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52|回复: 3

杨贵妃与梅妃後宫之争(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49
发表于 2008-9-10 0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采苹,即梅妃,出生於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秀,能诗能文,9
岁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名篇,15
岁时即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所写的八篇赋文,更在地方上传诵一时,是当时有名的才女,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

多才多艺的江采苹,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梅妃

适逢玄宗开元盛世,唐朝国家兴盛,四海升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这时,深受玄宗宠爱的萧淑妃不幸离开了人世。唐玄宗极重夫妻之情,虽有後宫佳丽数千人,却对萧淑妃情有独锺。萧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日见憔悴。唐玄宗在万分思念下,很想找到另一份寄托。

有个叫高力士的近侍宦官,看到唐玄宗悲伤的样子,自然忧心忡忡,担心玄宗从此一蹶不振。於是,他力劝玄宗徵选天下绝色美女,来改变悲伤心境,重新振作起来,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高力士奉旨挑选秀女,亲自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江采苹,他疑其为天人,如获至宝。随即把她带进了宫中,侍候玄宗皇帝。

当时江采苹虽是淡妆轻扫,仍难掩如花容颜,她温柔文雅的言语,优美大方的举止,是一杯清香醇郁的茶,霎时就掳获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对她疼爱有加,将当时众多的後宫佳丽视为尘土,专宠江采苹一人。

梅妃比杨贵妃进宫早 19
年之多,她纤丽秀雅的风格令玄宗由衷敬佩,为之倾倒。恬静娴雅、端庄明秀的江采苹,从小就喜爱和她一样淡雅的梅花,玄宗皇帝因此封她为“梅妃”,并在她居住的宫中,种植了各式各样的梅树,每当梅花盛开,便与梅妃流连花下,赏花赋诗,其乐融融。

然而,当丰满、冶艳,散发娇情媚态的杨贵妃出现之後,玄宗开始目眩神迷。

 杨贵妃

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於玄宗後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

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十几年他面对孤芳自赏、清雅高洁的梅妃,现在已经审美疲劳了,不免有些意兴大减。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了性感,楚楚动人,还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泼的性格,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撩拨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杨贵妃与梅妃自然展开了明争暗斗。而她们的战斗,开始表现出来的是一篇篇有感而发的诗文。

我们先看梅妃写的一首诗: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这首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原来是唐玄宗的儿媳,不顾人伦,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竟然钻进了公公的被窝,还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其实,当时梅妃说的都是事实。

杨贵妃读罢,立即反击: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诗中的含义是说梅妃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哪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艳呢!

唐玄宗没有为梅妃的诗鼓掌,却为杨贵妃的诗叫好。杨贵妃的美,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情,媚惑了唐玄宗,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转移到了杨贵妃身上,渐渐冷落了梅妃。梅妃的爱情也从此陷入了困境。在受到了冷落的同时,还要承受杨贵妃,时时在玄宗面前的数落和诬告。後来,梅妃终於被迫迁入上阳东宫,过着和冷宫一样的凄清生活。

这时的杨贵妃,把她的大姐南韩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全都招来了。她们四个就像四株香花,团团环绕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绿,奇幻万千,使得垂垂老矣的玄宗青春焕发;唐玄宗终日与她们周旋嬉闹,无暇顾及朝政,更把上阳东宫的梅妃忘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毕竟梅妃和杨贵妃风格不同,味道也不一样,一个“荤”,一个
“素”。唐玄宗过度香艳之後,不由思念淡雅。一段时间後,唐玄宗不曾与梅妃见面,心里就时不时想起梅妃,想起梅妃的样子。一个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心中暗生一丝悲凉,一种愧疚和梅妃相见的欲望。

一天晚上,唐玄宗怕杨贵妃知道,藉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马把梅妃驮来叙旧。“既然是陛下宠召,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堂堂一国之君,为何如此怕那个肥婆?”梅妃虽然心中觉得窝囊,却不忍让玄宗久等,还是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

