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185|回复: 0

老子评价孔子:“中无主,道不可居也”

[复制链接]

0

主题

247

回帖

172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726
发表于 2010-4-2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评价孔子:“中无主,道不可居也”

`

信主得救赎

`

吾常读《孔子问礼》一文,每每皆收益匪浅。今特解之,与君共享之。

`
《孔子问礼》原文:
`

孔子尝往问礼,先使子贡观焉。子贡至,老子告之曰:“子之师名丘,相从三年,而后可教焉。”孔子既见老子,老子告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也。”孔子读书,老子见而问之曰:“何书?”曰:“易也。圣人亦读之。”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孔子曰:“要在仁义。”老子曰:“蚊虻噆肤,通夕不得眠。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明抄本“羊”作“子”)乎?夫子乃乱人之性也。”老子问孔子曰:“亦得道乎?”孔子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老子曰:“使道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其君;使道而可进人,则人莫不进之其亲矣;使道可告人,则人莫不告之兄弟矣;使道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其子矣;然而不可者,无他也,中无主而道不可居也。”孔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诵先王之道,明周、召之迹,以干七十余君而不见用,甚矣人之难说也。”老子曰:“夫六艺,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陈哉。今子所修者,皆因陈迹也。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

`
原文解释:
`

孔子想到老子那里去问“礼”的学问,先派遣他的学生子贡去观察。

(可见孔子还是蛮重视的,先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再说。不过也反映了孔子对老子所论述的“道”,并不怎么了解。否则就不会做“派人打探”,来为自己积累感性认识的举动了。文章其后也验证了孔子根本不懂老子的“道”。)

`

子贡至,老子告之曰:“子之师名丘,相从三年,而后可教焉。”

`

(老子却对孔子十分的了解。见到子贡,首先就把孔子的目的全部说出来了。子贡一声未吭。‘相从三年,而后可教焉’,这是老子对孔子的勉励,要让孔子做好学‘道’的准备。

三年其实并不仅仅指三年,是多年的意思。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老子在故意刁难孔子。我们可以从老子出关时,被令尹喜苦苦相求,才留下三千字的《道德经》;且一生无弟子,可见老子当年是想收孔子为徒的。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浪费了一个机缘。)

`

孔子既见老子,老子告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也。”

`

(孔子见了老子,还未开口,老子就说:“好的商人懂得不炫耀自己的财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高尚的人注重道德,并不与别人争夺世俗利益,像一个十足傻子。我想除去你心中的‘拯救世人’的骄气和‘救国救民’等诸多淫志。因为这些对你根本没有什么好处。”

大家可以在这里想象下,孔老夫子是个什么表情?他老人家心里所有的伟大志向,竟然在老子眼中,成为了‘骄气’和‘淫志’。可能正‘晕死’中吧!呵呵。)

`

孔子读书,老子见而问之曰:“何书?”曰:“易也。圣人亦读之。”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孔子曰:“要在仁义。”老子曰:“蚊虻噆肤,通夕不得眠。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乎?夫子乃乱人之性也。”

`

(话不投机,老子继续引导孔子。他询问孔子读什么书,来启导孔子。孔子说:“《易经》,圣人都读它”。似乎孔子想用这最深奥的书籍,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应当是老子眼中那低俗之人。‘圣人亦读之’,我孔子也不是个宵小之徒啊。

呵呵。《易经》不是什么人都能读懂的。《易经》和‘道’一样,不是小智慧之人可以研究的。

所以,老子一听就直截了当的说:“圣人当然可以读。可你为什么要读呢?”***孔老夫子呕血中***老子不是不给面子,而是就事论事。《易经》真不是非得‘道’之人能看懂的。现在的《易经》都被儒学解释得一塌糊涂了。那里还有什么真谛在其中呢?如果有,那为什么《易经》在现实社会中毫无用处呢?

老子看孔子又不吭声,又主动的问:“《易经》的精髓在什么地方呢?”孔子骄傲的回答:“其精髓是‘仁义’!”

这下好了,轮到老子呕血了。真是因果循环啊!

老子粗声粗气的说:“你的‘仁义’就像蚊虫一样,整天在耳边飞舞,吵得人不得安宁。这‘仁义’看似‘舍己救人’的凄惨行为,甚能打动人心,可它却是最大的祸害啊!”

为什么‘仁义’是最大的祸害呢?许多人都搞不清楚。也不会相信,却认为是疯言疯语。

老子是这样解释的:“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也不用每天
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你如果修道,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哪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你是在破坏自然规律,败坏人的天性啊!”

其意思就是说:如果宣扬什么东西,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的话,人早就改变了。

老子的观点也可以用《圣经》里的内容来解释。上帝在拯救以色列人出走埃及时,显示了无数的大能。可以色列人跟随上帝吗?他们明知道上帝的全能和至圣的地位。可他们为了自己的欲望,依然不停的试探上帝的法度,攻击上帝律法。最终上帝不得不惩罚以色列人40年,直到那些试探和反抗过上帝的老一代人,都死了,才能带领新一代以色列人战胜迦南各国。否则,就算是上帝直接指挥,以色列人都会被迦南各国所消灭。

可见,人是多么顽固,多么易于向恶啊!

