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
鱼游引鸟飞,莲笑惹人醉。16日,记者踏访今年初夏曾干旱见底的洪湖,见证洪湖重现“人间天堂”的情景。
快艇从洪湖螺山出发,径直向快艇主人——监利县福田寺镇洪湖渔场渔民刘巨庭的家奔去。湖面波光粼粼,带有鱼腥味的风吹打在脸上。前面不远处,曾经枯死的野莲在绿荷中吐出片片红艳。“摘几个莲蓬去,中午炒个鲜。”老刘把快艇开进荷绿深处,不一会儿,船上就堆满了一舱带着清香的大莲蓬。
刘巨庭上世纪60年代随父从山东来到洪湖,以打鱼为生。2005年洪湖拆围,他由“打鱼”转为养鱼。今年干旱,刘巨庭和近3000名洪湖渔民一样,圈养的鱼、蟹全部绝收,船搁在湖床上,吃水要到几十里外买桶装水。6月中旬,荆州市抓住长江水位高于洪湖水位的时机,先后三次开启洪湖连接长江的闸门,及时恢复了洪湖水位,农业部和省科技厅、农业厅向洪湖先后投放2000万尾鱼苗,5000公斤螺蛳,3000亩水草,2040万尾蟹苗,1040万尾四大家鱼鱼苗,全方位修复洪湖生态。
快艇向刘巨庭的渔场靠近,说是渔场,其实就是他的船屋。洪湖实行湿地保护后,分配给每户渔民20亩大湖水面搞水产养殖。监利县沿湖4个渔场的323户渔民就散居在各自用围栏圈成的湖面上,一艘艘漂在水面的船屋就是渔民的家。今年干旱,监利沿湖因地势高,水落得早,渔民的投入都打了水漂。场长刘巨庭在洪湖涨水后,组织渔民尽量补苗,生产自救。
听说记者来访,沿湖的三洲、棋盘、洪湖养殖场的渔民开着机帆船相继来到刘巨庭的船屋,和记者一起盘坐在船头,拉家常。
经历了去年大水今年大旱,渔民都有了离湖上岸的念头。60岁的孙允起说,几代人窝在一个船舱里,水上的生计越来越难,只要岸上给我一个窝,我就搬到坡上去。27岁的何昭杰只有小学文化。他说,我想上坡,但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能找到打工的地方吗?
离湖上岸,记者心情不轻松:还洪湖自然湿地原貌,还有好多好多的事要做啊! |
|