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09|回复: 0

阁皂山─汉吴神仙道场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49
发表于 2008-1-13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阁皂山



葛仙公炼丹



阁皂山-崇真宫



阁皂山-鸣水桥(建于宋朝)

  位于江西省樟树市清江县的阁皂山,是武夷山的支脉,绵延二百余里,共有99座山峰,主峰凌云峰海拔807.5米。因其风景优美,颇有灵气,而成为道教灵宝派的祖山。据说由仙人郭真人掌管。

  阁皂山古称阁山,又名葛岭,五代范资所撰的《玉堂闲话》云:“南中有阁皂山,山形如阁,山色如皂,故号阁皂山。乃葛仙翁得道之所,七十二福地。”“阁”是说山的形状,“皂”指山的颜色。

  关
于在阁皂山上修炼之人的记录,今天史籍所见的是从东汉开始的。相传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东汉永元时期来到阁皂山修炼,并在西峰建坛,名为“天师坛”。三国时,吴国道士葛玄在游历诸名山之后,“最后于阁皂山东峰卧云庵筑坛立灶,以炼金丹。”《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说:“至三国时,吴主孙权赤乌之年,有琅琊葛玄字孝先……志尚山水,入天台山学道,精思遐彻,未周一年,感通太上遣三圣真人下降,以灵宝经授之……三真末降之前,太上又命太极真人徐来勒为孝
先作三洞法师。孝先凡所受经二十三卷,并《语禀》、《请问》十卷,合三十三卷。”后来葛玄在此升天成仙。后人用“汉吴神仙”形容在此羽化成仙的张天师和葛玄。

  在张天师和葛玄之后,晋代道士丁令威在阁皂山修真得道。今天山北高峰为丁真人坛,又名丁仙峰。其后,葛玄的侄孙葛洪也来此修道。葛玄在成仙前,将“灵宝经”传给了弟子郑思远,后传给了葛洪。《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载葛洪“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葛洪后来又传给海安君,海安君传给葛巢甫,葛巢甫在东晋隆安末,传与道士任延庆、徐灵期。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弘扬灵宝经,从此“灵宝之教,大行于世”。葛洪被称为灵宝派的始祖,葛玄为祖师;因为阁皂山有葛仙公修道灵迹,还有葛玄升仙羽化之前,将灵宝法箓传付阁皂山,因此阁皂山成为灵宝派的祖山和圣地。隋唐时,一些道人来此修炼,如孙智谅。阁皂山道教开始走向繁盛。宋代是阁皂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众多道士来此修道,如陈元礼、杨固卿、朱季愈等。元代之后,道教势微,知名的道士也不多见了。

  大概在南北朝至隋唐期间,阁皂山已建有道观,如灵山(或作灵仙)馆、金仙观等,后被焚毁。此外,还建有阁皂观和仙人、路山、郭公、卧
云四庵。宋代,阁皂山主要宫观阁皂观(1118年更名为崇真宫)十分兴盛,内有葛仙公殿。光绪《江西通志》卷二百二十二载,唐代赐名的阁皂观,“南唐又名元都观,宋祥符(1008~1016年)中赐名景德。”南宋时的崇真宫已是殿堂林立的大宫观,“道士数百人环居其外,争占形胜,治厅馆,总为屋千百间,江湖宫观未有盛于斯者。”元代,阁皂山道教继续发展。但元以后,渐趋衰微。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崇真宫台基殿俱毁。到了清初,宫观“所存者惟八景坛基。”

  作为道教名山,阁皂山上有众多的仙真修道遗迹。除了前面提到的阁皂山西峰的张道陵坛、丁仙峰外,还有葛玄在山的东峰留下的灵宝法坛,用于超度死于战乱的穷魂滞魄;以及金沙池、捣药臼、双鲤石等。明谭嗣先编撰的《太极葛仙公传》说葛玄:“最后于阁皂东峰建卧云庵,筑坛立灶,以炼金丹。于时瑞气祥光,照映山谷。尝于洞口金沙池中浴丹,其泉忽然涌涨,金沙腾沸,至今丹池之内,金沙自沸。又尝于西峰石壁上石臼中捣药,因堕药一粟许,有飞鸟食之,遂不死。至今月夜,其鸟鸣,作丁当杵臼声,世名捣药鸟。仙人琴高尝骑双鲤访仙公于卧云庵,相与置酒酣饮,醉而卧。及醒,双鲤已化为石。仙公乃以双鹤与之,琴高遂乘鹤去,双鲤石至今在后山间。”

  此外,阁皂山东峰的礼斗石,相传是仙公礼斗处。山中流水名为葛憩源,因为葛玄曾在此休息而得名。
阁皂山的八景玄坛,相传得名于葛玄冲举之日,天帝赐以八景玉舆,玉女峰有葛玄升天遗迹。阁皂山的卧云庵、藏丹室,又是葛仙公炼丹藏丹之处。

  北宋文人陶弼有诗《阁皂山》,赞美了阁皂山的仙景:

万仞天门阁皂形,

阴阳不似众山青。

一区海上神仙宅,

数曲人间水墨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22: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