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海外漂泊十几年,有一个切身体会:融入当地社会并不能排遣我深深的乡愁。岁月更替,更使我悟出,乡思、乡恋原本就是根的文化。它与生俱来、无法撼动,进一步说是属于精神范畴之内的一种不可缺失的高级“享受”。而且,它有可能在异乡植入下一代的心田。
不仅仅是花草树木才有根,人也一样有根。
人的“根”是头顶上那片属于你的蓝天,脚下那片你立足的土地。
花草树木离开了根会干枯。人离开了根,心神上的“干枯”比死亡还可怕。不管年轻年老,也不管男人女人,只要你是华夏儿女,无论走到哪、生活在哪里,无论你出国、移民时间长短,最让你挥之不去、萦绕在心头的,始终是那无尽的乡思与乡恋,这就是根的文化。
1993年底,我这个工作了十多年的护士,终于被丈夫“拖出了国门”。一个职业女性突然变成了全职太太,使我深深地陷入了无尽的忧伤、失落、委屈与孤寂之中。在比利时漫长的岁月里,我极度思念家乡亲人,泪水流干忧郁成疾。由此我更加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安全感、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我爱自己,我要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去追寻。
可我更爱丈夫和女儿,我要履行身为人妻人母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满心的思绪无处倾诉,于是我以书信、日记、散文及诗歌等形式写了出来。更重要的是我把深情的思念与忧伤、落寞化为顽强的毅力与行动,迫使自己勇敢、坚强、主动地承担了家庭重任,来支持丈夫、培养女儿,同时更新自己。
几年下来,丈夫业绩累累、女儿品学兼优、自己语言入门。同时我还写了许多东西,它们都是自然而然地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我们全家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及奋斗的真实情景,特别是那种孤寂与思念,都被我如实地、伤心地记录下来。
起初,我以为自己因天生恋家的性格、身份的变化、语言的不通、文化的差异、娱乐的缺乏而导致自己不能融入侨居地的社会而愁肠百结,所以我和丈夫商定离开比利时。
1998年,我们移居澳大利亚。初到澳大利亚的我很开心,因为我不再“聋、哑、瞎”了。热情大方、健谈的澳大利亚人和多元文化的环境气息,让我觉得自己也是这儿的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丈夫升为教授、女儿成绩突出、我自己有了工作,一家人过得忙碌而充实。社会各界活动、应酬也算应接不暇,事实上我们已融入了当地的主流社会。
尽管如此,每逢祖(籍)国的传统节日,我心里仍是沉沉的。特别是春节期间,我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名火、莫名愁,欲发不能。后来我自悟:“这不还是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实感受吗?!”自那以后,每年春节,我必和几家朋友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与全中国人民共度除夕之夜。但晚会一结束,朋友散去,莫名的思绪又卷土重来,心里空荡荡的。女儿也用殷殷的目光问:“妈妈,您何时带我回国过年呀?”
我的心里有一种酸楚,又很感动。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寒地冻,我一定要带上女儿回乡过个年,好让女儿饱享一次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艺术娱乐、厚重的历史以及家乡人们的万丈豪情。
海外漂泊了十几年,我依然乡音未改,喜欢说家乡话、听家乡戏;喜欢家乡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这不是我无力融入当地社会,而是根的文化是骨子里生就的,它分分秒秒随着血液奔流不息,浸遍身心。尽管我早把澳大利亚视为故园家乡来热爱它,可就是生不了根。为此,我在心房一角为根文化留点儿空间,装载着自己对根的思想感情心曲。
我在《一个母亲的日记》中,为女儿写下了十几篇生日纪念以及其它有关女儿的文章,细细地、有条有理地记载了我女儿在海外的成长过程。这本日记培养了女儿乐于吸收东西方文化的性格,同时熏陶了她对祖籍国文化的热爱。
我还写了许多观察生活的散文,中文写作不但为自己解闷,而且也为丈夫和女儿平添了业余阅读与欣赏的乐趣。特别是女儿随着文学水平的提高,思维观点的深入深刻,也经常会发表看法、提出质疑、给予评语。女儿的心愿是当作家,从小编的故事五花八门,去年参加全澳英语写作竞赛获少年组一等奖,奖品价值5000多澳元。
女儿3岁被带出国至今,我是她唯一的中文老师,她也是我唯一的学生。这些年来,我们在家庭传授中国文化,虽然我很辛苦,但也很欣慰,因为中华文化之根渐渐植入女儿的心田里。每每带着女儿回国探亲旅游,女儿都“乐不思蜀”。回程的日子一旦逼近,就伤心地哭泣,回回都把眼睛哭成“烂桃”似的。小时候在回程时女儿总说:“爸爸妈妈,明年再带我回来好吗!?”这几年女儿大了,此话也不问了,可是一登机就手扶舷窗,一双泪眼向外凝视。女儿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令我感慨不已,中华文化之根的力量是强大的,孩子幼小的心田是丰饶的土地,关键需要为人父母者勤耕耘,就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根也就深深地扎下了。■
李剑光(寄自澳大利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