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80|回复: 0

虎毒不食子 努尔哈赤为何亲灭长子褚英?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2
发表于 2007-8-8 13: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努尔哈赤先后娶有16位妻子,共生育16个儿子和8个女儿。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万历八年(1580年)生,其母为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纳扎清。努尔哈赤起兵时,褚英只有四岁。努尔哈赤带兵打仗,主要将领是他的胞弟舒尔哈齐和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 

褚英骁勇多谋,能征惯战,军功累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开始逐渐让褚英带兵并主持一部分军政事务。努尔哈赤以褚英“奋勇当先”,赐以“阿尔哈图土门”尊号。阿尔哈图土门是满语音译,阿尔哈(arga),意为计、计谋,图门(tumen)意为万,直译为“万计”,即足智多谋之意,清人称褚英为“广略贝勒”。

  《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二十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这一年,褚英不足二十岁。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努尔哈赤派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护送新归附的部众回建州。在归路上,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派大将博克多率一万兵马横行拦截(《满文老档》卷一)。双方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今朝鲜钟城境内)进行了一场大战。

  在乌碣岩大战中,舒尔哈齐同部将常书和纳齐布率兵停在山下,畏葸不前,观战不动。褚英与弟弟代善各率兵五百,分两路夹击乌拉军。褚英率先冲入敌阵,时天寒雪飞,双方战斗异常激烈,最终乌拉兵大败(《清史列传》卷三)。代善擒斩乌拉大将博克多。乌碣岩之战,褚英的出色表现受到了父亲努尔哈赤的重视。

  乌碣岩大战不仅大大地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但在建州内部,却也激化了内部矛盾。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努尔哈赤和胞弟舒尔哈齐之间渐渐出现了裂痕,舒尔哈齐对已获权位与财富并不满足,想和长兄争名利、争权位。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舒尔哈齐向朝鲜来使申忠一说:“日后你佥使(官名)若有送礼,则不可高下于我兄弟。”乌碣岩之战,舒尔哈齐的城下畏缩,更进一步加深了兄弟俩之间的裂痕。此后努尔哈赤不再派遣胞弟舒尔哈齐将兵,削夺了他的兵权。

  舒尔哈齐被夺去兵权后,心中郁愤难平,史书上记载说:“弟贝勒仍不满其兄聪睿恭敬汗之待遇,不屑天赐之安乐生活,遂于辛亥年(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卒。”至于究竟是怎么死的,已死无对证,后人无法评说。

  总之,舒尔哈齐死后,褚英地位迅速上升。29岁那年,褚英被授命执掌国政。但不知是树大招风,还是褚英太过年轻气盛,他受到了受到“四贝勒”和“五大臣”的共同反对。

  “四贝勒”即努尔哈赤的四个子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五大臣”就是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

  褚英对五大臣缺乏谦恭的态度,对四贝勒亦无笼络的技巧,而是操之过急地削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以巩固他自己的地位。但四贝勒直接上告对长兄的不满,似有争嗣之嫌,于是同“五大臣”联合,倾轧褚英。五大臣也不满于褚英专军机、裁政事的地位,于是一拍即合,褚英就这样被孤立了起来。

  随着双方矛盾的日渐激化,努尔哈赤不得不做出决断,是要长子褚英,还是“四贝勒”和“五大臣”。权衡再三,两次进攻乌拉,努尔哈赤都没再派褚英出征,而是让他留守。

  《清史稿·褚英传》记载:“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于是获“咀呪”之罪(《清史稿》卷二一六)。由此可知,褚英自省,更没有收敛锐气。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褚英被幽禁。

  《满文老档》第三卷癸丑年(1613)六月述及太祖杀褚英的原委:聪睿恭敬汗以其长子阿尔哈图图们,心术不善,不认己错,深恐日后败坏治生之道,故令将其囚居于高墙内。经过二年多之深思,虑及长子若生存,必会败坏国家。倘怜惜一子,则将危及众子侄、诸大臣和国民。遂于乙卯年聪睿恭敬汗五十七岁,长子三十六岁,八月二十二日,始下决断,处死长子。从此记载看,褚英被杀的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因他威胁了努尔哈赤的权力和地位,故而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以后,《清太祖实录》中再也难找到这位屡立军功的“皇长子”的记载,只知道他葬在清东京陵,即当今的辽宁省辽阳老城东

