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9|回复: 0

自古被誉为海上仙山--崂山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1
发表于 2008-1-23 1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崂山-海上名山第一



崂山─海上仙山



崂山-白云洞



崂山



崂山-华楼宫



崂山-华楼山



崂山-华严寺



崂山-金液泉



崂山-巨峰



崂山-明道观



崂山-明霞洞



崂山-那罗延窟



崂山-棋盘石



崂山-上清宫



崂山-太清宫正门



崂山-圣水宫



崂山-太平宫

  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青岛市东部崂山县境内的崂山,面积约三百平方公里。它面临着大海,主峰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辅唐山、鳌山。山名的由来,大概与秦始皇登临此山有关。宋代乐史著的《太平寰宇记》称:“始皇登劳盛,望蓬莱,以劳于陟,即名劳;又以驱之不动,称牢。”明顾炎武亦说:“秦皇登之,是必万人除道,百官扈从,千人拥挽而后上也。……是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待,四民废业,千里驿骚而后上也。于是齐人苦之,而名曰劳山也。”唐玄宗时期,特敕许王到崂山炼长生之药,并将崂山更名为“辅唐山”。到了元代,全真派真人邱处机见此山形似巨鳌,便易其名为
“鳌山”,有诗云:“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踪近人间。”清代才正式定名为崂山。

  崂山自古就被誉为“海上
仙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仙人名叫安期生,在琅琊郡海边以卖药为生,据说他吃的枣子大的象瓜。他后来得道成
仙,活了上千年,被称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经召见过安期生,密谈了三天三宿。安期生离开时,给秦始皇留言,“千年之后,求我于蓬莱山下。”
后来,秦始皇为了寻找神仙安期生和长生不老之药,曾派方士徐福率人在此登船入海,没有返回。

  西汉武帝时,武帝亲自到此祭祀,希望可以遇见仙人。如此通灵宝地,自是许多修炼人進行修炼的佳所。从秦汉以来,就有修道之人在此修行,比如西汉的张廉夫,唐时的许王,宋代的乐正子长、刘若拙、甄栖真
等。根据明黄宗昌《崂山志》卷五记载,乐正子长,不知是哪里的人;曾经在崂山遇到神仙,神仙向他传授了巨胜赤散方,他服用后,年龄过了一百八十岁,面色还象儿童一般。后入崂山深处,不知所终,大概是羽化成仙了。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载,甄牺真,单州单父人。因为举進士不第,所以来到崂山访道,后来正式修行,容颜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金、元代是崂山道教的兴盛时期,先后有大批道士来此山修道。最著名的道士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邱处机。此外还有李志明、刘志坚、王嘉、孙不二等。李志明,全真道士,居住在上清宫十二年和明霞洞(崂山南部昆仑山腰)二十五年。据说他年八十,步履仍然轻健。有弟子近五
百人,后不知所终。王嘉禄,新城人,年少时進入崂山修行,遇见道士传授给他五禽之术,修炼时间久了,他就不吃食物了,有时吃松柏叶。明清时期,崂山道教继
续发展,相继又有一批道士居此修道,比如徐复阳、张三丰、李守真等。《崂山志》卷五记载,徐复阳,号太和子,曾经得到李灵仙的秘传,后隐居在鹤山遇真庵,修炼成仙。张三丰,从青州来崂山居住了一段时间,留有张仙塔、邋遢石等遗迹。李守真,滕县人,少游牢山,遇异人授以修炼术,后修炼成仙。

  众多得道之人在此修炼,自然留有许多仙迹,主要体现在宫观上。崂山上最早修建的宫观是西汉时建的太清宫。宋太祖建隆元年下诏重修太清宫,永为修真之所。宋时又修建了大批宫观,如上清宫、太平宫、百福庵、石佛庵等。元代崂山又增建了一批宫观,如迎真观、通真宫、华楼宫、黄石宫、众仙宫、遇真庵、圣水庵等。明清时期,崂山除对旧有宫观作过修葺外,未新建宫观。现存清宫、上清宫、太平宫、华楼宫等。此外,在太清宫以北,还有华严寺、鱼鼓石、那罗延窟、八仙石、棋盘石、明道观等仙家遗迹。华楼宫以东有八仙过海时聚会的“聚仙台”等。

  古人认为崂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李白有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开篇即记述了在崂山遇仙之事。

我昔东海上,

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

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

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

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

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

  闲与仙人扫落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10: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