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205|回复: 4

抗日名将张灵甫的红颜遗孀:三载夫妻一世情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86
发表于 2007-6-26 0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Black"] 

黄埔四期张灵甫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是国民革命军里少有的用头脑打仗的将领之一,领军作战,胜多败少,但最终在孟良崮走了麦城。张灵甫在抗日胜利后一九四七年的内战中,奉命抗击共产党。他本来擅长平原战,但国府国防部作战厅长刘斐是内奸,故意调派张灵甫到沂蒙山区孟良崮打山林战。孟良崮之役张灵甫对阵中共一名元帅、一名大将、数名中将。解放军诸多将领指挥的人海战术围攻孟良崮四昼夜,国军弹尽粮绝,解放军二十万人像一窝蚂蚁一样涌上山头,张灵甫无奈自杀成仁。 

    张灵甫是中国军人之中最有性格魅力的一位。他文武双全,军功是一人打拼出来的,刚肝烈胆,杀妻一事尤为惊人。英雄的性格不可能完美,正因为张灵甫曾经过份的冲动过,更令人对他的一生追思缅怀。

    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面容肃穆地参拜靖国神社,张灵甫和成千上万国民革命军士兵一样,一早与草木同腐,尸骨无存。

    唐朝诗人张籍有名句:“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犹存如昼烛”。这也可以看作是张夫人王玉龄的真实写照了。

    当年张灵甫在战死前曾有遗书,今日浦东新区天逸静园的玫瑰花园有这份以“灵甫绝笔五月十六日孟良崮”字样结尾的遗书复印件。张灵甫这样写到:“十馀万之匪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想起自己的父亲,“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切”。而此时他也知道夫人已经怀孕在身,故而又写到“子望养育之”。遗书的最后一句是“玉龄吾妻今永诀”。



乱世传奇佳人:王玉龄



张灵甫与王玉龄



王玉龄和张灵甫是1945年秋在上海金门大饭店举行的婚礼,后定居南京二条巷焦园一号。张灵甫十分留恋这个家,曾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住上太太亲手布置的家,我好幸福呀!”可他只是在任74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时住过一段,大部分时间都出征在外。1947年3月,王玉龄在这座别墅里生下儿子张道宇,几十天后就接到张灵甫阵亡的消息。那时,王玉龄年方十九。到1948年,她便告别了这座花园别墅,挚母将雏,坐海轮去了台湾。当初精心构建,却仅仅住了三年的别墅,饱蕴着她的多少欢乐与痛苦。正如张灵甫寄给她的一张昙花盛开的照片,是在淮阴农家拍的,谁知她一生的爱情生活,就像昙花一样转眼就消逝了。 



王玉龄摄于1946年新婚后。王玉龄喜欢这张照片,在照片背面题写“赠灵哥”送给张灵甫。



王玉龄20岁生日留念。1948年摄于南京



张灵甫将军给给妻子的绝命书

浙江长城影视公司耗2400多万元巨资即将翻拍红色经典巨片《红日》之际,在浦东新区天逸静园内发现了60年前张灵甫于孟良崮战役上给妻子的绝命书。



23岁时摄于台北



 1952年,王玉龄只身赴美,纽约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美国工作,但始终怀念祖国。也许是中共领导人良心发现,1967年周恩来邀请她回国参观,和邓颖超接见了她,并周密地安排她到各地参观。从此,她每年回国一次,1975年还去了一趟革命圣地延安。她连续两届担任美国华美协会会长,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工作”。1995年,她支持在美国经商的儿子张道宇回大陆办厂,建设家乡。

    王玉龄虽然因儿子在上海嘉定的华亭办厂而安了个“家”,其实她念念不忘的还是她一生情爱所钟的第二故乡南京,是她日日浮现于心灵、却又阔别50多年的那座花园别墅。因此她向江苏省、向国务院办公室打报告,请求落实侨民房产政策。她还亲自到南京寻访旧址。    



  一 代 抗 日 名 将 张 灵 甫

  

  张灵甫,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

  1903 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乡大东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0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在西安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如云。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于右任曾东渡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1922年,回西安出任靖国军总司令,讨贼军西北第一路总司令。他的书法誉满天下,于是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个条幅。于右任惊讶之馀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一同谈古道今,指点江山。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壤,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馀,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

  1926年,热切投身革命的张灵甫参加了广州黄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同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

