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00|回复: 0

纪念辛亥革命诞生一百周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0-7-23 09: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知识分子眼高手低,还有马后炮、事后的聪明人等。

一些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或能被很多人视为可靠知识来源的知识分子即专家说,辛亥革命前社会如何如何,然后列出清王朝要倒的证据,辛亥革命的人一来就冲倒了,好像即使不是辛亥革命这批人,随便什么人一推就倒一样。这种说法是在贬低辛亥革命一代志士的能力和努力。这些人在清王朝已倒(当然是被辛亥革命一代志士推倒)的基础上来说话,正像我另文中说的一样:“很多人对没有发生的事总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总觉得一定会这样”,这当然不正确。不服,你推个我来看看,看看是否那么容易。举一些犯当今忌讳的例子:57-59三年饿死那么多人,按照一些人士的统计,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饿死的人都多,为什么没倒,当然,如果倒了,这些知识分子或专家事后就会列举出要倒的证据,说明任何人一推就倒,事实上没发生这种事,就没出来所说专家的应该这种现象了;还有文革,按照中国历史,还有上述知识分子或专家所拿清朝末期的对照,也应该倒,可也没倒。可见,辛亥革命一代志士面临的任务并不像上述人士说得那样轻松,面临的困难并不像上述人士说得那样不算什么。

事实上,清王朝当时比较稳定,是历史上少有的稳定能力强的王朝之一,面临那么多冲击,这些冲击大多来自西部或西北——与此对照,明朝被西部来的冲击几下就倒掉了——特别是来自南边的太平天国这么严重都没倒掉。

更可能的真相是如果没有(1)西方影响的介入(2)日本这个因素,这两点综合作用,清朝还会延续,不见得会在1911年倒掉。为什么说“可能”,因为历史没人说得清楚,你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提供同样的环境或回到当时的环境,让你去做检验。我们都是用框架去进行事后的分析,……。

上述那些知识分子或专家列出的那么多证据都是在已发生清朝已经倒掉的事实,根据这个事实拼凑证据来证明清朝已经倒掉这个事实,已倒掉的事实要你来证明什么,你应该告诉别人上述两种情况即57-59年、文革等为什么没有倒。

回到上述“我们都是用框架去进行事后的分析”。我们用两个互相斗争力量,在力量这个角度进行分析,不管做了多少工作,最终要回到力量较量这个情况,这是最本质的谈论,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常识。力量较量输了,几乎一切的工作可以认为是白费了(我们先简单化,避免枝蔓太多,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也不是白费了,但一般性的谈论可以认为是白费了,比如太平天国,输了,前面的工作都白费了,当然有的人说,太平天国让后人记住了它,还有“鼓舞了……”……等等,这些都非太平天国核心人士和这个运动整体的本意,至于像“太平军中有的人得到了满足”如果这么说,例举的与整体看无关的事项将越来越多,但这些都非太平天国的本意,他们的本意是太平天国能灭掉“清妖”,建立起王朝,可这些没有完成,所以可下结论:前面的工作白费了,再比如二战时的纳粹德国,一切工作都白费了)。

辛亥革命一代志士要跟清王朝较量,力量怎么来的,清王朝肯定是有力量的,这无需多言,因为它掌握了国家,而且手里有军队。辛亥革命一代志士难道全部作为一个个的单独的人去与清王朝争斗,结果不用赘言,全部参与,要么坐牢要么处死。(这里自然而然把逃脱排除在外,因为你既然作为一个人要与清王朝争斗,不可能去逃脱,注意,我这里是谈作为一个个人不是整体,作为一个整体去争斗,则肯定有逃脱的人员。)所以,辛亥革命一代志士一定要形成一支力量才能去跟清王朝争斗或搏斗。

那么,如何形成一支力量,简单地说,一支力量的构成在最基本层面来讲的要素是什么。是两个,一个是起形成“力量”作用的,往后还承担着控制、指挥作用的特殊东西,我把它叫做DNA(借用最常识化的生物学术语),仅有DNA是不行的,DNA要征用一些成分形成蛋白质,蛋白质形成了,才能参与、执行各种功能,这些成分就是上述两个要素中的剩余那个(当然,这里的DNA,“成分”等只是就整体来说的。两者之间人员是互相流动的,“成分”中的人员也可流入DNA,参与DNA的构成)。

