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12 2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替老子说几句公道话
老子,春秋时期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太清宫镇)人也。”曾做过周朝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老子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老子的著作就是一部《道德经》,历代都有学者为老子的《道德经》作注解,近代也有很多学者直接将《道德经》译成白话文。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多处对“仁”、“义”方面相当精辟的说道。令人遗憾的是,近代有个别学者在翻译时误解了老子说道的字面意思。一些反对儒家学说的人,就说:“老子提倡不讲仁义,你们还讲什么仁义道德啊!”。另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甚至用曲解了老子原话意思的话来抨击老子。因此,笔者想就老子对“仁”、“义”方面的说道谈谈个人理解,也算是替老子说几句公道话。
1.《道德经·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字面大意:天地没有仁慈的概念,祂将世间的万物都看成象稻草编的狗。高层次的人(神)也没有仁慈的概念,祂将地上的人也看成象稻草狗。
个人理解:“刍狗”是用稻草编的狗,古人祭祀用的,用完了就丢弃了,本用来比喻那些无价值的东西。那怎么理解老子说的这句话呢?我想先举一个例子,说那么一个意思;比如在微生物那个境界中的生命,它们可能会说:“人啊,你们太不仁慈了,你们走路时要踩死我们很多生命。”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天外有天”,如果天上有神,那个层次的天还有王或天主,那么祂们看地上的万事万物,是不是有点象人看地上的微生物一样呢?所以祂对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仁慈的概念。换一句话说,祂们根本就不管常人中的事情。现在有一些人不相信天上有神的存在,就说:“哪有神啊,你要祂显现出来让我看看呀。”如果,微生物那个境界的生命也说:“哪有人啊,你要人显现出来让我看看呀。”不知道那些不相信神的人要怎么回答?人能跟微生物一般见识吗?那么神又怎么能跟人一般见识呢!
不同境界的生命都必须遵守那个境界中的理和法,人也一样。老子在这句说道中,讲了高层次中生命的某种心境和状态。并没有叫世上的人不讲仁义。
2.《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字面大意:最高境界的“善”如水的形状。水能有益于万物而与世无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因为清静)所以才接近于“道”。(修道之人)在任何环境中,心境都沉静深邃,善于用仁慈之心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善于修正个人品德,做事有才干,依天时而动。只有与世无争,才没有怨尤。
个人理解:老子的这段话不同人看了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么理解,都不会偏差到对立面去,所以我就不多谈。
3.《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字面大意:(一个人)如果不想修道,那就必须讲仁义。智慧和伪善是同时存在的;世间有六亲不和的事情,当然也有孝悌和慈爱的事情。一个国家政局出现混乱,同时也会有忠臣出现。
个人理解:“废”是放弃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放弃了修道,想做常人,那就必须按常人的理来要求自己,就必须守仁义、讲道德。而真正修道之人,他所要遵循的理是高于常人的,不能用常人的理来要求自己。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岳飞和文天祥都是受人敬仰的忠义之士。如果一个深山里修道的人,跑到人世间去做岳飞或文天祥他们做的事情,那就不行。或者有人说:“我在山中修道,看到有外族入侵了,我明天下山回到世间去参军,保家卫国,等打完仗我再回山修道。”我想,可能没有哪个真正传道的师父会收这样的徒弟,道心不坚者,干脆回到尘世去当人好了。
老子在这段话中还讲了那么一个理,那就是在人世间,有正的就有邪的,有善的就有恶的,有好人就有坏人。
4.《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字面大意:真正的大德之士不讲积德,是因为他本身的德很大(换一句话说,因为他德大,与宇宙特性是沟通的,所以他明白那个理)。德小的人可不能再做缺(失)德事,是因为无德可失(换一句话说,德都丢光了人也就完了)。大德之士讲无为,因为(人世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动念的。德小的人做有为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事情他认为值得去做。(一个常人中的好人)想用最仁慈的天性在世间做事情,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做的(因为他明白人世间的事情都是有因缘关系的)。(一个常人在人世间)行大义,会发觉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一个常人遇到纠纷)对人行大礼(或讲礼)而得不到他人回应时,可能就会捋起衣袖,伸出胳膊跟人干上了。
所以,失去了大道的理,就要讲德的理。失去了德的理,就要讲仁慈。失去了仁慈的天性,就要讲义。失去了义就只能讲礼了。如果人到了只讲表面之礼的地步,这时人“忠”、“信”的品性也已经很淡薄了,那么乱世也就开始了。
