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 大明
苏州几十年来有二大显赫人物,一官一民。
前二十年来,苏州本地出了一个人物,在朝中做官,名字叫华仁。二十几年来,深得皇上的信任,官居太师之位。然近几年来身体欠安,特向皇帝辞官,告老还乡。虽然已经辞官不做,但是仍然是苏州的显赫人家。
而近十年来,苏州又出一个显赫的人物,虽说是一平民百姓,家道平庸,资财不厚,然此人才情荡漾,出口成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无一不精。此人叫唐伯虎,时人称其为风流才子。
话说华太师已经有六十花甲之年,虽然有三个儿子,但是小儿子才二十出头,功名未就。而华太师的长孙已经满12岁了,而大孙女已经到了及妍之龄。太师考虑到即使不为科举功名,能够让子孙附庸风雅也是好事。太师闻得唐伯虎好才华,特请才子到家中作为上宾,聘为小儿子和孙子的老师,请才子在有雅兴时教一下子孙的功课和琴棋书画等。
唐伯虎就成了太师府的常客,与太师家中的一些人熟了。在与太师聊天和教太师儿孙的过程中,就注意到了一个长相美丽、气质活泼的少女丫环秋香。话说秋香是本地一小户人家的女子,家中贫寒,就到了华府当丫环。而秋香的来历其实不简单,她是一百多年前建文帝的第六代孙女。当年建文帝在京城被攻破后,焚烧了宫殿,皇后和许多妃子遇难。而皇后宫里逃出了一个伺候皇后的小宫女。这个小宫女怀有建文帝的血脉近二个月,但是只有皇后和建文帝二人知晓。在皇后与宫廷同归于尽时,这个宫女被皇后给安排逃了出来。后来清查建文帝的人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宫女,以为她在大火中被烧死了,也没有人知道她怀有身孕。宫女逃出去以后,化装成讨饭的流浪女,嫁给了苏州本地的一个贫苦的渔民,生下了建文帝的血脉,后来又陆续生下了三男三女,把自己在宫中的身份和事情遮掩的严严实实。而到秋香,已经是第六代了。
唐伯虎常到华太师府,与秋香一来二去二人就熟了,一个是郎有才有心,一个是奴有貌有意。伯虎经过诚心与才气的努力,得到红颜秋香的心意。伯虎准备向太师府表明心迹,与秋香完婚。伯虎决定在表明心迹前,回家向父母禀报,与秋香辞行。
话说当时苏州有一个恶霸,名叫江之泯,人称江癞子,是前吏部尚书龚赤非家的管家。江癞子在拜访华太师府时无意中撞到了秋香,动了色心,要借助龚家的势力逼娶秋香做小老婆。这个江癞子本不是苏州的,而是出生在苏州以西几百里外靠近徽州的一个叫江家村的山区。江癞子长个癞痢头、蛤蟆肚,所以大家都叫江之泯为江癞子。江癞子年轻时常常偷鸡摸狗,有一次到一个农户郑老实家偷盗,藏在郑老实家新娶媳妇的床底下等待偷盗时机。但是一个时辰以后,逢上这户人家新过门不到一月的新娘子沐浴,江癞子就起了色心,从床底下爬出来想强行非礼,但是新娘子大声叫喊,引来郑老实家和邻居来抓坏蛋。江癞子逼奸不成,只好狼狈逃窜,慌张中摔折了一条腿。江癞子由于丑行败露,老家就呆不下去了,就顺江而下,流浪到了扬州江都,投靠了县令龚赤非。龚赤非是一个奸臣,一贯是玩弄巧舌如簧,翻云覆雨的一套,平时装出一个正人君子的面目,而其实暗地里男盗女娼,草菅人命,甚至以各种罪名栽赃和杀害百姓与政敌。龚赤非与江癞子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后来龚赤非在朝中奸臣的保荐下不断升职,当上了朝廷的吏部尚书,收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再后来在老家苏州购买了庄园,派江癞子当管家。
江癞子遇到秋香以后,经常有事没事的往华太师府跑。为了勾引秋香,江癞子常常附庸风雅,扯起破嗓子唱些“我的本领”之类的小调,让秋香更加的厌恶。江癞子见勾引不成,便直接调戏秋香,更是遭到秋香的拒绝和呵斥。江癞子恼羞成怒之下,妄图通过阴毒手段逼秋香就范。江癞子在私下打听秋香背景的情况下,推测秋香与百多年前的建文帝有关系甚至可能是建文帝的后人。江癞子准备借此机会威胁华太师和秋香。
话说伯虎在离开家回到太师府的路上,遇到一高僧。高僧拦下伯虎,说伯虎一生中有三次重大的遭遇,关系到伯虎的生死。伯虎欲问详细和破解之道。高僧给唐伯虎三个字:佻、份、侍,并告诉他:遇情而佻,遇疾而份,遇雨而侍。
秋香接在码头上接到回太师府的伯虎。伯虎看到美丽的秋香,一把捉住秋香的手,说
“娘子”。伯虎与秋香从来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今天第一次捉住了秋香的手,秋香又急、又喜,激动的红了脸。想到江癞子已经数次逼淫,都遭到了自己的拒绝,前天再次威胁自己,三天内再不答应,就鼓动龚赤非上朝参本,告密秋香是建文帝后裔的身份。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眼看自己和太师府家将遭到灭十族之祸,又伤心地流出了眼泪。
伯虎看到秋香通红的脸蛋,突然想起了“佻”字。而自己和秋香相遇,秋香流出了伤心的泪水,分明是一个什么兆头。码头上,待秋香告诉即将大祸临头以后,伯虎脑子突然闪亮:在路上看到不详之兆,分明就是个逃字。逃!