现在我们回到前面所说两点,即“可能的真相是如果没有(1)西方影响的介入(2)日本这个因素,这两点综合作用,清朝还会延续,不见得会在1911年倒掉”。

日本这个因素就是产生DNA的过程。孙中山等在日本时,日本提供了土地、场所、情感支持、还有文化方面情感的东西等,就产生了与清王朝作争斗的力量所必须的DNA。

西方影响的介入就是产生类似DNA要做成蛋白质所必须的外在成分。西方的军事技术的威力——清朝军事力量是与由西方军事技术装备的军队的交锋造成的结果而认识到这点的——使清王朝不得不建设新军,不得不效仿西方去建使用洋枪洋炮的军队,淘汰使用冷兵器的军队。这些新军成了取代蒙古马队、八旗马队的清王朝可依靠的精锐部队,而它的组成人员很明显不是满族、蒙古族,而基本上是汉族——汉族能起作用的人员所构成的那个主体对清王朝的忠诚基本上是没有疑问的,清王朝明白这点,这已在镇压太平天国、袁世凯的告密等重要的行动上得到了证实(其实可能还要把戊戌变法也部分算上,因为它是要君主立宪,不是要取代清朝皇帝甚至推翻清朝——说句题外话,我想这点可能也是民国初年的不少汉族人尽管心里对袁的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原谅袁世凯(袁世凯可能是在解释他为什么告密时把这个作为一个重要原因)让他当临时大总统,这个原因可能不会上历史书的,因为当时不会被记录。当然袁世凯既然想做“独夫民贼”,(当时的人们此时就必然会认定他的那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欺骗,不见得是真的反对清朝),那么新帐旧账一起算,告密也难以见容了),否则,清朝不见得会建设那么多新军,可是,清王朝怎么能想到还有辛亥革命一代志士能取代那些由曾国藩李鸿章而来的一批对清王朝忠诚的人对汉族人为主组成的武装力量的影响力呢,也可以见出,为了取代后者,辛亥革命一代志士做了多么艰苦卓绝的努力。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孙中山等建立的DNA可以在这些人中发展成员形成力量,而形成的这支力量不用担心蒙古马队、八旗马队等冷兵器军队的进攻(一方是洋枪洋炮,一方是刀剑,优势极为明显)。否则,如果没有西方影响的介入在清朝武装力量构成中所造成的变化,孙中山等人即使能组织一支持冷兵器的军队,面对同样是持冷兵器的蒙古马队、八旗马队将很有可能是处于劣势的,辛亥革命未必能成功或在1911年成功。

还有一点不可不提,孙中山等人武装起义成功前,已经进行了十数次军事冒险,也说明辛亥革命并非像现在很多学者说的那么容易,清王朝并非真的那么容易推倒。但同时也说明,常搞的去会增大成功的可能性。



由这些谈论得来的结论,我们来观照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看看现在,中国选举网能这么大胆地登文章——当然,对能荫护选举网的人士大家应该表示出发自内心的感谢——正是在这两方面的原因,你现在连DNA都没有,这是第一层防线或第一层阻碍;第二层防线,阻止万一的DNA与能形成“蛋白质”的成分的联系,自然,这是从整体上来说的,从概率上来说的,比如,阻断了90%以上甚至99%以上的联系,零星的漏网的人员联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就是选举网能够被允许大胆登文章的一个背景,当然,前面已经说了尽管有这个背景,某些人的荫护工作仍值得大书特书,否则一样可以让你网站关闭,所以要衷心感谢这些人士的荫护。

第二个例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有一篇《中国近代著名人物败笔拾遗》(作者:王澍 原始来源:《书屋》2002年第2期 选举网发布时间:2010-6-9 9:27:11),说孙中山等当时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对(作者的原文是“孙先生的第二个缺失是提出了一些有毛病的政治口号,如‘驱逐鞑虏’……。‘驱逐鞑虏’带有民族复仇情绪,有一竹篙打一船人之嫌,任何以种族划分敌我的革命都是不人道的”),其实,如果没有这八个字,就没有基本的人群,就没有辛亥革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这个历史事件就不会发生。当时的“辛亥革命一代志士”正是在这八个字所表述的想法的召唤下,投身于使清王朝倒掉的洪流中。如果像作者所说,孙中山等人没提这个想法,仅仅是后来的那些比如“五族共和”,当时有多少汉族人(当然,当时的汉族囊括的人群与1949之后汉族的范围还不一样,1949年之后的汉族囊括人群范围小于当时所认定的汉族)愿意跟随同盟会去拼搏,我想不会有多少汉族人热心地投入进去。现在这些读书人都是站在不用面临复杂情况,不用承担责任,不用承担风险,不用考虑很多复杂和/或繁杂甚至无数细枝末节的事情等的位置上大言不惭地说话。当然,这些读书人其实还没有坏的品质,不算是无良文人,与某些无良文人有本质区别。



另外,提一个与本文无关的话,由前面对DNA的论述,其实还可以发现清朝海禁、甚至明朝海禁的可能的原因之一,因为唐朝、宋朝都没有海禁,这个原因很隐蔽,不会在史书上公开,也就是说当时史官不会去记录这个,这个问题与本文所论无关,不在这里谈论。

清朝一开海禁,就出事了吧,前有太平天国、后有辛亥革命。1949年之后中国其实也是实行的类似于“海禁”样的东西。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7 10: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