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薇扇面》
明 陈淳 纸本泥金 纵17.7厘米 横4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早年师事文徵明,所作花卉亦偏于工整细秀,中年丧父以后,个性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放纵,向往隐逸,画风也转为简逸的水墨写意法。自题《花卉册》曰: “古人写生自马远、徐熙而下,皆用精致设色,红白青绿,必求肖似物物之形,无纤毫遗者,盖真得其法矣。余少年欲有心于此,既而想造化生物万有不同,而同类者又秉赋不齐,而形体亦异。若徒以老嫩精力从古人之意,以貌似之,鲜不自遗类狗之诮矣。故数年来所作,皆游戏水墨,不复以设色为事。间有作者,从人强,非余意也。”
《花卉扇面》
明 陈淳 纸本泥金 纵18.6厘米 横5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代花鸟画史上,陈淳是一位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杰出画家,后人常把他和稍晚的徐渭并提,称为“青藤、白阳”。此画中,画家在笔势的徐疾、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等方面,都能随物象而运用、变化,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同时又具有潇洒随意、简率纵放的笔墨韵味。
《花卉扇面》
明 沈仕 纸本泥金 纵17.3厘米 横49.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仕所绘《花卉扇面》以细笔微染出桃红色花朵,用淡墨勾出的花叶,浓墨绘出虬曲的枝干。突出了花的阴阳向背,兼有元人的简逸之韵和宋人精工之致。
《花卉扇面》
明 陆治 泥金纸本 纵18.3厘米 横52.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1496—1577),字叔平,吴(今江苏苏州)人,居太湖包山,因号包山子。擅花鸟,工笔、写意均能,人谓得徐、黄遗意。陆治花鸟画的风格,王世贞曾将他与陈道复、周之冕做过一个比较: “胜国以来,写花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周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长。”可说是道出了陈重写意,陆重写实,而周是“勾花点叶”的兼工带写的不同风格。此画是陆治的花卉扇面画,除了扇面画所特有的构图严谨之外,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非凡魅力。
《梅花》
明 陆复 绢本墨笔 纵205.3厘米 横10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老梅一枝,笔势遒劲而老辣,古拙而生动。从画中画家自题“大雪围林僵叶木,老梅潇洒正开华”中可以看出,此画是表现雪中傲梅不畏霜雪、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画上有“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
《雪竹图》
明 陈栝 纸本墨笔 纵59.5厘米 横3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一雪中之竹及坡地杂草。画面上一竹直起,枝叶离披,竹下杂生野卉,与竹纠结一起,其下一起伏的缓坡上,亦是细草葺生。竹的枝叶、野卉、杂草及坡地上遍落细碎的雪花。此图笔迹放浪,行笔急爽,而于造物不拘形似,其势亦多不以物相合。如图中之竹,初看不似竹,细看亦不似竹,杂草生长亦多无章,不辨其名。一般画雪,多突出色白,而此图中之雪却独以干笔碎点画出,为黑色,别具一格。
《芭蕉紫薇扇面》
明 陈栝 纸本泥金 纵17.4厘米 横50.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栝,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16世纪,字子正,号沱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陈道复之子,嗜酒放浪。画擅花鸟,继其家法,而又出己意,笔致放浪而有生趣,亦能诗。先其父而亡。自元代文人画创立以写法入画以来,明代徐渭、陈道复更在花鸟画中将笔迹放纵的写意画法又向前推进一步,而道复之子陈栝则更在其父基础上,将这种不拘于象的写法又发挥至极致,其勾点皴擦,随心所欲,绝出尘象之外。 此图绘芭蕉紫薇,构图饱满充实,设色浓丽而不流俗。
《山水花卉图》
明 文嘉 纸本设色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此图册共八开,山水四开,花卉四开,这里选其二开。此图为写雨中丛菊修竹,凝聚相依,生机勃勃,菊花用笔稳健,菊叶水墨苍润;竹竿挺拔,竹叶潇洒。构图呈宝塔形,因得浓淡之宜,密而不闷,稳而不滞,颇具匠心。其中的花卉,格调清雅,文人墨气溢满其中。
《兰花图》
明 周天球 纸本墨笔 纵50.3厘米 横24.2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仅绘一束兰花。其姿态婀娜,充满生意。兰叶潇洒舒展,穿插有致,花瓣随意点簇,俏丽秀美。叶用重墨为之,花之墨色稍淡,均融入了书法的笔意。其笔势一波三折,有粗有细,有挺有转,有断有续,有收有纵。苍辣老健,变化多端。再加上墨气湿润淋漓,生动地表现了兰草的质感和风韵。
《百花图》
明 周之冕 纸本墨笔
此图所采用的是勾花点叶画法。周之冕善用勾花点叶法,其法简率,富有神韵。此卷墨笔写鸡冠花、芙蓉花、桂花、菊花、水仙花、灵芝、梅花、秋葵等,清雅纯朴,充分显示了画家在绘画上的功力、风趣和特色。周之冕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花鸟画家,其笔下花鸟生动传神,融合了陆治的设色工致和陈道复水墨写意画法于一体,创立了“勾花点叶派”,促进了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百花图》画风老辣、简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