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国民党领导的政府军在第五次围剿中,给了中共以致命的打击。中共中央红军被迫逃亡,在经历了长征后,于1935年10月来到了易守难攻的陕北,重新建立根据地。
而此时,蠢蠢欲动的日本利用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势力的战争挑衅采取的姑息态度,准备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西安事变的爆发,更加促使日本决定尽早采取侵华行动。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在中国的驻屯军步兵在卢沟桥附近同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内中国守军发生军事冲突。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此展开。
当时,中国国民政府陆军第廿九军宋哲元部吉星文团奋起抵抗。全团官兵对日本侵略军予以迎头痛击:面对现代化优势、轻重武器和精良装备数倍于己的侵略者,中国官兵以大刀片和手榴弹为主要武器,以血肉之躯冲向敌人,短兵相接,杀声震天,把日寇杀得尸横桥头沙滩,又一次谱写了政府军的抗日壮歌。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迅速增兵,根据预先制定的“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作战方针,迅速南下,分路攻取了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和山东。同年11月12日,日军攻占上海,12月13日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了30万中国军民。
国民党八年全面抗战
*
国民党的初期的顽强抗战
对国民政府军队而言,可以说,最初的一年,是最为艰难也是最为惨烈的时期,因为一方面日本有三月亡华的狂梦,一方面日本试图沿平汉、津浦、平绥三线迅速南進,抄堵国民党西南后方,切割华东战场,再由西向东迫国民党于死地。但是国民党军队以弱小之躯,让日军的每一步推進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的演讲,他这样说道:“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担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性命以求国家的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你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
蒋介石决心对日一战!中国人民在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领导下,对日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就此开始了。
面对着日军最初凶猛的攻势,国民党军队为了拦截日军的南下,进行了节节的抵抗。同时东战日军,假以决战,分其兵力,迫使它改变南進、东進战略。另外为实现持久战总战略,夺取“以时间争取空间”之前期战略的胜利,需要将华东、华中之人力和物资迅疾西撤,以巩固国民党持久抗战的大后方。为此,国民党军队付出了最为惨痛的牺牲,并赢得了持久抗战的最初成功,为长期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首先,鉴于日军急于巩固华北战场,酝佳讣材舷拢M攻中原,蒋介石乃命令平汉、津浦、平绥沿线守军,予以坚决抵抗,并借黄河的天然屏障,形成以忻口、太原为中心的大型会战,使分兵平汉、津浦与平绥三线進攻的数十万日军,因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而不能迅速结束华北战局。因此,自七七芦沟桥事变直至11月太原失守,华北战事告一段落,不仅拖住日军达四个月之久,使日军不敢弃华北,下郑州,打武汉,以从西线完成它由北向南的速胜战略,并且被迫与国民党沿平汉线次第打响了保定战斗和石家庄战斗;沿平绥线打响了南口战斗、张家口战斗和平型关战斗;沿津浦线打响了平津之战、姚官屯之战和德州之战等十数次大型战斗。
据八九年后的大陆史家称:在此十数次大型战斗中,天津之战“经保安队奋战,予敌以重大创伤”;南口之战“与敌鏖战旬日,给敌以重大之打击”;姚官屯战斗中“庞炳勋部顽强抵抗,激战四昼夜,歼敌甚众”;“德州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全团壮烈殉国”;“平型关战斗,几歼敌板垣师团”。忻口大型会战历时一月有余,是为最激烈者,“是役,歼敌三、四万,我军伤亡亦甚为惨重,郝梦麟、刘家祺两位将军壮烈殉国。”
其次,为改变日军由北向南的速胜战略,避免出现日军逼迫国民党由西向东退却的劣局,诱敌由东向西,中华民国政府最高国防会议决定,集中主力于华东,主动发起進攻,形成八一三淞沪大战(1937年),使原驻上海的一万八千日军,鉴于国民政府先后投入五十余师,七十万人,诚如决战态势,只好从华北及国内抽调十个师团和海军陆战队赴援,总兵力不下三十万人,大炮三百多门,战车两百多辆,飞机二百多架,兵舰数十艘。“其战斗力之强,火力之旺,一时无两。”
淞沪大战双方伤亡之惨重,举世震惊。但因它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梦,使国际观感为之一新,令国际间对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反侵略战争始抱敬意。其次,它将日军死死拖在上海三个月不能西進一步,使长江中、下游的工厂、物资有了内迁的时间,为实现持久抗战总战略奠定了基础。再之,它使侵华日军由北向南的速胜战略破产,使侵略者在华不能任意行动,使其因抽调华北兵力以助淞沪之战,乃造成了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的有利形势。终于使国民党达到了对日消耗战的战略目地。据日本陆军省1937年11月宣布的战况称:“自八一三至十月底,我军在上海死伤达四万人”。为此,日本军心重估国民党兵力,抗战的军威和士气,以及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决心。八一三淞沪大战后,中国抗战已赢得实现战略退却的第一步。
