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经济发展和军力提升的中国必然会称霸世界;一个是儒家文化的复兴必然会对西方价值观念体系造成威胁。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其新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央王朝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终结》中就不无忧虑地指出:崛起的中国正在重返儒学,人类文明秩序将会按照儒家观念重新塑造。正是基于此种判断,类似“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间谍机构”的流言在西方社会很盛行。
事实上,对于儒家文化的排斥和警惕,自中西交通以来就没有停止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已是满目疮痍、备受西方列强凌辱,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却自亲画了一张“黄祸论”草图,描绘了孔子和佛祖驾着黄云从东方而来,欧洲列强则联合起来抵制东方人“入侵”的场景。20世纪末,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指出:儒教文明将对西方文明构成重大挑战,甚至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与战争。总之,中国无论是崛起还是衰落,在西方人眼里,儒家文化都是可怕的“异端”,都永远站在被审判台上!
坦率地说,作为一名忠实的儒家信徒,儒家文化对我而言天然就是最优秀、最有魅力的文化,因而替代弊端丛生的西方文化绝不是什么坏事。即使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看,或者从整个人类文化生态体系而言,儒家文化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种其他族群的文化。须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不仅是世界上唯一传承六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而且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都要比西方世界文明、祥和、富足得多!
虽然如此,我仍愿意指出,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儒家文化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优化方案,而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替代方案。首先,就基本价值观而言,儒家文化一向主张“和而不同”,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绝不会把自己的文化强行加于西方人头上——否则即不是真正的儒家文化。瑞士著名宗教学家、世界伦理基金会主席孔汉斯指出:“儒家文化的这些跨文化的道德准则成为共同的人类伦理的组成部分,并使东方和西方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深刻对立的看法变得几乎毫无意义。”
其次,就历史实践来看,中国历史上一向是儒释道三教并行甚至是三教合一,乃至于出现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像并坐于一庙的有趣现象——在西方世界不同宗教的偶像共处一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山西悬空寺甚至是新加坡华人庙宇中看到这种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儒释道三教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现象,恰恰多发生在儒家文化比较兴盛的时期,比如宋明时期。相反,儒家文化中衰时,则往往是文化不宽容的时期,比如五代十国时期。这表明,儒家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格和实践品质,在实践中不会出现压制甚至排挤“他者”或“异端”的现象。
第三,自古及今,儒家文化不仅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比如隋唐时期吸收佛教文化、晚清时期吸收西方文化等,而且本着“有来学,无往教”的原则,通过自身魅力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主动前来学习取经,从而为东亚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与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推广和传销自己文化的历史大不相同!愈来愈多的文献资料表明,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现代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历史进程,曾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法国哲人伏尔泰就曾热情盛赞孔子并主张欧洲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儒家经典。
但是,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时期,儒家文化从来没有谋求成为欧洲的主导文化,更没有谋求全盘取代欧洲文化。同样,儒家文化虽然对日本影响至深,但却无妨于其神道教文化的发育和成长。在今天,儒家文化的复兴,意味着它不仅将重返中国的文化舞台,而且会通过践行仁者爱人、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等价值观,为人类文化再次做出重要而又独特的贡献。
西方人之所以担心儒家文化会对西方文化构成威胁,一则基于其传统的、过时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质而言之,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二则要么是出于别有用心地为“中国威胁论”摇旗呐喊,要么是出于对儒家文化的无知和偏见。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是不对称的,中国一直是拼命学习和引进西方文化,而西方却囿于盲目自大的“西方中心论”,对儒家文化不屑一顾!
形势正在改变,儒家文化正在向我们走来。中西文化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而是 费孝通 先生所说的“各有其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今年4月份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提出建立“新汉学”的观点,值得期待和赞许。陆氏的“新汉学”,旨在通过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等,来加深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崛起的认识与判断。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西方既不会无视儒家文化的存在与复兴,也不会大喊“狼来了”而盲目拒斥儒家文化!
必须指出的是,儒家文化在中国国内,同样是一种优化方案而不是替代方案。由于“打到孔家店”的历史惯性等原因,官方以及自由主义、新左翼等各种文化流派,都对儒家文化抱着警惕和拒斥的心态,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儒家文化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且,目前中国的儒家文化复兴,世俗化、功利化甚至是商业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可以说是一种浮躁的皮相热。照此下去,西方担心的不当是儒家文化会取代西方文化,而是还能否从这个延续了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中学习一点改良和优化自己文化的智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