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0月22日03:39 南方都市报
酿下轰动全国的遵义中院血案前,29岁的何胜凯与母亲住在一栋占地面积90平方米的三层半楼房里,楼下是店铺,下面两层都用于出租,他自己则开了一家文具店。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家境殷实的何胜凯放弃美好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连砍4人,制造了震惊遵义的“10•14”命案呢?
入狱缘于一块土地
2005年何胜凯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两年半,出狱后一直上访。
何胜凯的二姐何胜先认为,血案起因源于她家房后一块面积约30平方米的土地。
她称,早于1990年代末期,何家邻居唐某要扩建房子,在得到何母陈芝碧的同意后,占用了这块地。但当时唐因为资金困难并未支付费用,他承诺,以后有钱再给,至于金额,双方并无约定。
何胜凯长大后,从母亲口中得知此事,遂多次向唐某催要。唐虽然承认此事,并承诺会支付一些费用,但一直拖着。等到2005年,唐某被任命为何家所在的坪丰村干劲村民小组的会计后,何再去催要,他不再承认有其事了。后来,村民小组将何母一人叫去调解,而没有文化的母亲在一份“无偿占有”的调解书上签了字。
之后何胜凯再催要费用时,和唐发生了一些摩擦。据称,唐打过何胜凯一拳头。2005年底,何胜凯用水果刀将唐的大腿刺伤。村委会的干部前来调解,但村民小组不同意,于是,何被捕。
何的大姐曾买水果、牛奶去医院看唐,唐不理。
至于村民小组和邻居唐某的态度,何母认为,可能是何父引起的。何父在2000年已经去世,生前是一个酒鬼和赌徒,不仅使何家人被村人看不起,也得罪过很多人,结下了很多恩怨。
2005年12月9日,何胜凯因故意伤害罪被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对于这一结果,他不服,在狱中上诉,但被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8年3月25日刑满释放后,他继续走上访之路。
二姐何胜先与何胜凯感情最深,两人交流最多。她说,弟弟曾告诉自己,在服刑期间,有狱友告诉他,他的情况最多判6个月,因此他很不服。
但不解的是,何家人至今没有收到何胜凯当年的开庭通知、判决书等等。
刑满释放后的何胜凯,不再提唐家和土地问题,但是“被人整了,他想不通”,他一直向公安局等部门上访,并给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构写信。
警方通报称,何胜凯制造此次杀人事件的原因正是他认为二审法院“量刑过重”,遂产生了仇视、报复社会的心理。
最近不敢吃家里的饭
一两个月来,何胜凯变得有些异常,总怕“被人投毒”。
2008年3月,出狱后,因家中土地已于2006年被全部征收了,何胜凯无事可做,遂学驾驶。很快,他拿到了驾照,但由于是新手,怕出事故给老板增添麻烦,还因工资低等原因,他并没有成为一名驾驶员。二姐又建议他开文具店。
2009年年初,何胜凯的文具店开张了,用的是二姐家的店铺。何胜先说,在两个月以前,何胜凯还很正常,每天都看店,在店里读书、听音乐,进货时才出去。偶然外出上网,母亲和二姐就帮他看店。
何母说,文具店的收入也不错,每天都有一两百元的销售额。
然而最近一两个月,何胜凯变得有些失常。
他把相处了半年的女友赶走了。何母很喜欢这个女孩,让他把她找回来,但是何胜凯说,“把她找回来,我怕自己要跳楼”。
更为奇怪的是,一天,何胜凯告诉二姐,有人跟踪他,“但一回头,就不见人了”。尽管二姐劝他别胡思乱想,但何胜凯仍认为被跟踪是真的,“到处都有陷阱”。之后,他开始不吃家里的饭菜了。
何胜凯有3个姐姐,都已经成家。除了不吃母亲做的饭菜,他连姐姐们家里的饭菜和水果都不碰,家里的水也不喝,甚至宁愿喝自来水。他怕别人对他投毒,尽管家人劝说,他仍坚持:现在科技发达,即使被人投毒了也不知道。
所以近两个月来,何胜凯只吃自己买的方便面、八宝饭、火腿肠和瓶装矿泉水等。
何胜先说,她一直以为弟弟的变化是因为感情出现变故导致的。何母曾经劝儿子去看心理医生,但他认为自己没病。
文具店的生意,他也交给了母亲和二姐。两个月只去过一次店里,其余时间都呆在家中看书、听歌,或者外出上网、去书店看书。
在何家,记者还看到何胜凯此前购买的方便面、火腿肠之类的食品,还有《拿破仑传》、《少年邓小平》等历史、政治类书籍。这都是他平日看的书籍。
父母离异童年辛酸
何胜凯跟着二姐贩菜、捡垃圾谋生,他几乎没有朋友。
何胜凯生于1980年12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他还做过推销员,推销圆珠笔、钢笔等小商品,还在本地酒楼等各处打工。
三个姐姐都招了上门女婿,都有自己的宅基地,都用土地征收款和贷款、借债等,建起了三四层的楼房,一楼都是店铺,除了自己家住一层外,其他全部用于出租,每月租金收入一两千元。
而何胜凯似乎是“孤身一人”。他有着十分特殊的身世。
因为何父生前好赌、酗酒,还经常打骂妻子儿女,何母早于1989年已提出离婚。
“我母亲很勤劳,喂猪养家,可是刚刚卖了猪,有钱了,就被我父亲拿去赌钱,输光。而且还打我们,拿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拿到扁担就是扁担。”何胜先说。
离婚时,大姐和三姐跟母亲,二姐和何胜凯跟父亲。所以至今何胜凯和二姐何胜先最亲。那时,他才9岁。