伯虎虽然生在读书之家,秋香虽然是平民之家的女流之辈,但是因为生在鱼米之乡,都能通晓水性。伯虎说:只有逃了,而且只有假死真逃才能躲过江癞子和龚赤非的迫害。但是大明是呆不下去了,只有往东逃才能真正逃离大明。东边一是东瀛,但是东瀛的一些倭寇常骚扰大明,伯虎和秋香不愿意在东瀛落脚。二是朝鲜,是大明的属国。对,逃到朝鲜去!
......伯虎和秋香在码头边的桥上交谈,突然一阵风来,秋香失足落水。数十人的惊呼声响起。“秋香~~~~~~~~,我来救你~~~~~~~~”,一阵撕心裂肺的叫声,伯虎也跳下了大河。岸上又是一阵惊呼之声。桥上聚集了数百人,议论叹息秋香和伯虎的不幸,水面上数只船打捞伯虎和秋香的尸体,但是一无所获。都说二人的尸体被水冲走了。
三天后,华太师府家出了二口棺,里面分别是伯虎和秋香的衣冠。送葬队伍之外,是围观的人群。人群中一个七十岁左右满脸疙瘩,皮黑如灰、典着肥肚子,瘸了一条腿的家伙,露出了不甘的表情,这个家伙就是江癞子。江癞子一瘸一瘸地跺到码头的桥上仔细地看了看,心知秋香这只天鹅是吃不到了,才懊恼地咽了一口吐沫,转身朝华太师府跺去,准备用秋香的可能的身份来大大地敲华府一笔作为补偿。
第二部 逃难
苏州的河里,唐伯虎和秋香直坠河底。但是二人水性很好,在跳水之前,二人专门去采了芦苇管作潜水换气用,在一盅茶的时间顺河而下潜游了约二里路,脱离了人群的视线。二人跳水前,已经约定在跳水的桥下二里地的转弯处芦苇荡里会合,这里平常很少有人来。秋香的水性比伯虎还好一点,先到了约定的地方等伯虎。等到伯虎后,休息一会,又向更远处游去,在天黑前,二人已经游了十里地的样子,早已出了苏州的城区了。在出了城区以后二人乘黑夜就上了岸,看到一户人家院子里亮晒的衣服还没有收,伯虎就收了男女各一套衣服,在这户人家的门口放上一两银子,把收来的衣服让秋香与自己分别换上,连夜朝北走,急着离开苏州。在天亮后,二人已经出了苏州五十几里的地了,再没有人能够认出伯虎和秋香了,只当是普通的农家的出外的一对小夫妻。
时近中午,伯虎和秋香向北走已经离开苏州有七、八十里了。二人在一个小镇上吃中午饭,顺便买了些旅行日用的物品。二人继续马不停蹄的往北赶,若干天后就过了大江,一个多月以后就进入了山东。在山东海边暂时安歇了约半年后,终于找到了去朝鲜的船,在海上漂浮了十多天,登岸上了朝鲜国。虽然二人结伴逃生,在旅途有时同居一室,但是二人严守男女大防,不做亲昵之举。二人言明到了朝鲜安顿好了以后才拜堂成亲。
第三部 朝鲜
伯虎与秋香登陆以后,朝陆地深处走去。也就约二天的工夫来到一个镇子,不大不小的一个镇子,大约有百来户人家的样子,镇上饭店、客店、米店、裁缝店、布店、杂货店等到也一应俱全。二人找了一个叫做“仁川悦来客栈”的地方住下。几天后,二人在一家叫“仁川李记裁缝店”里做了几套衣服,换成了与当地人一样的打扮。这样从苏州伯虎准备给秋香下聘礼的银子已经快花差不多了。二人不能坐吃山空,就商量着都出去做点事。
伯虎找了一户当地的大户人家张员外家做私塾教师,给张家的十来岁的儿子张道和六、七岁的女儿张德教习汉文。张家的一双儿女很有意思,儿子喜欢读书,俨然是个小学究,而小女儿由于多患病,到是对自己常吃的草药感兴趣。伯虎略通医道,而张家女张德老是缠着伯虎问些草药是怎么把病赶走的童话。伯虎也就教了张德一些汤头歌等东西。
秋香则到了街上一家叫任富贵的士大夫家帮忙。任家家业很大,有自己家的酒作坊,秋香在任家学会了酿酒。但是在任府也差点遇到了麻烦,任家的大公子任士红在京城做官,回家省亲时遇到了秋香,惊为天人,遇纳为妾。但是秋香拼死不从,说自己是贱民,而且有了婆家,如果侍奉任公子,会辱没了任家门风。由于兵曹急招任公子回京,商量倭寇入侵的问题,任士红也就没有强迫秋香做妾。
好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二人手头又聚了几个银子,加上原来剩下的几两银子,二人也有二、三十两银子了,比起朝鲜的大多数贱民的家庭还要好的多了。伯虎与秋香商量不久二人将完婚。虽然离开了故土,但是结婚时还是要正式的仪式,二人商量着在拜天地时请邻居给自己证婚。