  1927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张灵甫的仕途并不顺利: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不轨,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但由于他书法出众,所以反而这段时间反而润笔颇多,南京街头张灵甫书写的招牌店名多如牛毛。

  张灵甫的转机在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

  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 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 年,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 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

  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前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

  得知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

  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很快提升旅长。旅下辖团,实为师长。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中炮弹负重伤。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在不久的上高会战中,腿部再度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但由于伤势过重无力回天,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

  此后张灵甫还随有抗日铁军之称的74军参加长沙会战、长衡战役、常德会战、上芷会战的重大抗日战役,立下赫赫军功,是一抗日名将被老蒋赞为模范军人。1945年他从陆大甲级将官班毕业旋赴南京任整编为74师中将师长。
zhang2.jpg

0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香香

积分
25379
发表于 2007-6-27 01: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灵甫将军生前身后留下的谜团

60年前,国军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将军在手足相残的内战中于山东孟良崮地区以身殉职,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抗日名将生前身后的经历也给我们留下了团团迷雾。

1.  古城杀妻之谜

张将军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是因为当年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案”,案情本身倒不复杂,1935年冬,时任74师113团团长的张灵甫从前线返乡探亲时,用手枪将妻子吴海兰击毙。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对恩爱夫妻反目成仇,酿成这场杀妻的人间惨剧?此案的起因流传着几个版本,甚至有些戏剧性的演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张灵甫听信传言,怀疑妻子有外遇,于是醋海生波,爱之深恨之切,一怒之下痛下杀手。这个版本依据的大概是曾与张灵甫在同一部队有过接触的吴戾天1984年在陕西文史资料上发表的《我所知道的张灵甫》一文对此事件的描述,大意是:张在部队听到传闻,借春节假期回到西安,后携妻儿回户县省亲,除夕夜命吴海兰去后院菜地割韭菜包饺子,张趁吴海兰弯腰割韭菜时,从背后开枪将其打死。但这个说法有一个天大的破绽,我不知道上个世纪30年代,天寒地冻的西北地区难道已经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了吗?最近在一些资料中也看到了另外一种说法:张将军遗孀王玉龄女士在接受访谈时,曾经提到过:在与张将军婚后,王女士曾从侧面问过此事,张的回答是:她拿了我的东西。而曾在张将军手下任职多年并且私交甚好的刘光宇在与王女士谈及此事时的回答更为直接:她偷了张灵甫的文件。张灵甫当时正在与红军对抗的前线,如果确有其事,这“通共”的罪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张灵甫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以当时斗争的策略和手段,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物证的支撑,表面上的当事人也都已不在人世,杀妻之谜看来不会有解开的一天了。

2.殉职死因之谜

孟良崮战役,国军整编74师全军覆没,张将军也以身殉职,但几十年来,他的死因也似乎也成了一个谜。有“被击毙”说,多见于大陆官方出版的军史战史和参加过此役的高级将领回忆,如96年7月公开发行的《第三野战军战史》等。有“战败自戕”说,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官方说法,近些年来大陆媒体也披露过一些资料文件佐证,如华野敌工部长吴宪当年编写、47年8月1日由政治部出版的《蒋军74师的调查研究》,张的遗嘱等。还有“杀俘”说,称张战败被俘后,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为报漣水之仇将其打死。近年来更有一种说法是:张当时只是身受重伤,于六纵转移途中离世。这个说法倒也能够解释为何在孟良崮战役结束,黄百韬、李天霞两个整编师近在咫尺,华野各纵队奉命迅速撤离战场时仍然用担架抬着张的遗体并于两天后埋葬的理由。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我所看的有限的资料中,没有看到最后时刻和张在一起的74师指挥部被俘人员的证言或回忆,(曾拜读作者署名为钟子麟的网络文章《王牌悍将张灵甫传》,其中引用了当时74师辎重团一连连长李怀胜、74师副师长邱维达的回忆,证明张将军为自杀殉职,但两人似乎非亲眼所见)他们可是现场的亲历者,这不能不说是要解开这个谜底的一个遗憾。