第三,中华民国政府在淞沪大战后,一方面确定为保卫首都而顽强一战,是为“人心”而战;一方面则在南京弃守后,仍然坚持东守津浦,道行,即为堵敌西进、保卫武汉而诱敌北上,造成徐州决战之态势,使津浦线南北两端的日军,既不能从速打通津浦线,又为徐州决战所诱惑,从而拖延了它西向进攻武汉的时间。此即为实现以“时间争取空间”之前期战略的第二步。
在这个阶段内,以蒋介石为首的最高统帅部,一是命令海军封锁南京以西江面,防止日军迂回江西,东上徐淮,西進武昌。二是在南京弃守后,命令主力北上,回首与自沪西進、求从南京北上的日军,反复纠战于津浦线两侧与淮河两岸,使之不能与津浦线北面日军会合。三是在韩复渠拥兵自保,弃城失地,致使济南失守之后,命令张自忠率第五九军增援庞炳勋部,死守临沂,造成两军夹击日板垣师团,并迫之仓皇一退九十里,困守莒县城内,沿途遗尸甚多。四是在迫使板垣师团已成瓮中之鳖,并不能与自兖州南犯的矶谷师团对台儿庄形成夹击形势后,与敌矶谷师团大战于台儿庄,并获大胜,使三分之一日军被阻于徐州西北,不能对国军实行由西向东之包围和聚歼。五是于台儿庄大捷之后,当敌人为打通津浦线而合围徐州,兵力已增至三十多万,而国军兵力已达六十多万时,国军决定于五月初自徐州地区有计划撤退,并于规定时间抵达豫南豫北等指定战略地点。
根据上述战略安排,自1937年12月12日南京失守至1938年5月19日徐州弃敌,政府军乃与日军在津浦线上周旋达五个多月,超过预定的四个月时间,进一步实现了“以时间争取空间”的前期战略,迫使敌人按照政府军的作战方略,改由北向南为由东向西,使敌既不能速亡中国,又不得不一步步的陷进了长期战争的泥淖,更使国民政府一步步赢得了持久抗战总战略的胜利,从而日益增强了中国军民持久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四,针对日军重新决定沿淮河西進大别山,和沿扬子江西進以共同進攻武汉的战略,为避免与敌机械化部队在平原作战,和防阻敌人机械化部队沿陇海路西進,对中国人力行军实现超越性追击,经第一战区建议,最高统帅部乃决定炸开花园口大堤,以淹阻西進的日军。对此,李宗仁曾说:“六月九日因花园口的河堤被炸,黄河与东南汛区顿成一片泽国,敌方辎重损失甚大,敌军沿陇海线两侧西進的计划遂被我统帅部完全粉碎。”
但是花园口决堤,也使河汛地区的人民遭受了惨重损失,并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该行为也是应该受到上天的谴责的。
第五,面对日军欲攻占武汉以灭亡中原的战略企图,与其纠结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余架,划江分由南浔路、瑞武路、并沿长江北岸及沿大别山北麓进犯武汉的攻势,和“武汉为天下中”、并为全国水陆交通枢纽及全国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华民国政府于六月中旬即策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决计利用鄱阳湖及大别山的地障与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作战,重点放在外翼,“无论攻守進退,皆可立于主动地位”。并预期与敌作战四至五个月,以消耗敌人、粉碎攻势为主,并“不作无谓牺牲,必须保持相当实力,待机应用,以作最后胜利之基础”。
武汉会战自日军1938年6月12日攻陷安庆开始,至10月31日国军主动撤离武汉为止,前后五个月,大小激战数以百计,歼敌二十万,极大消耗了敌人的力量。之所以撤守,是因为10月12日,日军在百余架飞机及数十艘军舰的掩护下,已强行于海南大亚湾登陆,并于10月21日攻陷广州。至此,“粤汉交通既已截断,武汉地位已失去重要性”,故“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存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战作最后胜利之根基”。
犹如蒋介石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保卫武汉之军事,其主要意义原在于阻滞敌军西進,消耗敌人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与中部之工业,以進行西南之建设。盖惟西北西南交通经济建设之发展,始为长期抗战与建国工作坚实之基础,我唯西北西南交通路线开辟完峻,而后我抗战实力及经济建设所需之物资,始得充实供给而不虞之缺乏。今者我东南之人力物力已移植于西部诸省,西部之开发及交通建设,已达初步基础,此后抗战,乃可实行全面之战争而不争区区之点线。同时,我武汉周边五阅月之苦战恶斗,已予敌人莫大之打击,而树立我民族复兴之自信心,与发扬我军攻守之战斗再接再厉之新精神。故我守卫武汉任务已毕,目的已达”。并称:“此次兵力之转移,不仅是我国积极進取转守为攻之转机,且为彻底抗战转败为胜之枢纽,切不可认为战争失利与退却,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蒋介石还坚定的说:“自今伊始,必须更哀切、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勇猛奋进以致力于全面之战争与抗日根据地之充实,而造成最后之胜利。”
至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为实现持久抗战而进行的“以时间争取空间”之艰苦卓绝的前期抗战,算是告一段落。它确如蒋介石所说的那样,不仅达到了既定的战略退却之目标,又极大消耗了敌人的力量,彻底破灭了日本帝国主义三月亡华的狂梦,从此将侵略者死死拖在长陷不拔的著名“中国泥淖”之中,直至它最后的失败。其间政府军官兵用鲜血谱写的一幕幕抗日壮歌,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正见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