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惜卖肾,只为女儿能与偶像见面。“拼了老命,也要让她见上一面。”圆梦后,他却留下遗书跳海自尽。13年来,苦心父亲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究竟是谁把他推上不归路?
101°热度故事:女儿追星父亲跳海,驻港记者披露更多内情
2007年3月25号晚上,狂追刘德华13年的贫困女歌迷阿鹃终于来到香港参加了刘德华的歌友会,并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刘德华。而他的父亲却在第二天的凌晨跳海自杀。
据香港媒体报道,为了参加25号晚上在香港举行的刘德华的歌友会,阿鹃一家三口在一个星期前便持双程证抵达香港。由于身上的路费所余无几,在参加完歌友会后,阿鹃一家于26号凌晨在尖沙咀一间通宵营业的快餐店内栖身。也就是在这段期间,阿鹃的父亲乘妻女入睡之后,留下十二页纸的遗书,继而前往尖沙咀天星码头跳海自杀。随后,消防员搜索之后,在附近的海面将其救起上岸,但送院后证实不治。
阿鹃的父亲在遗书中写道:“我们孩子阿鹃为能见你一面做出了惊天动地的牺牲,已经付出了13年的青春代价,几乎把命都搭上了。父母为孩子实现见你这么个小小的愿望也已经债台高筑……”在遗书中,阿鹃的父亲讲述了13年来女儿为见刘德华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他想以死来控诉刘德华不理其女儿
13年来的苦心,并希望香港政府能够帮他照顾阿鹃和她的母亲。750)
this.width=750">
小娟的墙上贴满了刘德华的海报 750)
this.width=750">
郭涛:应该正确引导 750)
this.width=750">
侯耀华:第一反应是心里堵得慌 750)
this.width=750">
《娱乐现场》驻香港的记者邓吴林
父亲的客死他乡,让阿鹃和母亲痛不欲声。目前她们已经由香港警方带领到入境处申请延期留港,以便办理杨父的身后事。但她们表示目前她们已经身无分文,在内地又全无资产,因此她们决定不会领回杨父的遗体或骨灰,并计划继续留在香港,希望可以再与刘德华见面。
主持人张绍刚:《大家看法》,大家可以参与的新闻,追星追到父亲自杀,这是今天全国各大网站娱乐的头条新闻,当阿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最近距离的和刘德华接触的时候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已经被推到了悬崖的边缘,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阿娟仍然表示她暂时不会回到内地,她继续要留在香港,她希望能够满足和刘德华单独见面这个愿望,而在阿娟的父亲留下来的遗书里面有一些话让我们觉得很惊愕,因为他他把所有的指责矛头都指向了刘德华,认为导致今天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刘德华,而且还有这样的字句很醒目,我们是为孩子付出的心甘情愿,那么阿娟的父亲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死亡方式,到底是谁把他推到了这一步呢,来继续我们的热度故事。
阿鹃,兰州人,今年29岁,初中文化,无职业。在16岁那年开始疯狂喜欢上了刘德华,从此,她生活的唯一追求就是能与刘德华近距离地见上一面。
这是2006年,距离阿鹃父亲自杀一年前的一个傍晚,在这个不足4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家人正在想办法筹措女儿阿鹃第三次去香港的路费。
父亲:“虽然借了3000,实在不行卖肾。”
阿鹃:“不同意,最好还是你把路费凑好了,我去香港。”
父亲:“银行没有生活贷款,同事张嘴了,5233缩衣节食还是不够。”
阿鹃:“省吃俭用不能把500作废,好不容易你也知道上次开演唱会回来我成什么样了。”
母亲:“总不能把这500作废,也逼得我不行。”
女儿:“我这次实在找不着,我就只有死在香港了。”
一年前的这个初春,阿鹃的父亲为了能凑够阿鹃去香港的路费,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在他看来,剩下的唯一筹钱办法只有自己拼上老命去卖肾。而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女儿与刘德华见上一面。
父亲:“她说我心里想的刘德华就知道,我和他就是一个人,说得我当时心里发麻,这简直咋回事?我觉得用走火入魔还不足以对刘德华的崇拜。”
阿鹃的父亲说,女儿阿鹃在16岁那年开始疯狂喜欢上了刘德华之后,她生活的唯一乐趣就是在电视上、报纸上收集查看一切有关偶像刘德华的信息。如今,女儿今年已经28岁了,对刘德华的痴迷竟然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阿鹃:“多次梦见没有任何人,他牵着我的手,带着一个礼帽,穿着黑色大衣,我问你心中有我吗?他当时把我握的更紧了,说我心中有你。活着重要还是见刘德华重要?对我来说,坚持这么多年见他重要。”
