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93|回复: 0

宁都会议消毛泽东官职的四领导全早死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1-9-21 07: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都会议消毛泽东官职的四领导(项英顾作霖邓发任弼时)全早死
发帖者:榜山翁祠 (时间:2011-09-20 01:54:36)
--------------------------------------------------------------------------------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
宁都会议旧址——榜山祠

作为榜山祠的曾氏子孙,经常会关注自己的宗祠,

榜山祠座落在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因为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名的宁都会议而闻名。宁都会议因为撤销了毛泽东的职务,一直被共产党遗忘。以至宁都,宁都人都受到诛连。



宁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兴国瑞金一样为红色故土,可革命胜利后,兴国成为了将军县,瑞金成为了红色故都,国家拔下了不少的钱搞建设。宁都得到了什么,建了一个反围剿纪念馆,都因为没钱而建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建起来。作为宁都会议的旧址,政府几十年都没有拔点钱修理一下,眼看宁都会议的旧址就要倒塌,曾氏子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次次捐赠钱力修理,可毕竞是小打小闹,对榜山祠没有起到根本的修整,榜山祠仍然很败落。



相比遵义会议,因为在会上恢复毛泽东的领导职务,国家花了多少钱修整,以至遵义都得到了好处。宁都人当红军的有多少万,牺牲了多少万人,可封将的有几人,难道是宁都人更笨吗?这里就有毛泽东喜不喜欢宁都人的问题了。毛泽东都逝世了几十年,为什么后人不能给宁都会议一个公证对待,对宁都,宁都人一个公证对待。



榜山祠(宁都会议旧址)位于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座西向东,西面檐阶前为一场地,东、南为过道,北邻土房。是一幢砖木构建的青砖、青瓦硬顶、防火墙、脊角上翘装饰兽吻的祠堂。其东西长21米,南北宽13.5,分上、下两栋,总占地面积283.5平方米,下栋前檐宽2米,两根园木柱上装圆雕枋,石门框,木制双开门,屋内面阔三间,下栋为一廊厅,中间长方形天井四角有四根立起的园木柱。上栋厅后墙有一用雕花木板隔扇祖牌位龛,左右为屏风隔扇间,上栋比下栋的地面高0.4米,砌麻石台阶,左右设一边门。“榜山翁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系小源村曾氏一宗祠,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共局在此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中共苏区中央局于1932年10月上旬召开的宁都会议,“开展了苏区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的斗争”,把矛头突出地指向毛泽东。因此,会议气氛紧张,争论非常激烈



当时的临时中央和在后方的苏区中央局成员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与在前方的苏区中央局成员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的意见,是有严重分歧的。所以,在宁都会议上便出现前方中央局成员为一方,后方中央局成员为一方,其阵营分明的对立局面。



宁都会议刚开始时,因为周恩来在前线没有到会,所以,会议先由任弼时主持召开。在任弼时的主持下,后方中央局的一些人因为会前得到临时中央的支持,所以气势很盛,咄咄逼人,一时占为上风,逼迫会议“一致同意中央长信指示”。“中央长信”,即临时中央于1932年7月21日给苏区中央局和闽赣两省委要求坚决执行“进攻路线”,“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长信。



会议在对中央苏区自2月攻打赣州以来的全部工作进行总结时,把矛头指向了毛泽东,开展了苏区中央局从未有的反倾向的斗争。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没有屈服,据理反击。而后方中央局的成员们认为毛泽东态度不好,“承认和了解错误不够”,于是进一步对毛泽东横加指责。毛泽东对后方首脑们的批判极力反驳,并且得到王稼祥等人的支持。就这样使会议陷入僵持的局面。正在这时,周恩来从前线赶到。他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所以到会后便由他主持会议。