努尔哈赤先后娶有16位妻子,共生育16个儿子和8个女儿。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万历八年(1580年)生,其母为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纳扎清。努尔哈赤起兵时,褚英只有四岁。努尔哈赤带兵打仗,主要将领是他的胞弟舒尔哈齐和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 

褚英骁勇多谋,能征惯战,军功累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开始逐渐让褚英带兵并主持一部分军政事务。努尔哈赤以褚英“奋勇当先”,赐以“阿尔哈图土门”尊号。阿尔哈图土门是满语音译,阿尔哈(arga),意为计、计谋,图门(tumen)意为万,直译为“万计”,即足智多谋之意,清人称褚英为“广略贝勒”。

  《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二十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这一年,褚英不足二十岁。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努尔哈赤派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护送新归附的部众回建州。在归路上,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派大将博克多率一万兵马横行拦截(《满文老档》卷一)。双方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今朝鲜钟城境内)进行了一场大战。

  在乌碣岩大战中,舒尔哈齐同部将常书和纳齐布率兵停在山下,畏葸不前,观战不动。褚英与弟弟代善各率兵五百,分两路夹击乌拉军。褚英率先冲入敌阵,时天寒雪飞,双方战斗异常激烈,最终乌拉兵大败(《清史列传》卷三)。代善擒斩乌拉大将博克多。乌碣岩之战,褚英的出色表现受到了父亲努尔哈赤的重视。

  乌碣岩大战不仅大大地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但在建州内部,却也激化了内部矛盾。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努尔哈赤和胞弟舒尔哈齐之间渐渐出现了裂痕,舒尔哈齐对已获权位与财富并不满足,想和长兄争名利、争权位。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舒尔哈齐向朝鲜来使申忠一说:“日后你佥使(官名)若有送礼,则不可高下于我兄弟。”乌碣岩之战,舒尔哈齐的城下畏缩,更进一步加深了兄弟俩之间的裂痕。此后努尔哈赤不再派遣胞弟舒尔哈齐将兵,削夺了他的兵权。

  舒尔哈齐被夺去兵权后,心中郁愤难平,史书上记载说:“弟贝勒仍不满其兄聪睿恭敬汗之待遇,不屑天赐之安乐生活,遂于辛亥年(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卒。”至于究竟是怎么死的,已死无对证,后人无法评说。

  总之,舒尔哈齐死后,褚英地位迅速上升。29岁那年,褚英被授命执掌国政。但不知是树大招风,还是褚英太过年轻气盛,他受到了受到“四贝勒”和“五大臣”的共同反对。

  “四贝勒”即努尔哈赤的四个子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五大臣”就是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

  褚英对五大臣缺乏谦恭的态度,对四贝勒亦无笼络的技巧,而是操之过急地削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以巩固他自己的地位。但四贝勒直接上告对长兄的不满,似有争嗣之嫌,于是同“五大臣”联合,倾轧褚英。五大臣也不满于褚英专军机、裁政事的地位,于是一拍即合,褚英就这样被孤立了起来。

  随着双方矛盾的日渐激化,努尔哈赤不得不做出决断,是要长子褚英,还是“四贝勒”和“五大臣”。权衡再三,两次进攻乌拉,努尔哈赤都没再派褚英出征,而是让他留守。

  《清史稿·褚英传》记载:“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于是获“咀呪”之罪(《清史稿》卷二一六)。由此可知,褚英自省,更没有收敛锐气。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褚英被幽禁。

  《满文老档》第三卷癸丑年(1613)六月述及太祖杀褚英的原委:聪睿恭敬汗以其长子阿尔哈图图们,心术不善,不认己错,深恐日后败坏治生之道,故令将其囚居于高墙内。经过二年多之深思,虑及长子若生存,必会败坏国家。倘怜惜一子,则将危及众子侄、诸大臣和国民。遂于乙卯年聪睿恭敬汗五十七岁,长子三十六岁,八月二十二日,始下决断,处死长子。从此记载看,褚英被杀的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因他威胁了努尔哈赤的权力和地位,故而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以后,《清太祖实录》中再也难找到这位屡立军功的“皇长子”的记载,只知道他葬在清东京陵,即当今的辽宁省辽阳老城东北四华里的阳鲁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8 11: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