离二人看好的结婚黄道吉日前半个多月,当地突然发起了人瘟。不少人染病而亡,有的家庭甚至有死绝的。就是伯虎与秋香的邻居中也死了很多人,到处一片肃杀。伯虎考虑到当地不能再住下去了,住下去二人难免会染病而亡。二人想京城可能医生多一些能治这个瘟病。就立即收拾细软衣物,向京城方向逃难。但是仅仅走了还不到一天,突然伯虎感到不适,身体无力,忽冷忽热,伯虎明白了,自己染上瘟病了。眼看自己将不免死亡,害怕自己的病过人给了秋香。正在无可奈何之际,伯虎想起一年多前在老家苏州,一个高僧给自己的第二个字“份”,言明是“遇疾而份”。伯虎明白了,这是要自己与秋香必须分手,这样才能让秋香平安的活着。伯虎就对秋香说:“秋香,看来我难以幸免了。你赶快离开我,到京城去。以后你就一个人生活了。你还是个黄花姑娘,你以后再找个合适的男人嫁了吧。你的性子很正直,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后为了活着你要把性子改一改,变得看起来贪财市侩一些吧”。秋香哭死哭活不答应伯虎,伯虎说:那你就去附近的山上去采些草药给我吃,看看能不能起死回生。秋香听了伯虎的话去山上采药。由于秋香对草药不熟,加上挂念伯虎,采了几棵伯虎要她采的药,只一个时辰就回来了。回到与伯虎分手的地方一看,伯虎人不在了,但是包裹还在,上面有个小石子压着一张纸条,秋香紧张的拿过纸条,一看纸条上写着:缘分已尽,我去也,望尔善活。秋香明白,这是伯虎知道自己染病不治而怕过给自己,已经去寻自尽了。巨大的悲痛袭来,秋象痛苦了晕了过去。
昏沉沉的,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秋香慢慢醒转,看到自己睡在一个草棚的草铺上。这时过来一个慈祥的妇女,说到:你醒了,身子感觉好些了吗?秋香明白,自己被人救了。妇女告诉她,自己家姓朴,丈夫是个石匠,只有二个儿子。因为夫妻去看自己亲戚家的人有没有生病的,在回来的路上看到她昏在路上,但是从皮肤来看,不象是染病的,象是饿晕的。一探口鼻,觉得她还有气息,好在朴家就住在十几里附近,就把她背了回来。
秋香不再去寻死了,要活着,不辜负伯虎的一片好心。朴石匠家没有女儿,就收了秋香为女。从此秋香姓朴,是石匠家的女儿了。除了帮衬父母生计外,也偶尔跟随父母到亲戚邻居家走动走动。美貌的秋香象是一片云,走到哪里都是农村人家羡慕的对象,特别是住在京城附近的亲戚姜土石家里的儿子姜德久,比秋香还大十来岁,迟迟没有娶亲,他看秋香的眼光明显不正常,而且不顾百多里的路程,时常抛下饭店大厨的活计,老是往朴石匠家里跑,说是帮衬表叔家做活,实际上主要是为了与秋香套近乎。
三年过去了,秋香一直没有找到伯虎的尸体,知道无望了。而姜德久在秋香面前的话越来越多了。而有一天,德久说自己做了一首诗,请表妹秋香指点。秋香接过来一看,哪是什么诗歌啊,第一句就是:“我可爱的秋香”,秋香羞的满脸通红。
话说伯虎为了保全秋香的生命选择了独自离开。他跌跌撞撞的想找个风景美丽、安静的地方静静的死去。二、三个时辰后,他到了一个山头,眼一黑,失足落下悬崖。睁开眼后,看见一个神仙样子的老人正在看着他。伯虎认为自己到了阴间或者是天堂,就问老神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老人告诉他,这里是人间,自己是药农。药农告诉伯虎说:自己在涧沟里休息时,突然听到头顶的一个松树喀嚓断了,抬头一看,一个黑影顺着峭壁砸下来,接着黑影又砸着峭壁上的一串伸出来的松枝、藤条,“膨”的一声,最终砸向涧底深不可测的水潭。几口茶的工夫水上飘起了一具尸体。原来掉下来的黑影是个人。药农把尸体捞上岸,看到这个人皮肤的样子,眼看是染了瘟疫。就在老人以为这个人死了时,看到这个人的手轻微的动了一下,显然还活着。老人虽是药农,也满懂得医理,就用一些草药砸碎,把汁液给这个人吃。后来居然把这个人救活了。想来伯虎是因为由于顺悬崖跌下,掉进深潭,被冷水一激,反而激发了体内的潜能,并没有立即死去。而老人随后给他吃的一些草药的汁液也有利于抑制瘟气,是以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听了老人的话,伯虎知道自己从死门关前溜了一回。