3.遗骨下落之谜

张灵甫将军殉职后,他的遗体下落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普遍的说法是张的遗体当时由华野特务团士兵葬在沂南县一个叫野猪旺(野竹旺)的地方,随后有说移葬南京的(蒋曾为张在南京玄武湖畔修筑陵墓,南京解放后被毁,但此为衣冠冢的说法较多),有说移葬安徽滁县的(47年8月13日,曾在此举行74师剿*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我在夏继诚所著《民国热点人物追踪》(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书中还看到一种说法:国军追兵占领野猪旺后,将棺木挖出直送南京,经淮阴时遗体开始腐烂,遂将棺木埋在淮阴城南公园北侧,墓很高大气派,约两层楼高,淮阴解放后,张墓被掘,尸骨经处理后存放于省立淮阴中学北院西侧6号楼下的生物实验室,作教学用,文革中被运走,下落不明。

2003年末,上海浦东“天逸静园-玫瑰园”,张将军遗孀王玉龄女士主持了张灵甫将军灵葬安放仪式。

一位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将星陨落在兄弟相残的沙场上,其原因令人深思,其结果令人唏嘘。撇开意识形态因素不谈,张将军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以一师之众对数倍于己之敌,以少将之衔(中将为追赠军衔)对一名元帅、一员大将、数员上将、中将,并重创对手,虽战败殉职,但也足以慰籍其戎马生涯了。为战而生,因战而死,这也许就是军人的宿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回帖

30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07-6-27 06: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抗日名将张灵甫全传

中华抗日名将张灵甫全传

作者:大陆人

【大纪元4月22日讯】

”九评“中讲到:”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共情报战线直达蒋介石身边,国防部作战次长、掌握国民党调动军队大权的刘斐中将竟是中共地下党。在被调动的军队自己还不知道时,延安就已经得到情报,并据此而拟好作战计划。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和亲信随从熊向晖,将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的计划通报周恩来,以致胡宗南打进延安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周恩来曾经说:“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主席就已经看到了。”
  
刘斐除了使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扑空之外,还是断送抗战中闻名中外的国军第74军(张灵甫整编第七十四师)的罪魁祸首。
  
第74军军长张灵甫将军与孙立人、廖耀湘、薛岳、邱清泉、胡琏等一样,是抗日名将,决非中共讲的那样。中共是什么都能瞎编,无任何道德。这里就谈一谈张灵甫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及最后其第七十四军是怎样被中共特务刘斐断送的。
  
张灵甫(原名钟麟)1903年出生于陕西西安东乡大东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0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中学时代的张灵甫就表现出书法方面的天赋,在空闲时经常带上纸笔去文庙临摹,加之勤奋努力,技艺大增。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如云。一日,被称为中国近代五百年草书第一人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应邀参加长安中学的书法展,张灵甫在于老面前一口气写下五个条幅,于老见了赞不绝口,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一同谈古道今,指点江山。1923年中学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壤,有志难伸,遂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成为这所名牌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如果不是生于乱世,中国肯定会多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书法家。
  
张灵甫在历史系完成一年学业后,投笔从戎,先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后又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的引荐下加入了国民党。黄埔军校毕业后,张灵甫被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任职。
  
1932 年,已是团长的张灵甫率部至鄂豫皖区进剿烧杀抢劫、无恶不做的红军,于六安、苏家埠突破红军防线,将红军击溃,获蒋介石和胡宗南赞赏。在随后的麻城、黄陂战斗中,充当先锋的张团勇猛的进攻红7师和红20师阵地,一天就完成突破,张团一路追击,红军被杀的大败,一名师政委被击毙,一名军长重伤,团、营、连干部被俘若干,胡宗南连夸张灵甫是“黄埔英才,革命猛将”。不久,张灵甫又以一团之众,突破红军主力对卫立煌军部的包围,救出卫立煌。同年冬,在漫川关之战中,为关闭红军逃窜之路,率部与红34 团、219团血战,获相当战果。后在入川追剿红4方面军中,张灵甫部在广元被红军人海战术围困、攻击,张率部队临危不惧,顽强反攻,杀出重围,突围而去。后因上马时腿受伤到西安休养,腿好后驻扎广元并结婚,结婚后不久,张灵甫因怀疑妻子有奸情而杀妻入狱,中断了军旅生涯。
  
