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10-26 02:39 发表
文:李建波
在10月20日举行的首届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论坛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首发式上,多位学者对大学学报的现状提出了批评。清华大学教授李伯重在发言中称,大多数中国大学的学报都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在随后的学者发言中,
多位教授对此说法表示认同。(10月21日《新京报》)
在笔者看来,“大学学报被指学术垃圾”对于大多数大学学报来说一点不冤枉,可是学术垃圾又何止是大学学报,一些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业的刊物与大学学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不及。笔者的同事去年已到评职称时间,万事俱备,只欠论文一篇,怎么办?东凑合西补充急就章一篇被他称作论文的文章,在交纳了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的650元版面费后顺利发表,并在当年如望以偿地评上了职称。正规杂志尚且如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上了“论文经济”的光明前途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就更不足为怪了。笔者经常被一些“征稿启事”的信件打扰着,有的征稿启事隔三差五地“催促”,目的只有一个——收费。
学术垃圾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之所以乐此不疲,说穿了,这首先与当下学术科研机制环境不健康有关。比如,科研经费被一些人垄断,但晋职需要论文没有经费没有实验条件只好“为赋新词强说愁”,勉强凑出一篇滥竽充数。科研立项和评估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制造学术垃圾的“催化剂”,如科研活动远离经济与社会实际,科研成果评定弄虚作假严重,听汇报看报告式的科研成果评定方式,给科研成果造假以可乘之机,甚至出现只要立项就能通过的现象,这正是我国是科研成果“生产”大国而转化率、推广率不高的症结所在。全国政协常委张涛曾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作为科研成果的副产品的论文不是“泡沫”的“泡沫”吗?
其次与当下职称评定对论文的要求有关。大多数职称评定都要求一定的论文数量,并要求在所谓一定级别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单位把当年个人和集体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结果导致不看质量只看数量,有材料的写,没有材料的凑,有的甚至加入了抄袭造假的行列。以晋升职称来说,我国每年有许多专业的大量人才需要晋升职称,需要大量的论文发表,可是供发表的刊物数量有限,根本无力装下这么多论文,这逼得大家只能动歪脑筋。以教师为例,全国按平均每100名教师每年需要发表一篇论文考虑,全国教师每年需要发表论文12.65万篇。可是全国有多少家刊物能发表教师论文呢?供大于求,给版面有偿服务创造了条件。
由是观之,制造学术垃圾并不全是学术刊物的错,学术垃圾是当下不健全的科研机制和不科学的职称晋升要求下的蛋。唯有从根本上解决,把学术论文从各种科研评比、职称评定中解放出来,还其承载科学创新的本来面目,才能有效化解学术不端问题,促进更多有用的的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