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14|回复: 0

刘斌夫:是谁最早提出“西三角”?

[复制链接]

0

主题

25

回帖

31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5
发表于 2010-5-22 01: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斌夫:是谁最早提出“西三角”?

西三角,大约是刘斌夫先生在2004年写成、2007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城市走向》(中国经济出版社)中首度提出的。
“金三角理论”是刘斌夫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思想的一大亮点,是为反对误导老四川连续3个五年计划的伪学术“成渝、成绵‘两点一线’论”而提出的!

西三角,是纵联中国西部南北两版块、包罗而今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成渝城市群”和未来的“中国经济第八增长极-大西北城市群”的“成渝西大三角经济圈”,只有成都、重庆、西安三城市才具有中国西部经济的主要支撑地位!西安、成都也可能是未来西部的第二、第三个直辖市。
西部其他城市,包括省会市、区域中心城市,只是这个“大三角经济圈”内外仅具从属地位的城市,不可能具有最强力支撑功能与作用,只能作为有力补充和与之呼应。

刘斌夫2009年写成、201041日出版、425日在北京正式发行的新著《策划重庆,策划四川——构筑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清华大学出版社),再度以大量篇幅阐述构建“成渝西大三角经济圈”的价值地位、重要性与迫切性,力主川渝陕省际经济合作。
并首度和再度提出“西出战略::“新天路”-“亚欧国际铁路”-“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将成都列为未来第一主中心枢纽、重庆列为未来第一副中心枢纽、西安列为未来第二中心枢纽、新疆南部喀什列为未来第二副中心枢纽。
西(安)汉(中)高速公路通车前夕,刘斌夫作为“四川省强县扩权专家团“成员赴四川巴中地区考察演讲时,首度提出《推进川陕省际旅游联动,打造秦巴山水民俗画廊》的动议。
后来,在文章、内参和专著中呼吁,加快成都-西安、成都-重庆、重庆-西安城际铁路快速列车建设进程,加强中国西部南北版块之联系,是推进成渝西大三角省大城际经济合作圈的重要基础。

刘斌夫在《策划重庆,策划四川》书尾,浓墨重彩地强调:
尤须注重的是,幅员比东部辽阔、资源比沿海富集的西部内陆地区,有了综合交通引擎的驱动和国际新口岸的开放,更要力避过度透支资源而致的“资源主导型”短期增长模式,或过度依赖境外投资和境外市场刺激的“出口主导型”单一增长模式,而应兼重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双增长,形成“多元产业主导型”和“投资、出口与内需多重驱动复合型”经济和谐增长新模式,进入可持续长足发展良性循环。西部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亦必将反作用于东部,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低碳、高效、优品质、多元化转型。
激情洋溢地展望:
新十年大西部直追沿海
改革开放第230年,西部开发第210年,是西部发展将与沿海同步的“后新时期”、“后改革时代”和“后城市化新阶段”。
如果西部开发建设能够借重沿海投资转移之实力,开放自己最近最便捷的国际新口岸,筑起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新通道,保护与开发资源并举,发挥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必将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当前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过多地受美国牵制和主宰,在中国向欧美廉价出口以维系巨大贸易顺差和美国向中国大量借款以维系其巨额财政赤字两方面互相依赖,这种过度的双边依赖潜藏着较大的经济风险。中欧贸易因交通格局变化而将更加勃兴,即可调整亚、美、欧三角经贸关系,建立新的中欧美贸易平衡和经济平衡。中国“西出战略”将强力刺激西部发展,使西部广大农村经济得以带动,明显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缩小西部城乡差别,以降低中国产商品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中国经济自我驱动发展的自信力。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形成的标志,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由东部向西部完美转身,西部经济发展特色有别于东部,西部发展规模与水平直追沿海,西部内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效率与东南沿海同步,西部城乡经济品质、GDP质量和社会发展和谐度更为优化,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容转变。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希望在西部……在新疆,在重庆,在四川,在成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09:3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