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37|回复: 0

目击中美关系“解冻”细节 基辛格险些天机泄漏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1
发表于 2007-7-11 07: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主管钓鱼台国宾馆的警卫工作,并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此前基辛格秘密来华时担任警卫工作负责人之一的邬吉成,有幸耳闻目睹甚至亲身参与了许多未能尽披于史册的历史过程的细节。

1.接待人员不能带本,布置的工作只能靠脑子记

接待基辛格秘密来访的工作,从(1971年)6月末就悄悄地动起来了,经毛泽东主席同意,周总理亲自部署成立了对美工作领导班子,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负责,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等参加。周总理还与外交部、民航总局领导议定,派一个“接客”小组,前往巴基斯坦的拉瓦尔品第,接基辛格来华。

“接客”小组分两部分:领航组有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飞行总队总队长徐柏龄、领航员刘志义、报务员王今亮;接待组有负责会谈事务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翻译唐闻生,负责日常生活安排的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礼宾司接待处副处长唐龙彬4人。

接待负责干部对参加这次接待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警卫人员、服务人员和司机,均作了严格规定:严守秘密,保证安全,在执行任务期间不回家,不能往外面打电话,不准做记录。外交部接待组的人员,也被要求不准带小本子,领导布置的工作只能靠脑子记。

2.一条本来会震惊世界的新闻,就这样报废了

7月8日凌晨,接待组在内部军用的南苑机场登机。

能容纳100多旅客的机舱,只有4名接待组成员,显得十分清静。4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伊斯兰堡查克拉拉机场特别停机坪。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彤,已在机场等候。

由于美方强调会谈要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将此行的代号定为“阿波罗1号”,因此接待组为防止走漏消息,就一直呆在使馆休息。

晚上8时,张彤大使和接待组应巴基斯坦叶海亚。汗总统邀请,赴总统府参加晚宴。

席间,叶海亚。汗总统简述了基辛格到巴基斯坦后的活动,他本人和基辛格会晤的情况,并告知为避开外界的注意,基辛格将装病。叶海亚。汗认为中美两个大国长期处于隔绝状态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符,对他这次能当中间人,为中美高级会晤做出贡献表示荣幸。

章文晋代表中国政府对叶海亚。汗总统的帮助和协作表示了感谢。晚宴到11时才结束,接待组回到住地,立即开会商量第二天的工作。那晚,他们只休息了两个多小时。

7月9日凌晨3时30分,接待组在安全委员会主席乌玛尔陪同下乘车前往机场。整个城市仍在沉睡之中,沿街没有行人和车辆,只有灰暗的路灯在闪烁。机场门口的警卫,看清汽车牌号后,就挥手放行,汽车一直开到停机坪。

波音707还停在那里,机舱内所有的窗户全部关闭,接待组人员在舱门附近就座。大约4时30分左右,两辆黑色轿车也开到舷梯下。在苏尔坦。穆罕默德。汗(巴方外交部外交秘书)之后,闪出来一个肥胖的身影,戴着一副墨镜,一顶大沿帽,他就是基辛格。

随基辛格而来的,是他的政治事务助手温斯顿。洛德、东亚事物助理约翰。霍尔德里奇,负责生活事务的迪克。迈斯泽。另外还有两名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苏尔坦。穆罕默德。汗先生为双方作介绍后就下了飞机。

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中美双方的人员,挪动到一张小桌旁,围坐在一起。开始时,双方都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对方,气氛显得十分紧张。美方的两个特工更是如临大敌,他们都用手铐把自己的手锁在黑色文件包的提手上,中方的人员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后来,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这两个特工在登机前才刚刚知道要做一次神秘之行。

相互致意后,基辛格对唐闻生说:“很高兴能见到南茜。唐。”听到这个名字,接待组的人感到吃惊。唐闻生立刻解释说,这是她在美国时的名字。显然,美方得悉中方人员姓名后,已通过有关方面,了解了相关情况。

基辛格很善于调节气氛,他开玩笑说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而他自己则没有资格,因为唐闻生出生在美国,而他不是。在座的人都被他逗笑了。

章文晋问起了基辛格在巴基斯坦装病的情况,基辛格便讲了他如何患了“轻微胃失调”,临时取消了巴方准备的有90位高级官员作陪的晚宴,宣布要到叶海亚。汗总统纳蒂亚加利别墅休养,然后一支乔装的车队招摇过市……

“我这次去中国很秘密,谁都不知道,早上起床我连警卫都没有告诉。一会儿,他可能会因为找不到主人而急坏的。不过不要紧,巴基斯坦人会告诉他,说我到总统府去了。”基辛格继续着诙谐的故事,笑声再次洋溢在机舱。

也许是为了表示正式吧,章文晋虽精通英文,但谈话时还是通过唐闻生翻译。基辛格告诉章文晋,他此行的目的是宣告美中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最好首先就整个国际形势取得一致看法。章文晋表示,周总理准备就广泛的问题与他交换意见。基辛格随后又问了一些有关北京的气候和风土人情的情况。气氛慢慢地轻松起来。

基辛格给中方接待人员的第一印象是反应敏锐,知识丰富,精力充沛。但他的英文发音很怪,开始时不大容易听懂。考虑到北京的紧张活动,双方闲谈了不大一会儿,就分开休息。中方在前舱,美方在后舱。不知不觉中,飞机已经越过了国境。

一切都仿佛在悄然之中,连美国驻巴基斯坦的大使法兰也被蒙在鼓里,但有传闻说这一趟秘密之旅,差一点天机泄露。

基辛格登机时,曾在巴基斯坦外交部任过职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贝格,不知为何也在机场,他发现了基辛格。“那不是基辛格吗?”他凑到机场负责人身边。“是的。”机场负责人脱口而出。“他去哪里?”“中国。”“他去干什么?”“不知道。”一切都在下意识当中。

贝格在无意中获此重大新闻,喜出望外,随即向报社发了一条急电:“记者在拉瓦尔品第机场获悉,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博士一行已于7月9日凌晨4时,乘坐一架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往中国。”

伦敦《每日电讯报》的值班编辑看到来电,吃惊得不敢相信,大骂贝格“荒唐”,把电稿归入了废稿栏内。一条本来会震惊世界的新闻,就这样报废了。

3.毛主席哈哈一笑说:你们告诉他们,那是放空炮

一天下午,基辛格的助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助理约翰。霍尔德里奇,拿着一叠新华社英文新闻稿,找到了接待组负责联络的人。他指着封面上的毛主席语录,问这是怎么回事。联络人员一看,那段语录摘的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霍尔德里奇说:“这是从我们个人的住房里搜集到的,我们希望这些新闻稿是被错误地放到了房间里。”显然,美方误以为这是中方特意这样做的。

其实,给下榻的外宾房间送新闻报刊,是国宾馆的例行公事,但这件事还是被汇报到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那里。周总理明确交代,以后所有报刊、杂志均放在走廊,由下榻的外宾自愿选择提取。这件事后来又向毛主席做了汇报,主席听罢哈哈一笑,对在场的人说:你们告诉他们,那是放空炮。他们不是也整天在喊要消灭共产主义吗?这就算是空对空吧。

4天之后,也就是7月15日,一份“让全世界都震惊”的公告,由中、美两方同时向外界发布。美国时间的当晚7点,总统尼克松突然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他笑容可掬地对美国观众说:“我要求占用今晚的这段时间,是为了宣布我们为了建立世界持久和平而做的努力中的一件大事……我现在宣读的公告将同时在北京和美国发表。”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亨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1: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