度过了24年。

  央视《今日说法》开播以来,作为民商法方面的专家,她是被邀请最多的嘉宾。当她离开之后,有不少观众在网上问,“王老师哪去了?”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出家,是王老师笃信佛教的结果。

  她从不避讳自己佛教徒的身份,她还曾在公开的讲座中比较民法和佛法。在开场白中她说——民法博大精深,佛法无边,我把这两个东西搁在一块儿,真怕亵渎了民法,玷污了佛法,我如果说得不好,请大家不要怪我。

  从一个佛教徒的角度去观察法律时,她的境界就已经变了。她说在学民法的过程中,感触有四点,一是民法的法律主体的平等与佛法的众生平等,二是民法中的自由与佛法的解脱或涅槃的相近,三是民法中的诚实信用与佛法中的博爱的相近,四是商法的赢利与佛法中的自利、利他的联系。

  作为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信仰又加剧了她的道德感。一位在检察院工作的学生回忆,有一次咨询票据方面的问题,王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解释完之后,她突然想到,这好像不属于检察院的工作范畴。当她得知学生是为经商的朋友帮忙时,不悦之情马上写在了脸上。

  一位知情的同事说,她本来要走得更早,但家里人不放,“她给丈夫和孩子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她被认为拥有一个平稳的家庭,丈夫也是大学教授,儿子很听话。据说,离开的那天是她丈夫把她送到了机场。

  她连续几年都被学生们评为最喜欢的老师。她教学生如何把烦恼放下,自己却也常常深受烦恼的困扰。“我有一次打官司,打输了,我一气之下想剃头算了,但师父说,你这样就高兴吗?你以后光着头,怎么打官司呢?我一想也对,国家培养了我,我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怎么能不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呢?我们法律人不是无足轻重的,我们有能力为社会作点贡献。”

  然而,她最终还是剃了头。曾经有人在五台山见到过她,说她目光清亮。

  (应有关人士要求,本文主角为化名)

  佛教本身僵化的东西也加剧了和现代人的距离。佛教的改变是滞后的,它不当机。到了后来变得越来越远离社会人生。佛教的根本性是不能变的。需要变的就是让佛教精神跟这个社会融通。

  女性出家要比男性克服更大的困难。佛教中关于比丘尼(指女性出家人——记者注)的戒律更多更严苛,女性还有很多自身生理上的特点。真正出家修行的寺院生活非常艰苦。尽管如此,比起没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还是幸福的。

  信仰在中国一直是模糊的,信仰层面的断裂非常严重。大多数人在填表时,宗教信仰一栏都是空白。在整个世界60亿人口中,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少数。

  这十年佛教普及非常快。更重要的,信仰佛教的人群在发生变化,以前是些老太太,现在知识分子,白领还有官员都在进入。

  不过,整个社会一直对佛教的了解有限,人们对出家人的偏见也存在。

  说佛教悲观厌世、信仰者独善其身,这是对佛教的长期误解。所以我们会问一个人,你为什么出家?是不是受到什么感情的挫折或者人生的打击?但对佛教来说,当然不是这回事。出家实际是你要立下特别大的誓愿,去积极面对人生,解脱人生。如果一个人悲观厌世,根本就不可能有那样的意志力和信心去修行,去解脱生死,不仅自己解脱,还要教大家去解脱。所以说,信佛实际上是一个最积极的追求。

  为什么会出现对佛教的误解呢?中国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情况,在官场得意的时候信奉儒家积极入世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旦失意或者没有碰到明君,就遁入空门。特别是到了宋明以后,佛门出现堕落,变成了做经忏超度亡灵赚死人钱的地方,佛门的很多规矩和戒律被人败坏。

  佛教本身僵化的东西也加剧了和现代人的距离。佛教的改变是滞后的,它不当机。到了后来变得越来越远离社会人生。佛教的根本性是不能变的。需要变的就是让佛教精神跟这个社会融通。

  在本土宗教中,佛教与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张”,但正是这种“不近人情”,使它作为另一种人生图式的意义更加显明,使精神生活的神圣性得到的凸显更加充分,因此对心灵的慰藉也更加强烈。

  “不近人情”才凸显神性

  在本土宗教中,佛教与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张”,但正是这种“不近人情”,使它作为另一种人生图式的意义更加显明,使精神生活的神圣性得到的凸显更加充分,因此对心灵的慰藉也更加强烈。今天谈改革,主要似乎不应该在如何世俗化上做文章吧?

  作为一个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对最近的名人出家事件,我想到的主要有三点:首先,提醒作用:今天的世界太过于物质化了,名和利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它还有一个精神的层面,值得每一个人思考面对。

  其次,它促进了社会对佛教的关注。唐代有“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三教合一的说法,因为世界的问题很多,各种文化各有所长。这些传统在近代以来都可以说处于衰颓之中,这既有社会变迁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的原因。

  最后,古代乃至民国时期都有不少学识和修为上极富造诣的大德高僧,这几十年就很少了。我相信一些所谓精英性质的人员走进佛门,对佛教本身的发展提高应该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又开始回归自己的常态,各种文化又开始呈现复兴之势。出家到底是“出家”还是“回家”,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作出的选择就不一样。究竟是选择在家当居士还是削发为僧尼或者偶尔吃素,就跟究竟是信上帝还是拜关公一样取决于各自境遇因缘,很难说哪个更好哪个才能解脱。禅宗说,平常心是道,我觉得就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9 1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