伯虎在采药老农的家里足足休息了几个月,身体才硬实。到自己与秋香分手的地方去看,已经没有了秋香的任何痕迹。由于当地是山区,人烟很稀少,伯虎知道永远找不到秋香了。从苏州高僧给自己的第二个字来看,与秋香的分手也是天意。伯虎后来又帮助老人在深山里采药,成了一个熟悉草药知识的农民。
虽然伯虎所在的药农家离开秋香所住的朴石匠家只有五十里地的样子,但是受大山的影响,信息不通,这里的人也并不来往,所以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离自己并不是很远。而秋香以为伯虎死了,伯虎以为秋香失踪了。半年以后,伯虎告别药农,独自去金刚山采药去了。
伯虎在金刚山采药时,住在山里的农户家或者是山洞里,大树下,生活很清苦。在金刚山采药一个月,所得很丰厚。一日,就在伯虎在山上试图回程时,突然天气大变,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雨很快冲毁了山间小路,冲断了桥梁。伯虎急忙向附近最高的山峰走,以免被大水冲走。到山顶,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道观,其中也有十来个道士在此修行炼丹。伯虎就在道观里住下,试图等雨停后再回到药农的家里。但是这次雨大的出奇,不但冲毁了一切道路,而且连续下了十几天,随后又时断时续的下了个把月,还没有全停的意思。伯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一日伯虎突然想起高僧与自己讲的第三个字:“遇雨而侍”。这次遇到生来从没有遇到过的雨,不正是应该遇到的第三个字的雨吗?“侍”,乃是“人在寺庙”之意啊。原来第三个字是暗示自己要出家啊。虽然这是道观不是寺庙,但是道士与和尚都是出家人。自己命里定下是要出家了。想到此,伯虎找到道观里的长者,言明自己想在此道观出家。伯虎话一出口,道士长者笑了:“我这些天一直在等着你开口啊。我已经观察你很久了,知道你正是有缘之士,是几十年前我师父告诉我将要来的一个有缘人。我在此等你许多年了。本道观是一百年前一个徐氏施主给予资助兴建的。你因三个字而生而运,将来你也要用三个字回馈给徐氏施主的后人,当然那时候你已经得道了”。伯虎当天就在金刚山出家了,后来几年就不断的在各地当云游道士,经常云里来雾里去。不过他不叫唐伯虎了,而是道号“金成子”,有缘人称呼他为“金成真人”。十年后,有缘人在汉阳附近见到过他。
后记:
1、历史上唐伯虎并没有到朝鲜去出家,本文是艺术创作。
2、二年前就听说《大长今》享誉世界,但是没有时间一集一集的去看。月前家人从台北带来了全套的《大长今》,终于有幸看完,觉得《大长今》果然名不虚传。激动之下,写出《大长今前传》。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写出个故事大概的提纲,少有时间彻底完成写作。请哪位《大长今》的喜好者有空时可以根据我的故事提纲,来充实、丰富细节,帮助完成写作。写作时,请不要改动故事的思想、结构、结局和主要的人物关系,其他可以进行再创作。写作完成时,可以署上充实者的大名,当然,在著作上请写上“根据郑义真先生的同名故事提纲写作”的字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