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5月11日报道:“他是‘造反派’头子,官员都怕他。”4月28日,在广东省兴宁市大坪镇大东村当联村小组村民陈水星家中,见到陈伟华的到来,众人调侃道。 “他们(官员)不是怕我,是怕被上头批。”陈伟华笑呵呵地回应道。从2007年底开始,两年多的上访经历,让他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2007年7月的一天上午,陈伟华被邻村潭坑村委会传来的一阵鞭炮声所吸引。 与陈伟华一样,被鞭炮声所吸引的还有当联村小组和当十村小组(属大东村委会)的部分村民。经过打听后,陈伟华才知道,潭坑村民正在庆祝自己成为合水水库“移民”。 据当地媒体报道,合水水库建成于1957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库。 合水水库加固扩建工程于2005年10月动工建设。与之配套的移民安置工程涉及兴宁市合水、黄陂、大坪3个镇,共13个村委会、87个村民小组。淹没及影响土地4832亩,拆迁房屋15万多平方米,新建房屋7万多平方米,完成造地700多亩。 不仅隔河相望的潭坑村被纳入合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同属大东村委会的其他几个村小组也跻身其中,唯独当联和当十两个村小组被排除在外。 “他们是移民,那我们也应该是。”据陈伟华介绍,大东村几个村小组情况差不多,农田和住房基本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如果其它小组被纳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当联村小组也不应例外。 4月28日,在陈伟华等村民的带领下,南方农村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成为“移民”村之后,大东村新四村小组位于罗岗河东侧的几十亩水田已被垫高。 “这些水田原本和我们当联的田地位于同一高度。”村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按照兴宁市政府2006年10月2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合水水库控制区管理的通告》,合水水库实施加固扩建工程后的正常蓄水位高度为138米,土地征用线水位高度为138.5米,潭坑、大东两村的控制区水位线为140米。 而在村民获得的一张由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绘制的图纸上,当联村小组位于罗岗河边的30亩水田高度被标识为137.5米,属于淹没范围内。 “怎么你们是移民,而我们不是?”带着疑问,陈伟华咨询了潭坑村民陈逢韶。 “上访!”陈逢韶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据陈伟华介绍,当时潭坑村带头上访的人正是陈逢韶。 2007年底,陈伟华带着陈逢韶给的资料踏上了上访之路,试图复制潭坑村的“成功经验”。 2008年1月,合水水库加固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协调办)回复称,当联和当十村小组“不属遗漏范围”。 “如果我们不属于遗漏范围,那其它几个村为什么能纳入移民范围?”在陈伟华等看来,村民上访不仅是为了移民身份背后那每年600元,共计20年的扶持资金,更是为了获得“一视同仁”的待遇。 2008年1月29日,协调办回复称“不存在不一视同仁的做法”。 2008年3月6日,陈伟华、陈佛梅、陈伟春、陈云辉4位当联村民在广州火车站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国家信访局反映在移民身份确认时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待遇。 第二天下午2时,列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陈伟华一行4人刚走出出站大厅,就被等候在那里的大坪镇政府工作人员拦住,带队人为时任大坪镇镇长的练胜红。 随后,4人被带进北京西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进行谈判。谈判中,练胜红承诺“回去后办理(此事)”,并给予4人每人1000元的“困难补助”。 2008年3月8日9时许,练胜红等12位工作人员陪同4位村民坐上了南下广州的航班。 3月11日,由大坪镇政府、大东村委会组成的工作组对当联村小组的房屋、土地、人口情况进行了登记。 然而,资料登记一月后,移民身份确认一事依然没有下文。2008年4月中旬,迟迟未见消息的村民再次走上了上访之路。 2008年5月5日,兴宁市水利移民办公室下发文件要求对移民错登、漏登的情况予以纠正,对漏登的移民予以补登,对错登的予以清理。 5月13日,协调办再次回复称当联村民“不属列为移民范围的对象”。 5月底,村民将投诉信寄到了省里。2008年7月18日,协调办答复省里的信件仍然坚称当联村小组村民不属移民范围。 2008年8月27日,兴宁市委书记江理达约访了当联村民。第二天,有关部门重新对当联村水位、受浸范围等数据进行核实。 2008年11月21日,协调办公布测量结果称,大东村水田面高程在139米以上,路面高程为141.25米,高于广东省水电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方案中划定的138米农田淹没控制线和139米房屋淹没控制线,均不属于受淹范围,不符合移民安置扶持的条件。 “怎么农田也不属于淹没范围了?”对于当地部门的测量结果,村民十分不满。 2009年3月4日晚10时,当联村村民陈伟华、陈云辉、陈火祥、陈远标、陈国雄、陈召华6人乘车前往兴宁,决定再次进京上访。 当晚11时许,陈伟华等在兴宁火车站遭到了拦截。随后,6人被安排到当地华侨宾馆住宿。 第二日上午,村民和政府官员展开了谈判。谈判中,政府同意村民到广州上访,但要求必须由政府人员陪同。 3月6日下午,由大坪镇政府、兴宁市移民办等政府部门15人组成的“陪访团”陪着陈伟华、陈云辉、陈火祥3位村民(其余3人被送回家)来到了广州。 3月9日下午3时许,在广州市白云区麓景山庄闲住了3天后,陈伟华等人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见到了省主管部门的领导。 “啥都没谈,坐一会儿就吃晚饭去了。”陈伟华告诉记者。 第二天上午,15位政府工作人员又带着3位村民转往肇庆。在游览完鼎湖山和七星岩后,3月12日下午,3位村民被送回了村里。 “他们不是移民,真正移民不会上访。”4月29日,兴宁市水利局局长杨育珠就当联和当十村小组村民移民身份问题对南方农村报记者作出明确表态,“现在政策管得那么严,符合移民资格的谁敢漏报”? “按照房屋和土地同时被淹才能认定为移民的标准,我们确实不是移民。”对于移民身份问题,陈伟华并非不明政策。 但他同时表示,之所以明知如此仍要上访,主要是想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周围几个村都能确定为移民,为何我们不能”? “前两年其它村小组的村民因为得不到水库移民的待遇,集体去北京上访。为了阻止村民的这一行为,于是破例把那些村民纳入了水库移民范围。”2009年9月3日,杨育珠在接受广东电台记者采访时,对当联村周边几个村小组被纳入水库移民范围的原因给出了如此解释。 “现在都是花钱买平安。”4月29日,杨育珠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称听说过“大坪镇一些村民因上访获得移民身份的事”。 杨育珠同时表示,自己上任后绝对没有“因上访把非移民纳入移民范围”,否则“消息传出后有更多人上访”。 杨育珠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兴宁市移民办从2008年开始已经着手清理移民队伍。仅去年一年,就从8万多人的移民中清除1000多名非移民。 “如果能把他们(当联村民)纳入移民范围,我们当然高兴。”4月28日,大坪镇党政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据了解,大坪镇目前最大的信访压力主要来自那些前来讨要移民身份的村民。 信访方面的花费已经成为大坪镇政府的重要开支项目。“人民内部的问题用人民币解决。”该镇党政办一工作人员称,如果用钱能解决问题倒是好事,问题是很多事情用钱解决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