在会上,周恩来针对会议斗争激烈的情况,首先以温和的态度,批评说:前方领导人“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对中央电示迅速击破一面开始不同意,有等待倾向”。另一方面,他不同意对毛泽东横加指责,认为后方个别同志对毛泽东的批评过分了。因此,引起后方同志(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不满,并上书中央,说周恩来替毛泽东 “解释掩护”,搞“调和”。在研究对毛泽东的处理和工作安排时,后方苏区中央局成员(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不顾周恩来、王稼祥的反对,极力主张将毛泽东“召回后方”,专做政府工作。而周恩来对这种主张坚决反对,不同意将毛泽东召回后方。他说:“泽东积多年的经验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果他在前方,则可以吸引他提供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因此,他坚持说:“一种是由我主持战争责任,泽东仍留在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责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周恩来提出的这两种办法,都意在把毛泽东留在前方。王稼祥、朱德同意周恩来的意见。但是,后方苏区中央局成员(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认为,若让毛泽东仍然留在前方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上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坚决主张调毛泽东回后方。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便违心地提出请“病假”的要求。



会议最后在毛泽东是否继续留在前方指挥作战问题上发生尖锐的意见分歧。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主张让毛泽东继续留在前线,“左”倾领导人则坚决主张调毛泽东到后方去做政府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便违心地提出请“病假”的要求。

  

宁都会议后不久,临时中央先以要毛泽东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的名义把他调回后方,接着任命了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

后来毛泽东抱怨 从那以后,整整两年,鬼都不上门来(包括林彪彭德怀朱德周恩来等等整整两年都没到毛泽东住的地方来拜访毛泽东,毛只能和贺子珍撕混)



撤消毛泽东官职的四个人: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后来的情况是



顾作霖(上海人 苏区共青团头目 死于1934年5月28日)1934年5月下旬,带病到广昌前线视察,突然心脏剧痛,不省人事地倒了下去。情况迅速上报到朱德那儿,朱德大惊,急忙下令把顾作霖抬下火线,送到战地医院全力抢救。战地医院极差的医疗条件显然于事无补,又火速送往瑞金中央红色医院,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顾作霖最终还是于5月28日晨永远的闭上眼睛,时年仅26岁。


在顾作霖牺牲的一个月前的这天,广昌失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宣告失败。


5月30日下午治丧小组在沙洲坝(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井”所以地)二苏大礼堂举行追悼大会,在瑞金的中央领导同志及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全部参加。追悼会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参加追悼会的除在瑞金的中央领导及全体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外,还有沙洲坝工农群众、青年代表共约两千多人。



项英(湖北武昌人 中国工农红军头目 死于1941年3月14日)。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 1931年1月起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是朱德和毛泽东。1933年5~1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主席。发布命令,确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之日为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来任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 ),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叛徒(警卫员)杀害,后移葬雨花台烈士陵园。



邓发(广东云浮人 中共特工头目 死于1946年4月8日) 1931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处处长。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2月任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1945年4-6月参加中共7大,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45年9—10月为中国劳动协会代表团成员,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任世界职工联合会理事会理事和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会后到英国参加英国共产党代表大会。1946年4月8日由重庆乘机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附近不幸遇难(同时遇难者还有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人)




任弼时 湖南湘阴(今属汨罗市)人 死于1950年10月27日



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11月与贺龙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长征时,他领导红二方面军,年仅三十出头,可是干部战士们从外貌看多以为他已有五十岁。任弼时也经常向身边的人表示,自己活不长,所以抓紧时间工作。在陕甘宁边区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任弼时以身作则,并向三五九旅的王震旅长要了一部纺车。他在工作之余,就像村妇一样盘腿而坐,练习纺线,成绩提高很快。1943年,他参加中央机关在杨家岭举行的军民纺线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中央机关的同志说起任弼时,都认为他一向正派公道,在原则上从不让步。一次,江青买了些不该买的东西要求中央特会科报销,并耍泼大吵大闹。任弼时支持管财务的同志坚决顶住,江青在闹到掀翻了桌子,最后由识大体的毛岸英过来收拾了房间。毛泽东得知后,对任弼时的这种态度表示赞同。江青却长期怀恨在心,直到“文革”期间还对任弼时的家属进行迫害。1947年,贺龙曾感慨地说过:康生是外向人物,要名誉、要地位,花里胡哨;任弼时是内向人物,他是向内发展的,即在自己身上多下工夫,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修养。1950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一周年庆典。21日为《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二十七周年,在《人民日报》发表纪念文章。10月27日12时36分在北京逝世。

[ 本帖最后由 小源村 于 2011-9-21 08:0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7 18: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