上帝宣言的“绝对真理的律法”尚且受此对待,那孔老夫子宣扬莫名由来的‘仁义’又有什么作用呢?

孔子不宣扬倒好,一宣扬就被统治阶层利用,成为奴役下层人的‘尚方宝剑’。

老子说:“只有顺从人的本性出发,顺从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的促进社会进步啊!”

这是“金玉良言”啊!‘道’的真谛,解决社会问题的真谛所在。可惜,有雄心壮志的孔子那里会听得进这些言语呢?

老子最后这样评价‘仁义救世’:若击鼓以求亡羊乎?夫子乃乱人之性也。)

`

老子问孔子曰:“亦得道乎?”孔子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老子曰:“使道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其君;使道而可进人,则人莫不进之其亲矣;使道可告人,则人莫不告之兄弟矣;使道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其子矣;然而不可者,无他也,中无主而道不可居也。”

`

(孔子还是沉默,老子仍在引导:“你得到‘道’了吗?”孔子如实回答:“求了二十七年,都没有得到啊。”老子说:“……道不是求就能获得的,因为你的心中没有上主,道无法在你的心中落脚啊。”

这里说出了个世人皆有的‘罪’。人总是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人就是世界的一切。人总是不承认,人是被造之物。不肯承认,造物主的超然伟大性。

有了这个‘罪’,人就违背着显然的自然规律、基本的处世法则。人心里哪会有‘道’降临的地方呢?

非宗教人士是这样,宗教人士也是这样。

人就是有罪的。只要是人,皆有罪。耶稣基督也不例外。而耶稣基督的伟大性在于,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洗尽了自己的罪,并用自己的血洗尽他人的罪,为上帝赎回了无数多国、多方的人。成为了上帝和人类之间的‘中保’。

可天主教徒总是把耶稣基督抬高。其实是想把人抬高,因为他们想抬高自己,自己心中的各种欲望。模糊人与上帝之间的区别。

他们用宗教恐怖压制不同意见,连激进的‘圣保罗’都不敢做的事情,将耶稣基督与上帝等同,都公然凌驾于《圣经》之上。

他们自以为荣耀了耶稣基督,却不知,正是他们的这‘罪’,使人背弃了上帝,直接导致了中世纪的黑暗,更诱发了未来Beast的灾难。因为Beast公然的宣称,它们就是“活着的上帝”。

而现在的天主教又是个什么样子呢?他们既拜上帝,又拜圣灵,还拜各种女神。一个标准的“多神教”,却用“三位一体”来掩饰一切邪恶的行为。

上帝就是最终真理,只能是唯一的、终极的。耶稣基督属于这唯一、这终极,圣灵也属于这唯一、这终极,圣母同样属于这唯一、这终极。只有全心的敬拜这唯一、这终极,才能真正的归属了耶稣基督、圣母、圣灵。

耶稣基督不会让人敬拜他,圣母和圣灵同样不会。他们只会要求人敬拜唯一的、终极的上帝。只有Satan会怂恿人敬拜各种各样的神,越靠近上帝的,就越有价值。因为它知道人的脆弱和不贞,更了解人所拥有的那,自欺欺人的智慧。

人哪,别在使用那所谓的、带罪的智慧了。应当认罪,应当遵从内心最自然的意识,用自然的心来阅读《圣经》啊!)

`

孔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诵先王之道,明周、召之迹,以干七十余君而不见用,甚矣人之难说也。”老子曰:“夫六艺,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陈哉。今子所修者,皆因陈迹也。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

`

最后孔子终于发问了:“我学了许多的学问,为什么没有人重用我呢?是那些国君都很难说服吗?”

老子回答道:“你学的都是过去的东西了,拿到现在当然没有用咯!你应当从这些陈旧的学问中,总结、提炼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道’,这产生各种学问的源泉啊!”

孔子木然,一头雾水。

`

最后:

孔子归,三日不谈。子贡怪而问之。孔子曰:“吾见人之用意如飞鸟者,吾饰意以为弓弩射之,未尝不及而加之也;人之用意如糜鹿者,吾饰意以为走狗而逐之,未尝不衔而顿之也;人之用意如渊鱼者,吾饰意以为钩缗而投之,未尝不钓而制之也。至于龙,乘云气,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使吾口张而不能翕,舌出而不能缩,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阳子见于老子,老子告之曰:“虎豹之文,猿猱之捷,所以致射也。”阳子曰:“敢问明王之治。”老子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以(明抄本“以”作“似”)不自己;化被万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称其名;位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

`

孔老夫子发表了一通感慨后,竟然没有想到自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却不去拜老子为师。

可能是知难而退吧,又可能不同意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吧。

接着,孔子四处寻求机会,去施展自己那套“救国、救民”理论,郁郁而终。倒是在死后,他的理论被统治阶层利用,让他赚足了虚荣。“大圣大盗”(老子语)

而真正利用自然规律来拯救中华的‘道’呢?却成为了人‘成仙、成佛’的载具。

不论人同意与否,‘道’始终如一,始终静静地救赎着人类。静静的上帝,静静的道。

2010-4-2


[ 本帖最后由 caoGt 于 2010-4-2 15:2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3 10: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