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年在温哥华,我参加了赌场的员工带薪培训,主要培训项目是“黑杰克”发牌,即我们常说的“21点”。对于中国移民来说,赌场的工作相对容易找,一来是因为赌徒绝大多数是华人,需要大量讲国语或粤语的员工;二来中国人数学能力普遍很强,适合赌场发牌工作。
记得参加培训的人员有40多人,80%是中国人。我们一交流才发现,原来个个是国内的精英,个个有硕士博士学位,大家都毕业于北大、清华、南大、复旦、人大、北师大、北邮、北科大、中山大学……。我是新移民,面对他们这些“老移民”,我不禁纳闷,为何他们放弃国内的体面职业,而呆在加拿大做“累脖”工?
拥有南大国际贸易硕士学位的那个姓姚的哥们,1968年生人,当时已经在加拿大住了3年,起初在蒙特利尔一家服装厂当工人,后来迁到温哥华,能来赌场工作已经算是鲤鱼跳龙门了,最起码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好了很多,不用再窝在半地下室的厂房里。后来他回流了,但是没多久又带着太太孩子回到了温哥华,一家子最终选择永久定居在那里。
其实,想回流的人不少,但是回国以后已经无法再适应,或者是无法被适应,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加拿大。这是为何呢?那个时候我不明白,而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他们。
首先,国内虽然工作机会多,但是不属于海归人员。中国的用人单位多数都有武大郎站柜台的心态,他们希望你能干,但不希望你太能干;他们也许想启用能人,但是更要防范能人;他们不愿意用学历、资历比自己高的,更不愿意给人才开出相应的高薪,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先看谁要的薪水低,而不是先看谁资历更高,能力更强。况且国内职场的年龄歧视很严重,看看招聘网站上的广告,大多数要求应聘者年龄不高于30或35岁,而在加拿大,任何招聘启事绝对看不见对年龄的上限或下限的要求,否则会被劳工部门或人权部门起诉。
其次,国内虽然还有创业的空间,但是官场背景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不遵守游戏规则令人望而生畏。我回国创业之时就有好多人教导我在国内如何“黑道白道”并行,也遇到了好几例讹钱的马后炮。社会的恶诱发了我们人性中的恶,有时候你必须以恶制恶,为保护自己而发狠话,带些威胁的口气,甩出一些豁出去的话中话,否则人家就是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我终于悟出,原来我回国就是老天让我修忍辱来了。
第三,国内闹心事儿远远比加拿大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处处要防人。在加拿大,因为制度的健全,凡事不需要太多提防,久而久之人就单纯了很多,而一回到国内,马上就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买房子要防人,卖房子也要防人,签合同要防人,解除合同也要防人,买食品要防有毒,买电脑和硬盘要防以次充好,买狗要防病狗染色狗,看病要防乱开药……,即便是在街头买盗版DVD,还要防买到劣质的电影版的。
第四,国内盛行的虚荣和势利和海归人士的价值观相抵触。在加拿大,人无三六九等,体力劳动薪水反而会更高(如建筑工人、卡车司机、清洁工、护士等),博士生和高中生一个部门共事司空见惯,久而久之,我们已经刷洗掉了国内养成的优越感。而在国内,人们经常会以车房来决定对一个人的重视程度。我刚回到国内的时候,有一次应约跟人谈项目,对方问我怎么来的,我不假思索地说坐公交车来的,当时此人脸色都变了,半晌不说话,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在中国。无独有偶,前一阵又有人问我怎么回家,先问我开车吗,开什么车,当我说我没有车,她又问我是不是打车回家,我说我不打车,而是坐公共汽车,然后她表现出非常不可思议的样子。类似这种情况,几乎在社交场合中每次都会遇到。
从颐养天年的加拿大,再回到劳心费神的国内,恐怕难以适应,更不用说这里的污染、交通让人头痛,所以最终势必还是要回到加拿大的。人的价值观的转变,决定了他的居住地的取舍,这是没有出过国,没有长久生活在国外的国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