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78|回复: 0

主题:大学里学个冷门专业将受益终生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7-8-2 2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8-1 11:32 发表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大多不会根据十七八岁时的计划来走。我们这茬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进大学的人若来个同学聚会,点点人头,怕是还干自己专业的已经没有几个。可看下一代的孩子报大学,还是盯着专业不放,乃至为了挤进一个热门专业而不惜降低报考大学的档次。

我们那个年月分专业还有几分道理。因为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看看国家各部委,什么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的分得清清楚楚。你学机床的,出来就干机床,十几年不变。要变那就是赶上政治运动,大部分人倒霉。所以,社会结构凝固,人生道路确定,是大家的理想。

如今早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新产业几乎每年都会冒出来。那些在大学里把划版学得很精的学生,出来后赶上了计算机,互联网。学的东西没有用,有用的东西没有学。专业的价值在哪里?

早我们上大学时,敏感的人就看到了这样的苗头,于是提出了通才教育,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些,分析力强些,可塑性大一些。可惜,二十多年下来,社会上专业的变化越来越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宽,我们的专业却越分越细:经济太抽象,一定要落实到管理;管理不具体,一定要细分为旅游管理,甚至什么特许项目管理。

现在许多大学生抱怨上了四年“学不到东西”,这和他们选专业时挑的“东西”不对多少有些关系。受大学教育不是学开车,关键不是掌握一门手艺。你去学什么特许项目管理,毕业后怕是根本拿不到任何特许项目,所学的东西也都白费了。通才教育则培养的是素质。手艺学了不用就浪费。素质培养了,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行当,都对你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的大学,学生也不可能等到大学都改造好了再去读书。在现有体制下读大学,学生并非没有提高自己素质的主动性。比如在选专业上,以下几点建议值得考虑。

第一,宜虚不宜实。我们没有通才教育的大学。但是作为学生,可以选择最接近通才教育的专业。历史,文学,社会科学等等“没用的专业”,常常会提供最好的大学教育。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以后的前途也不好预测。他们不需要学得太具体,而要学会在抽象的层面思考社会和人类事物。具体技能要到工作后有了具体需要时现学。抽象地把握人类事物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则是学习任何具体技能的基础。在美国,大学质量越好,这些没有用的专业的分量和比例就越大。

第二,宜冷不宜热。高度专业化的大学教育是垃圾,热门专业也就是酷暑中的速朽垃圾。如今有许多热门专业,如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传播类等等,招生人数多,师生比例太低,常常一个老师对付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冷门专业学生少,和老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多。另外,热门专业多是新学科,老师常常半路出家,甚至滥竽充数。进这个门求学,不免自己骗自己。而一些冷门的传统学科,毕竟积累。碰到有真才实学的老师的机会也大些。

第三,即使进了接近通才教育的科目,也不要作专业的奴隶。我在北大中文系读大一时就有个极端的哲学:专业训练就是奴役。真正的大学教育,是追寻自己人生和社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绝不可能被人为的专业划分所限制。所以,我常常逃课。比如跳过本系的文学理论,去听张广达教授的中国通史。我认为在90年代初在北大学文史不听张先生的课就算白来了。当时追寻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长期贫穷落后。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个假问题。因为中国十八世纪以前不能说是贫穷落后。但是,这是那个时代我内心的声音。现在我阴差阳错终于以历史为专业,也多亏那时对专业的反叛。

最后需要提醒在大学读书或将要进大学的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在大学所学的未必是将来所用的,为什么还要全力以赴地去学?我以为,大学和退休后这两段时间,是人生中绝无仅有的非功利时期。退休后的非功利常常是无奈,大学的非功利则是一生成功的基础。读大学就是要有“过把瘾就死”的精神。大学,就是一个试一试你在你所爱的事情上能走多远,干得多出色的场所。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一系列素质,如献身精神,想象力,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将是你日后在实际生活中成功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01: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