个人理解:老子的《道德经》从1到37章是讲“道”的理(高层次的理),从38章开始到81章是讲“德”的理(常人社会中正的理)。从老子的这段说道中,可以明白一个理,那就是高层次中的人,在往下滑的时候,那个过程就是先失“道”,然后失“德”,再往下滑就到了人的阶段,也就是常人中的好人吧,那么有大仁之心的好人,也许他还明白一个理,也就是人世间的事情都是有因缘关系的,因此他可能不会随便去管常人中的事情。而人再逐步丧失了“仁”、“义”、“忠”、“信”、“礼”的时候,人心的容量也在逐渐的变小,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坏,乱世就出现了。所以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如尧、舜、大禹、唐太宗等,都特别注重用“仁义道德”来教化国民,目地也就是想让民风回归淳朴,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才会安定。甚至可以达到路不十遗、夜不闭户、刑措不用的成度。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连表面的文明和礼节都不讲了,那就是人的道德水平败坏到了很可怕的地步。
5.《道德经·第19章》:“绝圣[注1]弃智[注2],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注3]不足[注4]。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注5]少私寡欲。”
注释:[注1]圣:此处意思是聪明。这种用法还见于《诗经·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谋)之(治国礼法的完善,都是聪明的人谋划好的)。”又见于韩愈《师说》:“是故圣愈圣(聪明),愚益愚。”
[注2]智:本文指巧诈。这种用法还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唐·孔颖达注:“智故,巧诈也。”
[注3]文:此处指法律条文。这种用法还见于《史记·汲郑列传第六十》:“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
[注4]不足:不值得。
[注5]见素抱朴:成语。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
字面大意:摒弃过分的聪明及巧诈,对民风回归淳朴有百倍的好处;人如果失去了仁义的胸怀,民风尚能恢复孝悌与慈爱;而如果摒弃了机巧诈伪及利欲之心,盗贼都会消失。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条写入法律中强求老百姓去做到,是不值得(不可取)的。所以还是让你的属民,返本归真摒弃私心和欲望。
个人理解:《道德经》的第19章是被很多人误解的一章。因此笔者特地将此章节与第38章调换了次序并加以注解。“孝悌”是指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及敬爱,也就是为人要有孝心。而“慈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这当然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好的品德。但这只是局限在一个家(或家族)中。而“仁义”的涵义就比较广,可以指对一方百姓甚至一国的百姓有仁义之心,而不只是局限在一个家(或家族)中。换一句话说,“仁义”是包含“孝慈”的。我个人认为,老子在“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句话中讲了那么一个理,也就是说对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百姓,你也不想当官,你就是没有“仁义”之心那么大的胸怀,能在自己家庭(或家族)生活中具备“孝慈”的品德也就行了。
再进一步说,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有仁义之心,想造福一方百姓,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人心是善恶同存的,人类社会是有一个相生相克的理存在的。因此,你在求官的过程中也许会造业;在做官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造业;如果因为个人的执著而做下了危害一方百姓的坏事,那么,这么大的业力将怎么还?如果人的一生是由神安排的,那么神是安排一个人当官好呢?还是安排一个人做平民百姓好呢?当然这个问题涉及到更深一层的道理,如探讨下去就偏离了本篇文章的主题,所以笔者也就此打住。
在《道德经》中,共有上述的5个章节提到了“仁”、“义”这两个字。通过笔者对其字面意思的解释,及一些个人浅见的叙述,我相信读者应该可以明白,老子并没有说做一个人可以不讲仁义。
《道德经》是一部很好的书,只是现代的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如果您想了解宇宙的真理,想了解如何做一个好人,想了解修炼的理,那么笔者在此向各位读者推荐法轮功的创始人李洪志先生写的《转法轮》一书。也许,这正是您生生世世在找寻的;请不要错过了这万古难逢的机缘。
=================
有不同意见者可引用《道德经》中的原话提出异议。我们都知道老子的著作就是一部《道德经》,随便拿自己的话当成老子说的本身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对老子说的话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是正常的。本文所谈的也只是个人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