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92|回复: 0

怎么治独生子女的懒病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7-11-30 17: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3-8 08:34 发表
 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都忽视对儿童的早期劳动教育。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家长都过分溺爱孩子,什么事也不愿让孩子干,什么都提供现成的;另一方面,现在几乎都是小家庭自己过,家务事本身也不太多,且许多家庭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大人都不再像从前那样,从早忙到晚。所以,孩子是否干家务活,父母并不在意。

  其实,很多孩子在童年时,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洗菜做饭,有一种神奇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模仿家长做这些家务活。但是,多数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不必干这些事,或者担心孩子因年幼无知,笨手笨脚,弄坏了东西,弄脏了衣服。

  家长干活时,总是不让孩子插手,不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就是叫他到外边去玩。孩子实在憋不住了,未征得家长的同意,擅自去干了一件家务活,结果出了差错,家长就严厉训斥,或者总是没完没了的责备孩子“帮倒忙”。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挫伤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当孩子的年龄大了,有能力干这些家务活儿时,他们却没有兴趣干这类事了。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产生了新的更广泛的兴趣,与同龄人的交往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家长下班后,支使孩子干这干那的时候,他们很不情愿,表示怠慢和反感,惹得家长很生气,若态度不冷静,还会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如果自幼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孩子长大之后,仍然能愉快地参加家务劳动,并不感到额外的负担。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补救,就比较困难。

  国外一些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全家人在一起(包括孩子在内)分工做家务,是培养子女萌发责任感的起步。完成家务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尽早树立自尊,养成负责的习惯,并形成凡事依靠自己独立完成的自信心。对幼儿来说,劳动仅仅是一种教育的形式,不在于劳动的量多少,而在于劳动过程和结果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所以家长既不能忽视幼儿的劳动教育,认为可有可无。又不可把劳动当作惩罚幼儿的手段。

  家长在有意识安排幼儿劳动的同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自身特点。首先,要考虑幼儿的接受性,无论是劳动的内容,时间,还是其它一些因素,都必须是幼儿能承受得了的。

  比如劳动时间方面,3-4岁的幼儿可劳动10-15分钟;6―7岁的幼儿可劳动20-30分钟。超过了这个限度,幼儿往往就接受不了。另外,要增强劳动的趣味性。

  这是调动幼儿劳动积极性的一大法宝。比如采取竞赛的形式,既可以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又可以使劳动富有情趣。家长还要通过劳动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表现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幼儿的劳动离不开这几种能力。正确地组织幼儿参加劳动的过程,也就是发展他们智力的过程。

  例如,幼儿试着洗衣服,就可以让他们观察肥皂在水中会溶解、起泡,能够洗净东西等,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在开始指导孩子做家务或参加简单的劳动时,父母必须十分耐心。孩子初做时往往丢三落四,虎头蛇尾,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是孩子开始做家务时的通病。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应分配不同的家务。孩子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因此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对做家务以及其他有益的事情就会充满自信心,并且乐意去做。

  5岁以前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完成下列家务:收拾碗筷,节约水电(关灯、关水龙头等),衣服分类放好,晒收鞋子,收拾自己的物品,给大人递拿一些轻微物品(如气筒、书籍、衣服,肥皂等),家长可以从中有选择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些事情。

  专家们认为,学龄前是开始引导孩子做家务的好时机。由于这个年龄组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对任何事情都想试一试,因此只要大人让做的事,孩子都会积极去干。

  但是,父母应注意的是,5岁以前的孩子做家务,父母还不能大松手,应在旁边督导。一是可以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方式,二是可以防止孩子在做家务时发生意外。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还要适当增加孩子参加劳动的内容,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有利于孩子的道德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8 15: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