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5|回复: 0

当年翘楚今日喉舌 《大公报》的前世今生(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8-5-12 13: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

办报历史

大公报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的办事处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同时也是辅仁大学倡议者之一,属清末保皇党)。1920年代后,主要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等经营,而主要由吴鼎昌投资。

在它漫长的历史中,大公报曾几度变迁,曾在天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和香港出版。香港版创刊于1938年8月13日,后来关闭,1948年3月15日复刊,一直到今天。

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张季鸾、王芸生等当家者让它成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

1941年凭借在抗战中的出色报道和评论,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的当年“最佳外国报纸”称号,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此殊荣。密苏里新闻学院奖,是新闻界内很高的荣誉。此前,亚洲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和印度的《时报》得到过这个殊荣。1941年4月,《大公报》收到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来函,被认为是“《大公报》刊行悠久,代表中国报纸。”“在中国遭遇国内外严重局势之长时期中,《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于国内舆论者至巨。”“《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

1949年之后,《大公报》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与《香港商报》、《文汇报》构成香港左派(中资背景)报纸的阵地。

1949年以后,津版更名为《进步日报》,沪版和港版继续出版,其它版则停刊。1953年,沪版北迁与《进步日报》合并,并于1956年9月迁到北京出版,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分工报道财经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大公报》于1966年9月14日停刊,改名为《前进报》,但是只办了103天,也停刊了。



大公报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的办事处

报刊定位

现如今的《大公报》的报道立场与其他大报相比,政治色彩较为浓厚。已经偏离“新记”大公报时期的“四不主义”,早已失掉了当年的独立精神,成为一家亲北京方面的中资背景报纸。《大公报》的报道内容中不会出现中国共产党视为敏感与负面的新闻。在两岸方面,也以显示支持北京政府为典型特点。

《大公报》以民间报纸的姿态出现,在历次政治事件中都有明显的观点和态度。提供了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史料。《大公报》亦虽然明显有支持中国共产党。但是也因为被认为是有“官方”背景,在财经新闻方面,比较有公信力。也常发布北京政府对香港或中国大陆的相关政策。

《大公报》会与香港一些亲共社团举办相关展览活动,例如:和平正义的伟大事业─纪念中国抗日战争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60周年,雪域明珠─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展览。

《大公报》的网站也是中国大陆少数“解禁”的香港报刊网站〔例如:明报网站长期被封锁,香港商报则不会〕。在《大公报》的网站每则新闻也标识“【大公网讯】或【大公专讯】为本网即时新闻,非引自《大公报》”。来与《大公报》报纸做区隔。

《大公报》网站注明在全球阅览量中,美国与加拿大合计位居首位,中国大陆其次。香港占16%。而台湾则只有3%,还不及全球其他国家8%的总合。

《大公报》在一些重要的历史纪念日之前,会出版纪念特辑,例如2005年的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特辑、抗日名将访问系列、香港港九抗日大队纪念特辑,2004年的纪念百年邓小平等。

《大公报》首页的右则,是为最显眼的“大公报”隶书红字,据传出自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手笔,下方为英文拼音"Ta Kung
Pao",表格最下方印着日期,星期,第XXXXX号,售价,以及出版地址和电话。其后为一个小广告以及责任编辑。首页间中为广告页,但通常为头条新闻。

报刊编排

《大公报》报纸的编排没有什么规定,视乎当日报纸出版页数。 报纸通常分为A、AA、B、C、D 版。

A 版分为要闻,香港新闻。 B 版为财经。 C 版为 娱乐,大公园,小公园,教育,评论。 D
版/AA 为波经。

逢星期日的大公报只有A,B,C 版,财经会在A版里面。

著名记者

浦熙修

杨刚

彭子冈

高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12: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