阿鹃父母告诉我们,他们曾试图劝说女儿放弃,还因此多次发生激烈的争执,但最终他们发现,任何举动都显得无济于事。因为眼前的女儿,已经越陷越深,甚至不惜选择自杀的方式。父亲:“她说爱要学会等待,那既然这样只有支持一条路,劝说绝对不行。没有任何效果,所以我只有一条路,就是支持她,卖了老命也要支持她完成心愿。”
1997年10月份,阿鹃的父母借钱1万多元,支持女儿去香港寻找偶像。2004年10月9号,刘德华在北京开演唱会,阿鹃的父亲借了5000块钱,亲自前往北京买票,把女儿送进了北京工人体育场。
父亲:“我的孩子在里面终于见到了,我说这时候她是怎样的,站到凳子上了吗,还是前面的人把她挡住了,还是高呼刘德华的心情,我在外面一方面祝愿我的孩子能清楚看到刘德华,一方面刘德华给她个眼神,暗示,找到很不容易。”
阿鹃对刘德华的执着追逐,让全家人都像着了魔一样,停不下来。2005年8月,阿鹃父母变卖了房子,只为帮助女儿第二次去香港寻找刘德华。
父亲:“我就说带着干粮爬都要爬到香港,我陪我娃娃找刘德华,说这话也是鼓励娃娃,只有刘德华能救我的孩子。”
阿鹃的父亲始终相信,只有刘德华能够拯救几近疯狂的女儿,抱着这样的希望,他陪着阿鹃一次次地呼唤着刘德华。
父亲:“哪怕牺牲自己,牺牲这个家也要满足女儿的要求。”
361°全民互动:悲剧发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主持人张绍刚:粉丝对偶像的狂热从来都不罕见。列侬是被歌迷打死的,成龙(blog)的日
本女影迷愿意为他自杀。而阿娟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她不仅是一个人在疯狂,她的背后还有整个家庭用溺爱作为支撑。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的父母也许没有和她说过“你想要的不一定能得到”,而阿娟却向父母反向灌输了足够多的迷思幻想,让整个家庭中邪般地认定女儿与刘德华将有一段天赐的姻缘。那么,悲剧为什么不可避免的发生?究竟该如何遏制孩子们的这种疯狂追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核心话题。
主持人张绍刚:先请导播接通《娱乐现场》驻香港的记者邓吴林。喂,邓吴林你好。
邓:你好。
主持人张绍刚:香港媒体对这个事情的关注程度高吗?
邓:非常高,是比为罕见的一种高,因为这种事情在香港是前所未有的。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小邓我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担心,到底大家在报这条新闻的时候是把它放在什么版面,是纯娱乐版面还是社会新闻的版面?
邓:我刚才所说的是罕见的关注,因为他并不出现在别的版面,而是出现在社会性的版面,每天报纸一翻开第二版都是。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在香港公众并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好玩的新闻来看,而是把它当做一个很严肃的,需要大家都来想一想的社会话题来关注。
邓:对,没错,这个问题并不好玩。
主持人张绍刚:都有一些什么样的评论呢?
邓:一般来讲,加上媒体对这种追星的方法非常不认同,他们分析导致这种恶化的原委,还有怎么样才能避免,因为这件事情不可以再发生,这种事情对整个社会会有一种危害的一种做法。
主持人张绍刚:刘德华一方面有没有作出什么反应?
邓:刘德华那边,他昨天向大家发布了声明,他甚至恨这个字眼来说明对这种做法的一种反感。
主持人张绍刚:谢谢小邓的连线。阿娟的父亲在遗书当中把矛头直指刘德华,而这样的新闻呢也把很多的明星都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在这个事件过后明星们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今天我们来接通两位明星,一位是郭涛(blog),一位是侯耀华(blog)。
郭涛:你好。
主持人张绍刚:喂,郭涛你好,我张绍刚,你看到这个新闻了今天?
郭涛:我听说这件事情了。
主持人张绍刚:第一反应是什么?
郭涛:我觉得很吃惊,我觉得肯定要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兴趣爱好方面一个正确的引导,或者一种思想品行方面的一种引导,我觉得非常重要,那你的孩子即使已经钻到牛角尖里了,这么长时间,你作为家长来讲的话,那你有点助长他,或者是再添一把火,或者跟他一样的去犯轴去钻这个牛角尖我觉得就不太好了,因为孩子他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件事物或者他宠爱的一个人有比较痴狂的一个追求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你应该正确引导他的一些思想,或者是一种爱好,可能他会改变一些想法。
主持人张绍刚:侯哥, 我是绍刚,在听到这个新闻之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侯耀华:第一反应是心里堵得慌。
主持人张绍刚:堵在哪儿?