张灵甫在监狱中,没有忘记自己对书法的爱好,笔润不少,作品颇多,当年南京城里有许多的招牌都出自张灵甫的手笔。

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在汉口组建了一支新军──第74军,军长为俞济时,下辖王耀武的第51师和俞济时自兼师长的第58师。在师长王耀武的要求下,张灵甫被秘密释放,出任第305团团长,率部奔赴淞沪战场。在著名的罗店战役中,张灵甫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军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军800多人,取得了显著战果,受上级表扬。后又在望亭(137号大桥)之战中以一团之众抗击日军最著名的久留米师团(第18师团)三天并予敌以重大杀伤,圆满完成任务。

日军这个著名的第十八师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于一九四二年初进攻马来西亚,以伤亡一百多人的微小代价,竟使英军十五万人投降。张灵甫仅以一团之众就使其在望亭三天不能越雷池一步,对国军从淞沪战场安全撤退功不可没,真属一员悍将。第十八师团后进攻缅甸,一直攻到中国云南境内的惠通桥,直到一九四四年底才被著名的全副美械装备的中国远征军---孙立人的新一军及廖耀湘的新六军彻底击败。

从淞沪战场撤退后,张灵甫随第七十四军守卫南京,在南京保卫战中,张灵甫受伤,战后升为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

在1938年10月的武汉保卫战中,74军参加著名的万家岭战役,与友军合作歼灭了松浦淳六郎中将率领的日军第106师团。战役中,74军第51师奉命攻占张古山,堵死第106师团的退路。王耀武观察地形发现,该山易守难攻,却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必须夺占,但势必伤亡巨大。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之后,张灵甫亲自带领精兵上阵,很快占领该山。因此阵地对日军突围至关重要,松浦淳六郎率重兵配以飞机重炮攻击,张灵甫身中弹片多处仍率部死战,与日军白刃格斗,反复争夺,经五昼夜激战,终于牢牢控制该阵地。这个争夺战,日军仅遗留在张灵甫所部阵地前的尸体就达四千多具!可以说,没有张古山争夺战的胜利,就不可能有万家岭大捷。此役,74军一战成名,从此成为国军主力之一,而张也因此获国民党云氅勋章,升任153旅旅长。

抗战时期74军的军歌是:“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1938年年底,第74军驻扎在长沙,在著名的长沙大火中,74军帮助百姓在灰烬中重建家园,张灵甫更是亲自率队伍帮助百姓。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第74军军长。

1941年春国军与侵华日军展开江西上高会战,日军之第33师团被击破,伤亡惨重。第34师团及独立第20混成旅团被歼约十分之七,国军总计毙伤日军一万五千余人。战后,侵华日军主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被撤职,改由阿南惟几中将接任。

此次战役被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此役中“74军战斗力量坚强”(罗卓英3月29日致蒋介石电)。据国军战史记载:“中路日军第34师团22日集中万余兵力,在飞机掩护下猛攻74军阵地,74军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后,第74军因战功显赫,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军队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

会战中,张灵甫腿部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被称为“跛腿将军”。

此役张灵甫代师长因表现优异,于当年冬天升任第58师师长。不久,张灵甫将军经蒋介石特批,进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学习,成为甲级将官班唯一的一名少将学员。

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
  
1945年4月在国军抗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湖南芷江的雪峰山战役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主力血战大获全胜,张灵甫被称为“常胜将军”。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及美国金质自由奖章,并升任74军中将军长。

抗战结束后74军获极高荣誉,作为御林军守卫南京,张灵甫将军兼任南京警备司令。

就在那一年, 王玉玲女士与张灵甫将军经人介绍在长沙一个理发馆里见了面, 开始了他们的交往,并于这一年的金秋在上海金门大饭店举行了婚礼,之后定居南京二条巷焦园一号。据说张灵甫十分留恋这个家, 曾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住上太太亲手布置的家,我好幸福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至1946年,国民政府因国家财政困难,大力消减军队及地方部队。依照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的计划,至一九四五年底,国内原有一二四军,三五四个师,三十六个独立旅,二十八个独立团,十五个独立营,裁减了三十一个军,一一一个师,二十八个独立旅,八十三个独立团,十个独立营。军事机关原有四五五○个单位,裁并了一七七九个,军事学校原有九十二个,裁并了七十个,总计原有兵员是五百九十余万人,整编后是四百三十余万人。国民政府的计划是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以内,用集体转业、个别转业和给资遣散三种方式,再行裁汰官兵一百八十万人。国民政府的苦处是,庞大的军费开销,国家财政支付不起。第74军接受整编,复员了一万多人,缩编为“整编第74师”, 仅剩兵力三万两千人。
  
不想中共却趁此将被消减及遣散的军队(包括三十万关东军)收编在自己手下,全然不顾自己在抗战时期种植鸦片、购买枪炮、与日伪相互勾结、以互不侵犯为条件频频向政府军进攻、破坏抗战,因而不具备资格接收日军降区的事实,开始向政府军大举进攻,悍然发动了内战。内战其实是中共发动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打的精疲力竭,根本不愿再战,因此才搞了复员。如果国民政府要发动内战,兵力越多越好,搞什么复员呀?!
  
