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97|回复: 0

教育产业化之恶与中国的童工现象

[复制链接]

1

主题

351

回帖

1839

积分

金牌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1839
发表于 2007-9-30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0 align=center bgColor=#fdfdfb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FONT size=4>綦彦臣 <SPAN></SPAN></FONT></TD></TR>
<TR>
<TD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25px; LETTER-SPACING: normal"><FONT size=4>不管有多么看似正当的理由,使用未成年人从事赢利活动,都是违反人性的,哪怕从事“并不繁重的劳动”。事实上,近十年来中国童工数量猛增,首先不是经济增之故,即市场扩容增加了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而是教育产业化的恶果:<BR><BR>其一,教育产业化作为一个“知识产品”生产链条,它在流水线的第一环节就以升学率为效率指标,从而造成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小环境”,那些在知识吸收上有问题、也许在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儿童被边缘化。<BR><BR>其二,在上指的边缘化过程中,学校作为利益调节器,它会迫使教师们为分数排名而有意中断“劣等生”的学业。教师的方法通常是公开地不尊重“劣等生”的人格,或向校方反施压而迫学校与家长“共谋”,中断“劣等生”学业。<BR><BR>其三,高学历教育造了一大批无法适应低端劳动的“知识废品”,低端产业的雇主也不愿出相对高额的工资聘请“知识废品”,反而更愿使用只求温饱的童工。<BR><BR>这一项是自愿性童工存在的经济学基础。试想一下:一年赢利10万的小城市中档饭馆,其老板会花月工资1000元雇一个管理专业的大专生端盘子吗?不会的,他花400块钱雇一个童工,条件甚至包括“管吃管住”。因为相对于前者,他增加了7.2%的利润。<BR><BR>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产业化,本质上是一种歧视性教育,再加上中等技能教育极大贬值,童工的社会来源就成浩荡之势。初中后失学的少年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保守估计其恒定数量在10000万左右。其城市部分能占到1/4,至少有2500万之巨,这里面应当有1/3的被迫从事低端劳动,如饭店的侍者(即端盘子工作者)、网吧的保洁员(或网管)、无执照私人作坊的打杂工。农村部分,失学少年(童工源)应在7500万的样子。保守估计,有2/5的人进入童工序列,约为3000万人。如果不考虑人性因素,只从劳动经济学及社会控制的角度讲,3800至4000万之巨的童工进入市场,无疑等于及早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甚至为一些贫困家庭带来相当的收入。但是,从社会整体素质增进的长远利益看:童工群体尽管大多数在低风险的低端产业工作,但这种机制对个体人格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比如一生无法挥去的挫折感,心理极度压力下的犯罪冲动及事实结果,等等。<BR><BR>童工现象与中国教育机制生产“知识废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BR><BR>童工现象不仅使中国在本质远离了社会主义的原教旨——人道基础,而且还破坏了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少有的好的伦理,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法律责任。这个问题的另一端则是,如果一个家庭对未成年又“没出息”的孩子提供必须的生活条件,那么周围的人会把这种家庭伦理视为不懂管理即溺爱孩子。畸型的市场经济与教育产业化政策,不仅扭曲了称为“劣等生”那类未成年人的心灵,而且还会波及他们的父母。<BR><BR>由于巨大的童工源的存在,本来可以改善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技工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大专毕业的技工不得不在童工工资的水平上竞争。与上举的“饭馆案例”相类似,一家汽车修理学院(专科)毕业的学生在其试用期间,就遭遇了童工待遇:厂主每天提供一顿质量一般的午餐,每月开给200元的见习工资,所幸工厂还能提供免费的住宿——或者在500块钱的工资总额中扣除300块的住宿费。<BR><BR>对技术工人的残酷的低廉工资制剥削有着它的市场合理性,因为厂主完全可以以童工来替代这些技术工人,毕竟在他们见习的阶段里仅仅是个“劳动力”。而以中国非尖端技术的传承习惯看,一个以童工身份进厂工作的人在有资历的师傅带领下,学成技艺,对企业会比有学历的技术工人效忠于企业。也就是说,有学历的技术工人比童工身份的人容易“跳槽”。<BR><BR>童工与有学历的技术工人之间的劳动力替代关系,在本质上讲,是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劳动制度之激励结构”问题,但是,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政策不会理会这样的问题。因为庞大的教育产业在迅速而固定地从社会取得收入之后,还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税收。教育产业化政策是国家治理方面致命的短见,正如今日飞速增长的经济是以环境为代价,而计入环境成本就会出现负增长一样,两者同时成为毁坏中国前途的“有毒的健身药”。<BR><BR>──《观察》首发</FONT>&nbsp;&nbsp;&nbsp;&nbsp;</TD></TR></TBODY></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12: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