4姐弟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如今提起往事,姐姐们都流出了辛酸的泪水。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大姐只读了小学,三姐读到初一,她们很早就开始靠捡垃圾、理发、摆地摊为生,卖瓜子、熟玉米、菠萝等等。
二姐和何胜凯在破烂的老屋里住了半年后,就开始租房住了,父亲不管他们的一切。何胜先说,“他只要不给我们添麻烦,就是帮助我们。”
只有十几岁的何胜先,带着弟弟,靠寒暑假贩菜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因为害怕被取笑,姐弟俩还在夜间捡垃圾卖钱。何胜先读到初三辍学,何胜凯初中毕业,还曾经向别人借高中的课本自学。
母亲和大姐、三姐都无暇照顾他们,直到2000年,何父去世后,母亲才将何胜凯和二姐接来一同居住。不过,已长大成人的何胜凯一直在酒楼等各处打工,很少住在“家里”。
“家”,其实是何母的家。三个姐姐全部自立门户,何母也于2006年用土地征收款和贷款,建起了三层半的楼房,占地面积90多平方米。自家人住在顶楼,一二楼全部出租,月租金一两千元。但是,何母曾明确告知何胜凯,这里的房子,只有大姐和三姐可继承,他并无继承权。
何父生前曾给儿子留了一块宅基地,但一直空置。2008年,何胜凯刑满释放之后,在年底和他人合资建房,即他出宅基地,别人出钱。可是地基都已经打好了,政策又突然改变了,暂时不准建房,因为违章建筑太多。
可能因为身世曲折,外表看起来性情温和、说话客气、讲道理的何胜凯,世界比较封闭,性格内向而自卑。
上学时穿得破旧,他在学校没什么要好的同学,跟本村的同龄人也很少往来,几乎没有朋友。因为姐姐们都已经出嫁、生儿育女,很少有时间和弟弟交流;而即使一起居住,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何胜凯和60岁的母亲也缺乏沟通。
“模仿杨佳”杀人
警方透露,何胜凯行凶前曾留下“绝命书”,暗示模仿杨佳。
何家所在的大坪街,几年前全是耕地。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个邻近市区的地方完全被城市化了,被征收的土地开发了商品房,有些村民家里的宅基地多,也自建房出售或出租。坪丰村还在大坪街旁边建起农贸市场,令大坪街周边热闹非凡,在何家四楼楼上,仍能听到轰鸣不止的汽笛声、熙熙攘攘的买卖声。
“四五年前,这里的房子租不出去,现在一年比一年热闹。”大姐何胜英说。
没想到,苦日子到了尽头,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何胜凯却杀人了。2009年10月14日下午4时,他携带两把单刃刀闯入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一名法警、两名保安及一名女性物业管理人员刺伤后逃离现场,受伤法警经抢救无效死亡。
监控录像显示,那天下午4时18分,何胜凯头戴深色帽子、身穿黑色上衣,出现在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前。他快步走过街道,手挽一件白底花格睡衣。
踏上中级法院门前的台阶时,他突然加快脚步,小跑上楼。
法院大厅内,保安刘育红从值班席走出来,刚到大门口,迎面遇到何胜凯。刘还未来得及开口问话,何突然甩掉睡衣,露出手中的刀,拉着刘就刺,一连数刀。
此时,正在一楼的法警支队长钟世鑫见状,冲上前去,与何胜凯展开了搏斗,但钟的腹部连中数刀,他忍着剧痛打掉了何手中的凶器。而何胜凯又从背后掏出一把匕首,继续朝钟刺去。
身体已经无力支撑的钟世鑫,关上了法官通道的门,避免了里面办公的法官们被刺的可能。
当法院大厅旁边一号法庭的物管经理王某听到外面的动静时,冲出来,何又持刀对王某展开追杀,王某转身躲回一号法庭。
何胜凯放弃了对王某的追杀,返回大厅,准备继续上楼行凶,并将另一名保安杀伤。然后,他向法院门外跑去,跑下法院楼梯时,撞上停在门口的一辆警车,并撞倒一名正在门口打电话的男子,然后匆匆逃离。
监控录像显示,从何冲进法院大门刺杀到逃离现场,整个过程仅30秒钟。
刘育红身受重伤,而钟世鑫因伤势过重,在当晚10时40分抢救无效而死亡,年仅47岁。
据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行凶前曾留下“绝命书”,并在字里行间暗示自己是在模仿去年轰动全国的“上海杨佳袭警杀人案”。
何的姐姐们说,在何胜凯杀人之前的几天,他们很少见面,见面时也并未发现他有明显异常。杀人后,何胜凯如常回家,如常看书、听歌、在棋牌室娱乐等等。和姐姐们见面时,他也表现正常,不吃家里的饭菜,继续吃方便面、八宝饭。
10月18日那天,何胜凯从家中被警方带走时,没有家人在场。一名警察坐在他家等待,何母买完菜回到家中,才知道儿子竟是10月14日那宗轰动杀人案的疑凶。
遵义晚报记者段波等人目睹,10月18日上午10时40分许,何胜凯在遵义市步行街指认现场时,突然扑向一位民警,欲抢夺民警身上的警械,但很快被制止。
10月20日,何胜先在评价弟弟何胜凯时说,他砍杀无辜的人,给那些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所以“即使判死刑,我们也不打算为他做什么”。
“他小时候吃了那么多苦,就应该更加争气才对,没想到他会做这种事情。”何胜先说。
不过,当一名律师打电话给她,表示想为何胜凯提供法律援助,只需要何家提供成本费用即可,何胜先在电话里说,“可以,你们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