侯耀华:堵在我没有办法去单纯地指责谁,这是我觉得最难过的一件事。
主持人张绍刚:我特别理解你的这个说法
侯耀华:为什么呢,你比方说作为她的父亲他已经走了,作为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不该再对已经去世的人说什么了。我现在看到网上,光留言就有3706
条,那么大家说的当然是众说纷纭,但是说她做的对的,你还别说也有,说的对的有这么一条,他说这个可爱的女儿有什么罪过呢,崇拜明星,就要义无反顾的去追,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你们那一些年代的人根本是读不懂的,我认为这个女孩就是我们的楷模。
主持人张绍刚:我想问一下侯哥,在看到这样的留言之后你害怕吗?
侯耀华:我害怕,因为这里牵扯到一个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我说的可能严重一点,有一种溺爱,就是说太放纵孩子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这独生子女本身是一个大问题,就恨不能,只要你乐意,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你,我觉得这个都太自私一点了,因为我们还有国家,还有社会,还有等着年轻人要从手里接过建设和建设好这个国家的这样一个义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低了。什么理想也没有了,家也没有了,父母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很自私地去完成自个儿的一个梦想,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嘛,我们的教育都干吗去了,我们怎么去跟老师去沟通,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件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讲太傻了,但是呢,对于能够联想和引发的问题,真的需要大家通过这件事去认真地想一想了,因为牵扯到教育,牵扯到孩子的世界观,牵扯到我们将来怎么对待我们自个儿的孩子,而且还牵扯到我们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主持人张绍刚:侯哥,谢谢你跟我们电话连线,我知道这样的新闻我们大家在讨论的过程当中都心情复杂,但是您说的很对,越是这样的新闻,可能越值得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新闻背后到底有什么。
侯耀华:在这儿我也想说一句,我希望大家与其去注意那些明星的八卦,不如去在这些问题多动动脑子,我认为因为对明天是有意义的。
主持人张绍刚:谢谢二位。两位明星谈的是他们自己的看法,但是在这个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我们也希望听到更多朋友所发表的意见,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调查,阿娟父亲的自杀错在谁,调查结果大概的一个情况,认为是阿娟的占到57%,还有28%认为是她父亲本人,有2%的人认为是刘德华,还有12%左右的人认为是阿娟和父亲都有错,共同酿成了这起悲剧,在我们连线的过程当中我们导播也接进来了我们的一位记者陈曦,为什么接陈曦,因为我们从前面开始关注阿娟,一直是陈曦,在这个过程当中,陈曦和阿娟的父母和阿娟本人有了非常长时间的接触,所以我们也很想了解一下阿娟的父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心态的人,在面对着各种各样别人的劝阻声的时候,她的父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立场,是迎合女儿,还是发自内心地对女儿的认同呢?喂,陈曦。
陈曦:喂,主持人好。我们其实所有做的努力就是想希望通过我们这样一个媒体的声音想传达给他们,尤其是想传达给阿娟的父亲,因为在我们看来他女儿做了十几年的梦,已经有一些可以说比较执迷不悟了,因为她父亲本身是一个语文教师,我们觉得她父亲的文化水平,教书育人应该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们一直在试图地跟她父亲来把媒体的声音,外界的声音告诉她,但是我们发现好象,真的可能很难和难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什么呢,可以这样说,我到现在我都觉得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和他们不是在一个世界上的人一样,就是有这样的感受。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阿娟的父亲在和你们交流的时候他有自己的逻辑对吧,而自己的那个逻辑当中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他女儿一定应该见到刘德华,如果他女儿见不到刘德华,在他的逻辑里面是天理不容的事情,可以这么说?
陈曦:可以这样说。
主持人张绍刚:所以任何外界的声音他已经给自己封闭起来了。
陈曦:对,他们一家子都已经封闭起来了,他们一家子和外界好象真的是活在两个世界上一样,没有一个正常按的家庭生活可以这样说。
主持人张绍刚:刚才你也听到谭小姐问到了阿娟的母亲现在怎么样,我真的也看到的媒体的报道,说阿娟的母亲现在已经平静了,而且继续要支持女儿见刘德华,你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也不意外对吗?
陈曦:对,一点都不意外,我觉得他们家作出什么样的举动让我都觉得不意外,其实我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她父亲到底为什么自杀,为的是什么,是为了解脱,是他自我的解脱,还是这个家庭的解脱,还是说没有任何经济能力了再继续女儿下去。
主持人张绍刚:排斥是用这个事情做赌注让他女儿更进一步
陈曦:还是说让他的死给所有的,就是这种偶像来看,还是什么,还是向刘德华示威,你凭什么十几年之后你才见我的女儿,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
主持人张绍刚:好,谢谢陈曦和我们电话连线,再见。
陈曦:谢谢主持人,再见。
主持人张绍刚:在我们的平台上有人做了留言,说阿娟精神空虚自私自利,毫无孝道到极点,阿娟的父亲溺爱孩子糊涂到极点,这个家庭悲哀到极点,我想这样的留言可能有些尖刻,但是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希望用所有的分析,所有的话语所有的努力做一件事情,试着做一做,让阿娟早点醒过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