这事还是被杨贵妃知道了。杨贵妃不待宣召,到翠华西阁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你把梅精藏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见唐玄宗赖账,话题一转,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说得玄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

杨贵妃:『这里乱七八糟,床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馀香,这夜是何人为陛下侍寝。为何欢睡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杨贵妃竟说要留在这里,等唐玄宗上朝回来。

唐玄宗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脸色已经铁青,但他却不大嚷大叫,就以蒙头大睡的方式反抗。杨贵妃毕竟聪明,也怕事情闹僵,无法收拾。她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後愤愤而去回娘家去了。

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念,派侍使把她接回宫中,据说接了三次才接回来。

当然,唐玄宗有时旧情难忘,常怀着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理对待梅妃。有次唐玄宗尝荔枝时,又忆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见珍珠,触景生情无限伤感,即写了一首诗,夹在珍珠里退还给玄宗。诗云: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此诗人称《一斛珠》。

流光易逝,青春不再,梅妃在上阳东宫已经度过了 10 年寂寞岁月。於是,她写成一篇《楼东赋》,来陈述心中的许多感慨。

据说,这首诗写了她在上阳东宫的凄惨心情,抒发了她对玄宗,对贵妃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然而,不但於事无补,还差点被杀。如果不是触动了玄宗的爱怜之心,恐怕她当时就在杨贵妃的挑唆下,命归黄泉。

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中,杨贵妃那一方是人多势众,风头正盛;而梅妃这边则人单势薄,已经彻底败下阵来。

之後,“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西南,後来,杨贵妃被逼死在马嵬坡。被留在宫内的梅妃为了不让叛贼污辱,用白布将自己层层包裹,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殒。

1000
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人们仍然怀念她,称为“祖姑皇妃”,并修宫造像以供祭,宫名就叫“浦口宫”。该宫雄伟壮观,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栏镂空木雕极为精美,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瞻仰。旧时兴化府衙门口的对联写道:“荔枝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0

主题

1313

回帖

1891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891
发表于 2008-9-10 12: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Navy"]唐玄宗这个老糊涂,老了倒不吃素吃起荤了!

他这一"荤",引发了"安史之乱"!而劳民伤财的八年战乱导致大唐由盛转衰!

想我太宗皇帝功德无量、恩泽八荒,铺就了荣耀天地、冠盖古今的盛唐文明,

怎料最后却毁在一个"荤"君和红颜祸水手中!

人生在世,情误一场!万古如轮转,兴废总观情!
我有空灵笔 不记名利情 九度寒霜暑 人间正道行 借月一尺素 裁成真善忍 百炼得无漏 清吟出尘心 :pretty_sm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3

回帖

1891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891
发表于 2008-9-10 12: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Black"]贞观故事两则(转自明慧网)

君圣臣贤的贞观之治,开创了武功赫赫文采风流的“盛世天朝”,令人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缅怀那一段辉煌的历史。从以下的贞观初期的两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略见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唐太宗的仁者胸怀。

之一:贞观二年,唐朝京城附近地区闹蝗虫,有一天,唐太宗进入禁苑中,看到蝗虫,就拈起几只,祷告说:“人民靠谷物活命,你却吃掉了庄稼,如今我宁愿让你吃我的肺肠。”就想把蝗虫吞下去,身边的人劝他说:“这种坏东西吃下去会生病的!”他说:“我愿意代人民受灾,怕什么疾病呢?”还是把它们吞下肚去。据说这一年虽有蝗虫,却没有成灾。

之二:贞观二年关内地区发生旱灾与饥荒,有很多百姓卖掉子女来换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下令将皇家仓库中的金银丝绸拿出来,替灾民赎回小孩,还给他们的父母。他在诏书中还说:“如果能让年成丰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灾祸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愿。”正巧不久就下了雨,百姓都很高兴。

“何处寻太宗,大法度唐人。”

注:故事见黄山书社“资治通鉴新编”。
我有空灵笔 不记名利情 九度寒霜暑 人间正道行 借月一尺素 裁成真善忍 百炼得无漏 清吟出尘心 :pretty_sm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10: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