1945年底--1946年初,中共开始到处叛乱,阻挡破坏国军接收日军降地, 国民政府忍无可忍,不得不应战。1946年7月,整编第74师被调至苏北前线。张灵甫率74师先后攻 占被中共抢劫军非法占据的淮安、淮阴、宝应等重镇和十几座县城,声名大振。10月强攻 中共军事要地涟水,两日即穿越1百多米的淤黄河攻入城内与中共5旅和7师激战,最后在中共抢劫军用人海战术倾巢而出从外地全力增援的情况下,才暂时后撤。同年12月, 74师再攻涟水,仅14天就击破中共抢劫军华野6师(纵)、10纵6旅、7师19旅13个团的防御,占领涟水城,歼敌数万,此役中共抢劫军华野仅第6师即死伤5000多人。
  
战后,中共抢劫军从苏北逃窜,进入山东。七十四师乘胜追击,又攻克匪军盘踞的沛 阳、新安、郊城各要点,直取临沂与蒙阴。一路兵威浩荡,使中共抢劫军望风披靡。

七十四师的接收临沂入城式,尽显美械装备的抗日铁军的军威,多少年后,临沂城的老 人提起当年的七十四师仍然是激动万分,自豪感仍然荡漾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尽管经受了中共党文化几十年的摧残,那种耳闻目睹的震撼,那种抗战胜利后看着国军战功赫赫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凯旋的民族自豪感是刻骨铭心的。
  
张灵甫手下败将中共抢劫军头目陈毅对74师是恨之入骨,极欲除之而后快。就在张灵甫军攻占涟水 之后,隐藏在国防部的作战次长、掌握国军调动大权的刘斐中将(中共地下党)便蠢 蠢欲动了。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陈毅和刘斐是配合在一起的。

刘斐利用国防部有关人员对鲁南山区地形不熟,极力促成了置张灵甫军于死地的作战计划:令张灵甫军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受纵队司令李天霞指挥及支援。令驻汤头镇张淦纵队,向界湖担任右翼策应。令驻蒙阴黄百韬军向北桃墟担任左翼策应。
  
鲁南山区尽是崎岖的山路,第七十四师人马拥挤,宿营、补给均极其困难。因为到处都是岩石,很难构筑工事,大炮不能灵活运动,拉拉推推,几乎变成了累赘和废物。对这种“逢山不能开路,遇水(汶河)搭不成桥”的绝境,第74师将士都有怨言。据随军国民政府官员毛森后来的回忆录说, 张灵甫当时牢骚满腹:“我是重装备部队,如在平原作战,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二,三十万人都来打我,我也力能应付;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张灵甫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从张灵甫的话上分析,这个人肯定是张灵甫的上司,且是制订作战计划的人,而且张灵甫是对其无可奈何。如果是李天霞的话,张灵甫大可以向兵团司令汤恩伯反映情况,不至于如此无奈;张淦、黄百韬与张灵甫同级别,决无可能;如果是汤恩伯,从后来(请看下文)汤恩伯询问国防部的情况看,也是不可能;如果是顾祝同,从后来(请看下文)顾祝同回应汤恩伯的话来看,也不可能;从后来国防部作战厅长刘斐回应汤恩伯的询问情况来看,刘斐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此重大军情,关系到国军主力74师生死存亡,主席少休息一会又有何妨,刘斐是故意拖延;如果制订出的作战计划不是出自于刘斐,则谁出的主意谁负主要责任,刘斐又哪敢不紧急通报主席及负责人呢,因此制订如此杀人计划的主谋当是刘斐,刘斐是心中有鬼,非使计划实施不可。综上所述,张灵甫指出的这个要要他命的上司,就是制订如此杀人计划的中共特务国防部作战厅长刘斐。
  
