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4|回复: 0

童年的小贩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08
发表于 2007-5-4 1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童年时曾住在一个平房大院里,一排排的平房分成东西两排,灰砖房子都是用立砖砌成的简易房,坐北朝南。院子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礼堂,后面是很大的空地,空地北面则是机关的车库。那时文革刚开始,大孩子们都上学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幼儿圆,所以陪院子里外的小贩们转,也是童年的一个节目。

大院大门口旁边,是修鞋的地盘。我们就称修鞋的师傅是缒破鞋的,闲得没事儿的时候我们就晃晃悠悠的沿着院墙,一边练着“贴饼子”--靠墙倒立,一边往修鞋师傅那儿蹭。蹭到了那里,就坐到他的小凳子上,看他把鞋套好,裁好皮子,用嘴舔一下鞋钉的尖,再用榔头一下一下的钉在布鞋底子上。再看他用快刀,沿边把皮子璇齐。这时小伙伴们还不停的向他汇报:我妈妈生了个小闺女!什么?小公鸡?不,小闺女!。。。如此循环下去。

炎热的夏天里,知了不停的叫,大院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明晃晃的耀眼。躲在杨柳树荫下玩泥的我们,远远的就听到剃头师傅的铁杈声。那是一个如同油条大小及形状的U形铁杈,他一边走一边用铁棍从里到外的拨那铁杈,发出嚓嚓的声音。后来兴语录了,我们,也许是他本人,就给叉声配了音:全--心--全--意--为- -人-- 民--服--务--。。。

每年秋天,都是小贩们往来频繁的季节。记得有个叫老王的老头,年年都挑着一扁担大蒜,那大蒜编成长长的大辫子样,一条一条地挂在扁担两头。老王头的吆喝很有特色:大--挂哩--蒜--安。。。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后来武斗开始了,老王头很久不见了,奶奶还念叨:那大--挂哩--蒜--很久不来了。

如果听到拨浪鼓的响声,一定是收废品的来了。那地溜排子车,两头围着,来时空空的,等装满旧报纸,杂志,骨头,废铁之类的东西后,就满载而归了。我记得还收头发,可惜我们男孩子没有长长的辫子供剪,也自然没有这项收入,但因为收购价比废纸高太多了,所以至今记得。当然也有拨浪鼓响到了下午,那车里还是半空的时候。那单调的蝉鸣,与偶尔响起的鼓声,一唱一和至今不散。因为废品能挣钱,对我们也是很有吸引力。我曾经请奶奶给我改名叫“废品”。因为那样我就值钱了。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卖脆糖(关东糖)的小贩。他来了不用吆喝,推着自行车往院里一支,自然就有孩子们围上来,两分钱一块小的,有小拇指大小;五分钱一块大的,有大母指大小。--我说的是小孩子的手,呵呵。那时候卖废品换来的零钱就都派上了用场了。

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在我们那里可没有《红灯记》里唱得好听。也就是一声吆喝:磨剪子,磨刀~。印象里还有些唐山味。那戏里的条凳已经放到自行车的后架上了,磨刀费也从五分,一毛,渐渐涨到了两毛。爸爸算是铁匠,我家自从他调回来后就没费过这类钱。我也从小就有好快的刀削刻各类木头玩具;奶奶则总是偷偷把电工刀磨钝,因为它总是割破我的手。我从小喜欢快刀,后来割麦子时还因为嫌镰刀钝跟班主任有过小小冲突。

弹--棉花~~,,打,网套!那是弹棉花的来了。我印象里弹棉花的来我们院的头一次就生意兴隆,弹了很久。大约有一个月。那弹棉花的大弓,弹棉花的嘣嘣响声,我到现在还有很深的印象。看弹棉花的夫妇在院子里干活,也让我们一起消磨了不少时间。好象那时候没那么多作业。

有一次,一位卖凉粉的小贩来院子里。他推着自行车,后面是个大竹片托盘。那天生意还没开张,一群孩子先围了上来,孩子们纷纷问他是哪里来的。卖凉粉的对半大孩子不予理睬,一边走一边吆喝:凉粉!凉粉!孩子们在吆喝后纷纷再问他是哪里来的。卖凉粉的还是绷着脸不予理睬。停顿了一会儿,他大声的吆喝:“庆元- -!”。大家哈哈大笑,都知道了他是庆元大队来的。

大院里每一排人家,共用一个水笼头。所以每户人家都有水缸,以防断水。锔盆锔碗的来了,我们就跟着后面吆喝:锔盆锔碗锔大缸!如果谁家谁家的缸破了,瓮裂了,自然是等锔盆锔碗的师傅给锔好。我这篇灌水,就是看一篇大缸文章有感而来的。那时我在家里负责给缸里打水。我家的小水缸后来腌过咸菜,腌过萝卜,腌过鸡蛋。。。估计现在还在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22 04: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