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自传或传记从来不乏刺激阅读的亮点,其中政界或者官场人物的回忆尤其吸引升斗小民。近期此类的畅销书颇能说明这一点。国外的有《抉择:我的政治生涯/施罗德回忆录》,书中这位前总理回顾了自己对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做的三次重要的抉择,以及他对小布什、布莱尔及普京等国际政要的直接观感,读来饶有趣味;国内则著名作家王蒙的自传第二部、叶永烈所述说的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看点都是关于过去中国鲜为人知的官场故事和决策内幕。不知道这算不算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秘密情结?
笔者以为,从名人传记里窥探官场秘密,固然难免有一定的偏颇和局限,但也不失为老百姓了解公共事物社会决策的一种途径。书中所阐述的“官场往事”,或许由于时代的局限而有时令人觉得啼笑皆非,但这些都是当事人曾经经历过的活生生的历史,并且这段历史还可能和你我今天的生活相关。这些事实的变迁和细节的改善,本身就显示了我们社会在一些方面确确实实取得的进步。当然也可以看到,还有哪些方面,一些缺陷仍然有待改进。可以遇见,未来关于国内官员、决策智囊的传记作品,关于重大政策出台前后的回忆作品,仍将继续流行。但愿点点滴滴“窥探”所隐含的大众期待,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某种动力。
施罗德的“抉择”
施罗德给德国留下了什么呢?在他抉择背后的理念,让人感觉到德国的“责任心”。 750)
this.width=750">
对于出生平民的总理施罗德来说,可以书写的故事很多。他的童年生活艰辛,曾经梦想靠足球谋生,在五金店打工。他的父亲在他出生(1944年)前夕,在二战中战死,尸骨埋在了罗马尼亚,而直到他当了总理之后,才在一次访问中拜祭了父亲的坟墓……然而这本自传不是要向读者展示他五彩缤纷的生活,而是要展示作为总理的施罗德生活中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政治抉择。
简单地说,施罗德成为总理后,对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做了三次重要的抉择。
第一次是他刚上台就面临的北约要打击南联盟的问题。对于二战发动国之一的德国,出兵境外意味着什么,是一个很值得争议的问题。但施罗德顶住压力,决定派兵参加北约对南联盟进行打击,因为“米洛舍维奇制造了人道主义危机”,如何反应“关乎西方联盟的生死存亡。”
“9·11”事件则让施罗德面临另一个重要的选择。施罗德在自传中说道,“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年,曾被寄予多少希望,以为我们终于可以把20世纪的血腥重负抛在身后了。9月11日纽约的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告诉我们,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能做什么?然而,当阿富汗战争爆发后,是否要把德国军队派往欧洲以外的阿富汗又成了一大挑战。当然,施罗德还是选择了派兵。
接下来,美国迷信武力,准备向伊拉克开战。这又给施罗德一个难题,是站在美国一边,还是从一直支持美国转为反对美国。经过慎重思考,施罗德决定反对美国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拉克和恐怖分子有联系的情况下攻打这个中东国家。施罗德在自传里写到,“我决心已定,宁可辞职也不妥协。拒绝参加伊战的决定不容改变。”
有意思的是,施罗德认为,出兵南联盟和阿富汗,
“使我们获得了对伊拉克战争说‘不’的自由。”——这表明反对伊战是因为心中有原则,而不是为了反美。施罗德给德国留下了什么呢?或许正如他的自传里所重点描述的,他的几次重要抉择,给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他抉择背后的理念,也让人感觉到德国的“责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