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17|回复: 0

孝道成就的大清官海瑞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3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1
发表于 2007-7-3 1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瑞像



海公祠坐落在龙山的海公祠,是淳安百姓自明代以来为纪念清官海瑞所建的第三座专祠。新祠以拆迁富文乡境内一座“王氏宗祠”易地重建而成,保留了它原有的营造结构和晚清建筑风格。

朱元璋严酷统治的明朝,实际上是一个腐败丛生的朝代。朱元璋采取了许多极端的措施来严惩贪官,“今后犯赃者,不分轻重皆诛之”。贪污几十两碎银就要遭来杀身之祸。朱元璋还把贪官的皮剥下来,挂在各地衙门。明朝朱元璋时代颁布的反腐败条例和廉正奖励规定也是空前之多的。尽管如此,当官的并没有被吓住,各地贪赃枉法的还是层出不穷,贪官的数量和被杀头的官员,同样创造了历史最高。偏偏也是这样一个朝代,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清官海瑞。海瑞为什么能“出污泥而不染”?当然,绝对不会是海瑞是当朝最怕死的人!海瑞坚持一辈子清贫如洗,刚正不阿,哪怕是很小的细节,都十分苛求。

读有关海瑞的史料,研究海瑞的一生,不难看出,海瑞之所以成就为一名大清官,得益于他的坚守孝道,得益于他有一个严厉而正直的母亲。“不求合俗,事必认真。九分之真,一分放过,不谓之真!”这是海瑞自书的人生教条,也是母亲对海瑞的教诲。这样的信条,反映了海瑞及其母亲是道德完美主义者,和物质利益的轻视者。为人处事,都有十分之十的严格要求。唯一可以忽略的是“合俗”,也就是说,在世俗面前,不必妥协,一切不合法合德的事情,都不能因世俗需要而通行。这样的教条,母亲从他四岁丧父,开始半懂事,就开始灌输,也成功地贯串其一生。

海瑞的母亲年轻丧夫之后,终身未再嫁,而是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海瑞身上。“先后苦针缝,营衣食,节费资,督瑞学。”她严守妇道,吃尽了劳苦,一方面是为了抚养海瑞,一方面更是为了给海瑞树立一个忠贞的榜样。在学习问题上,海瑞的母亲尤其一刻不肯放松。海瑞母亲亲自督促儿子,学四书五经。她要求海瑞对《孝经》《尚书》《中庸》要倒背如流,并以此树立海瑞的传统价值观。“有戏娱,必严词正式悔之”。从思想到行为上养成了海瑞严肃正经。海瑞的父亲是一个浪荡的败家子,海瑞母亲就以此为反面典型,教育海瑞,并希望海瑞一自己的行动,重塑家族形象,挽回男人的尊严。

海瑞牢记母亲的教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中,践行孝道是是他的终身不渝。海瑞在其《规士文》中,回忆自己自小就“路逢长者,让道一旁;同行年高,叨陪末座”。在学堂里,海瑞由于十分遵守纪律,恪守规矩,尊重师长,被誉为“年少圣人”。海瑞当官之后,不敢有半点雷池。因为严格按照国家给的俸禄过日子。海瑞家里十分清贫。母亲就跟他一起,在官府后院子的荒地里开垦,种些瓜果粗粮,贴补伙食。在浙江淳安做县官的时候,县城的肉贩子说,一辈子没做到海瑞的生意。海瑞全家一年吃不上几回肉,一大家子跟着海瑞受苦。海瑞有时觉得愧对老母,一次母亲做寿,就上街买了两斤肉,结果轰动了街市。商贩们奔走相告,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还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母亲听说后,就严厉地责罚他。海瑞“跪而疾书”,给母亲写了一篇悔过书,算是“寿礼”。

海瑞一辈子关心民间疾苦,“上尽忠孝,下恤民情”。在生活上,母亲要求他不忘穷苦本色,“与民同苦,苦又何冤!”她启发海瑞,说如果你觉得当个县令很苦就委屈,那么那么多辛苦的老百姓不就更委屈了,他们还没有朝廷俸禄呢!这种民本思想对海瑞执政影响很大。海瑞在工作上一切为民着想。他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为他们减轻赋税。朝廷拨下来的公款,海瑞从来不作提留,更不会象现在有些县官那样,拿公款甚至国家扶贫款、社会保障款去修办公大楼,换豪华汽车,吃宫廷大餐。上级来检查工作,海瑞严格按照规定,从简接待。汇报工作的时候,他总是说地方上的问题,说百姓的困难,而不是大吹个人政绩。海瑞在遇到昏官欺压,皇上一时不明是非的时候,宁可辞官,也不屈从。所以,海瑞有几次愤而辞官的经历。母亲在世的时候,都极力支持海瑞的做法。并没有因为海瑞丢官而责怪。母亲保节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海瑞与邪恶斗争的勇气,为海瑞提供了精神保障和心理慰藉。

海瑞的光辉虽然没有照亮社会黑暗,中国封建官场继续延续着腐败,但是从此有了海瑞这盏灯高悬在官员们的头上。有时候,他能唤起一些人做人的良知,抑制人性贪欲的放纵。海瑞伟大的母亲,更是为天下官员的长辈,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她是正统孝道文化最成功的培植者。她个人身上,体现出的母格伟大力量,通过孝这样一个载体,向子女,向社会,向后人,做了传播。有了海瑞,天下官员的父母更懂得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有了海瑞母亲这样的母亲,天下为官当政者更懂得如何做子女。----至少有了一个醒脑的教材吧。

海瑞
(1514-1587)
   
海瑞,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海南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治黎策》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到福建延平府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嘉靖三十六年任浙江淳安县知县,在任期间著有《淳安政事》。嘉靖四十三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嘉靖四十五年世宗皇帝迷信道教,讲究长生之术,不理朝纲,以死上疏,条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触怒嘉靖皇帝,皇帝读罢此奏疏,非常愤怒。传说他当时把奏摺往地上一摔,嘴里喊叫:“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旁边一个宦官为了平息皇帝的怒气,就不慌不忙地跪奏:
“万岁不必动怒。这个人向来就有痴名,听说他已自知必死无疑,所以他在递上奏本以前就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已经吓得统统逃散。这个人是不会逃跑的”。嘉靖听完,长叹一声,又从地上捡起奏本一读再读。    

嘉靖把奏章留中不发。他有时把海瑞比做古代的忠臣比干,但是皇帝不想自己成为商纣。有时又痛?海瑞为“那个咒?我的畜物”。有时他责打官女,宫女就会在背后偷偷地说:“他自己给海瑞骂了,就找咱们出气!”
后海瑞终被被罢官入狱,在狱中住了10个月。嘉靖世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调尚宝司任司丞,后升审谳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此期间,他黜贪官、搏豪强、整治宿弊,使权豪势宦敛手屏息,同时也触怒权贵,遭到打击。隆庆四年因抑制豪强,被劾离职,返回原籍。后张居正当权,张居正政见与海瑞不合,始终没有起用海瑞。

  张居正死后、万历十二年(1584)朝廷又召回起用,任通政司左通政,万历十三年任南京右金都御史,未到任就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都御史。万历十五年(1587)因病卒于南京。出丧那天,送葬的百姓如丧考妣,伫列长达百里之多,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谥忠介。海瑞以“直言敢谏”称著于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据《明史》记海瑞“秉刚劲之性,憨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励,诚为人所难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7 0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