中共邪党为了掩盖自己使用间谍的卑鄙伎俩,不惜将张灵甫描绘成一个有勇无谋、急功近利、轻敌冒进的人。其实,看当年武汉保卫战中,若不是张灵甫提议奇袭张古山,安有国军抗战时期唯一一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万家岭大捷?想想那可是1938年,抗战刚刚开始不久的时候,当张灵甫出奇兵取胜的时候,此前中国有几个这样有谋的军官?张灵甫又身中七处弹片仍指挥部队击毙日军四千多人于阵地前,此前中国又有哪个将军有这样的辉煌的战绩?因此张灵甫实是当时第一位有勇有谋战绩出类拔萃的军官。从张灵甫进入鲁南山区后,对国防部作战计划多出怨言来看,张灵甫根本不愿意将重装备的74军投入山区作战,对自己部队参与鲁南山区作战的结局早有预料。是中共间谍刘斐断送了74师。
  
在孟良崮会战前的那天晚上,国民政府的一些随军官员也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即向汤恩伯总司令报告了情况:中共抢劫军陈毅部有二十万人,都隐伏在坦埠附近,汶河 水位虽然不深,但沙滩广阔,通过广阔的沙滩,非常艰苦,74师暴露在二十万敌军火力面前,太危险了。第一百军李天霞部,战斗力并不强,并且在孟良崮的西南,隔着一座大山,能否支援的上令人怀疑。张淦纵队主力在汤头镇,距离74师也有七八十里,又有河流山崖阻挡,如何策应的上呢。黄百韬部本来可以增援,但由蒙阴经北桃墟至垛庄的路,两旁都是高山,部队无法展开,到了垛庄之后又是山路,如令黄百韬抽出主力,蒙阴又告危险。
  
汤恩伯听后非常不安,立刻用电话向国防部作战厅长刘斐作了通报。但刘斐说: “这是最高统帅的决定,命令既下,不能更改。现主席已休息,不便惊动他。”汤恩伯非常不安,又打电话向徐州的顾祝同详细报告,顾祝同的回答竟是:“作战命令直达各整编师(即有关各军部),徐州陆总及你的兵团部,只是指示照办,负责督战,明晨即开始行动,照命令行事吧!”顾祝同的不警觉,终使刘斐与陈毅的阴谋得以实施。
  
第二天上午,张灵甫报告说:“我军少数渡过汶河,即被共军伏击。现陈毅倾巢南下,向我两翼包抄,似有十个纵队之众,对我取包围之势,左翼一部,直趋垛庄,截断我军后路。我已命令各部队,一面应战,一面从速退回原驻地。但是大炮、马匹挤在山地、河边,敌军向我密集轰击,秩序相当混乱。”汤恩伯命令张灵甫: “切实控制秩序,集中火力,压制敌军人海冲杀。”同时命令李天霞立即日夜兼程增援。
  
但李天霞部增援不力,国军丢了垛庄,终使74师在孟良崮地区陷入了二十万中 共抢劫军的重围。

中共抢劫军用人海战术消耗74师弹药,用迫击炮炸破岩石,使拉大炮的千百马匹 狂奔,秩序打乱,危急时刻,张灵甫组织部队进行了顽强而严密的抗击,中共抢劫军 不惜以人海战术作代价组织了一次次冲锋,均被第74师逐次击退,中共抢劫军的尸体堆成了山,伤亡达十万人以上,根本不是中共抢劫军掩盖的仅仅伤亡一万多人,否则怎么会使抢劫军头目陈毅发出“今后永远不让儿子当兵”的心惊胆寒呢?但即使打的如此心惊胆寒,中共抢劫军还是无法占领这仅仅方圆几公里的光秃秃的石头山。

最后,由于74师配备 的大量水冷式重机枪因长时间发射导致枪管烧红,水用光后,初时以人尿代之,后 人尿亦无所出,终于无法持续使用,构筑不起强大的火网,师主力第三天开始退守主峰附近,由于人员密集,被中共抢劫军的迫击炮炸碎的岩石击成重大伤亡,四昼夜之后,第74师子弹火药、粮食和水全部都打光用光了,此时,通往74师指挥部的山谷中,中共抢劫军的尸体已经铺了7层,真是尸山血海,中共抢劫军象蚂蚁一样蜂拥到山上,最后时刻,师长张灵甫向国民政府国防部发出了最后一封杀身成仁的电报,同时手书给在南京的妻子王玉龄:

