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新闻周刊》11月26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原题:中国的秘密增长引擎
与越来越多面临工资上涨压力的中国厂商一样,王建平(音)不久前把他的工厂和机器设备搬到了西部,那里更便宜的劳动力有助于抵消通货膨胀和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
不过,与他大多数的竞争对手不同,王并没有拘泥于中国境内。他把自己的生意向西一直推进到了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这名浙江鞋商从2004年开始从事的这项国际贸易一直蓬勃兴旺。“我们的业务非常成功,从没这样好过。”王说。他的制鞋公司生产的鞋子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个农村劳动力仍源源不断的国家,浙江人开始引领外包业务。在开拓更有效的赚钱途径上,浙江总是走在中国其他省份前面。浙江曾一度被政府忽略,如今它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和对全球经济的大胆关注备受经济学家称赞。它还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近几个月来,浙江投资人买入了空前数量的西方公司,并在“商业食物链”上从简单的产品制造转向提供先进的互联网服务。
事实上,浙江模式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特定条件下的自然产物。冷战时期,西面环山、东面向海的浙江被作为防御美国进攻的前线,因而北京吝于向其提供资源。位于浙江商业之都温州的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津龙说:“我们别无选择,只好转向私营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商业意识的省份很少,但我们一直都有。”
中国其他地方大多由国家机构掌控,而浙江近3/4经济产出和超过半数的税收都来自私企。浙江正迈入高科技领域。尽管还不能跟硅谷相比,但去年它在私营部门的研发投资比上一年增长了47%,高科技公司的价值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增加了26%。上市不久的阿里巴巴公司就是于1999年创立于浙江的。
面对工资不断上升的压力,浙江工厂主们已把工厂迁到更偏远的地方,比如江西和四川,或印尼、越南、孟加拉国、非洲或中亚。浙江对外投资自2005年以来增加了一倍,达10亿美元,成为中国各省份中的佼佼者。王说:“我们最先把工厂迁到国外。浙江到哪,中国其他省份就跟到哪。”
▲(作者斯蒂芬•格莱恩,汪析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