“十余万之匪,向我围攻数日,今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决定与仁杰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上报国家领袖,下对部属袍泽。老父来京,未克亲侍,希善待之,幼子希善抚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五月十六日孟良崮。”

随后,张灵甫与副师长蔡仁杰、旅长卢醒等集体自杀,时为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十六日。
  
此时,老天震怒,原本数天来一直晴朗的孟良崮上空倏然几声霹雳,天地昏暗了,从天上降下一阵冰雹,霎那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狂风呼号,飞沙走石,暴雨、冰雹倾盆而下,张将军的英勇壮烈,竟使天怒人怨,风云变色,草木凄悲。孟良崮的黄昏,转瞬间被罩进了一片黑幕,遍地是天地呜咽,山河咆哮!
  
当时天象的变化,在整编第74师幸存将领林伟年及朱夜的回忆文章<<张灵甫壮 烈千秋>>、<<孟良崮的黄昏>>两文中都有记载。中国的古人讲天 人感应,从这一点上说,后来人对张将军用何种方式成仁的争论可以告一段落了, 中共版本的‘击毙’谎言也可以被揭穿了,因为非壮烈成仁,非武灵下世,不可能 有此天象。

沂蒙山的老乡们则传说:“74师运气不好,要是大雨早些时来,也不至于机枪打不响。”

几小时后,国军后续部队赶到,中共抢劫军来不及详细打扫战场即仓惶逃走。孟良崮 漫山遍野都是血水,据说如今山上的土石仍然都是血红的颜色,历史在继续诉说着中共邪党杀害中国抗日铁军的罪恶。
  
多少年后,参加过孟良崮会战的中共抢劫军军头还对74师心有余悸:“74师太能打了,就算 是败局已定,他们也会拼命打下去,那时进攻部队的伤亡已经非常惨重,远远超过了几个74师,已经打得心惊胆寒,如果国民党的其它部队早来几个小时,可能结局就完全不同!”
  
这年的三月,王玉龄在南京别墅里生下儿子张道宇,几十天后就接到张灵甫阵亡的消息。那一年,王玉龄十九岁。一年以后的一九四八年,王玉龄告别了这座花园别墅,挚母将雏,坐海轮去了台湾。当初精心构建,却仅仅住了三年的别墅,饱蕴着她的多少欢乐与痛苦。她一生的爱情生活, 正如张灵甫寄给她的那张在淮阴农家拍摄的昙花盛开的照片,就像昙花一样转眼消逝了。

到台湾以后,王玉玲作为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上将的遗孀,本来可以不用工作就可以生活,但她念自己才二十岁出头, 想走自己的路。因此,在王玉玲的亲戚--时任国军陆军总司令的孙立人将军的帮助下,1952年,王玉龄只身赴美,就读于纽约大学,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美国工作,一直到退休。 王玉玲一直想念张灵甫将军, 没有再嫁,五十多年后碾转托人寻回了将军的遗骨,安葬于上海浦东玫瑰墓园。

玫瑰墓园,由黄埔将领后代投资兴建,座落在上海浦东最东端的一个荒凉小镇上,由黄埔将领后代投资兴建,许多当年叱吒风云的黄埔将领安葬其中。在玫瑰园一处草坪上立有一尊父子雕像,将军轻抚飒爽少年,微微曲臂遥指远方。那是根据抗战时期率国军第十军死守衡阳四十多天,使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焦头烂额的抗日名将方先觉和他儿子的形象塑造的。铜像中的少年,就是方先觉的儿子方庆中,是玫瑰墓园的投资者。

玫瑰墓园建成后, 第一个迎来的就是张灵甫将军的灵葬。二○○三年十二月底,王玉龄在上海浦东玫瑰园举行了灵葬安放仪式,同来的还有张将军的儿子,一位和张将军同样魁伟的北方汉子,他同时也是墓园投资者之一。
  
摆放在玫瑰墓园二楼的“室内葬纪念区”的纯白玉晶石上刻写着将军夫人王玉龄的哀思:"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肖像下方是将军的生卒年:一九○三---一九四七。一九四五年他们结婚的时候,将军已经四十出头,而王玉龄还不到二十岁。结婚只三年,将军战死,六十年来,王玉玲没有再嫁,现在已是80岁高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6-27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6-28 2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7 06: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